SOUTHEAST ASIA INSIGHT 《东南亚观察》
PREVIEW
SEE FIRST
摘要:政治腐败一直是马来西亚政局饱受诟病的地方。前总理纳吉布的“一马公司丑闻”贪腐事件更加让民众失去信心。纳吉布曾是巫统的主席,他的贪腐反映了巫统内部更深层次的政治惰性问题。由于不注重自身执政能力的提升,政策调适能力、自我净化能力以及精英整合能力的缺失,是导致长期执政的巫统最终丢失政权的重要因素。
“一马公司丑闻(1MDB)”及马来西亚政局腐败问题浅析
纳吉布·拉扎克(Najib Razak)前往法院接受庭审,来源:德国之声
2020年7月28日,马来西亚吉隆坡高等法院就前总理纳吉布涉SRC国际案宣布判决,纳吉布被控的背信、洗钱、滥权等罪名成立,判处监禁12年和罚款2.1亿林吉特(约3.4亿人民币)。SRC国际是纳吉布于2009至2018年担任马来西亚总理期间设立的国家投资基金“一个马来西亚发展基金(1MDB)”前子公司。纳吉布被控在2009年至2018年担任总理期间,从国有1MDB基金贪污挪用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其中有约合840万欧元的资金用于购买私人豪华住宅和艺术品。
“一马基金”于纳吉布2009年上任后成立,成立这一基金的初衷是要把马来西亚发展成为地区金融中心。但在2015年,“一马基金”由于未能按时偿还欠下银行及债券持有人的大约110亿美元款项,立即引起马来西亚各方的关注。随即,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遭反对党指控,涉嫌将马来西亚政府管辖的一马公司资金转入他的个人银行户口,涉及金额超过26.7亿林吉特(近7亿美元)。
尽管纳吉布拒不认罪,并声明将上诉,但他的言辞并没有多少信服力。事实上,巫统在长期执政过程中暴露的诸多腐败、贪权、不作为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民众的不满。据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清廉指数排名,马来西亚已从2003年的30名跌落到世界62位(总共180个国家)。
马哈蒂尔谈论腐败问题,来源:半岛电视台
针对日益明显的腐败问题,马来西亚政府也在做出努力。在纳吉布任职期间,马来西亚审计署审计长报告由先前一年发布一次改为一年3次,以让政府变得更透明。马来西亚反贪污委员会先前已推行“廉洁官员计划”,即由反贪污委员会派官员到政府部门或国企机构中担任廉洁官员,对派驻机构进行监督。然而,民众对反腐力度及效果的感受并不十分明显。马来西亚反对党联盟成员、民主行动党领导人林吉祥说,民众对反腐行动缺乏信任的原因之一是,反腐20多年来,没有“大老虎”或“大鲨鱼”被打掉,一些腐败大案涉及的人物没有被绳之以法。马哈蒂尔也在关于反腐败的方法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对腐败人员适用死刑,而马来西亚仅仅对他们判处监禁,此外,人口众多、种族多元化、经济成就等因素,都会对反腐败产生重大的影响。
巫统执政惰性视角分析
巫统 (UMNO) 是马来西亚“马来民族全国统一机构”的简称,成立于1946年。自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至2018年,巫统一直执掌着马来西亚政权,而巫统领袖则长期担任马来西亚总理。在2018年第十四届大选中,巫统所主导的国民阵线仅获得222个国会议席中的79席,被马哈蒂尔和安瓦尔领导的“希望联盟”(Pakatan Harapan)打败,最终失去了61年的执政地位。
纳吉布的腐败及执政失误,以及巫统内部长期存在的腐败问题则是导致巫统及国民阵线丢失政权的原因。纳吉布任期内政策失误造成生活成本飙升,商品和服务税以及牵涉“一马发展公司”(1MDB)腐败,直接拖累了执政党巫统在大选中的表现。而巫统之所以会面临如此严峻的内部问题,可以通过执政惰性的视角来分析。
所谓的执政惰性,是指一个政党在长期执掌国家政权的过程当中,逐步丧失自我调适、自我革新、自我建设的动力,逐渐失去对外部危机的感知能力、公共政策的调适能力、党内腐败的自愈能力以及根植社会的组织能力,进而导致精英分裂、组织解体、认同流失,并最终丧失执政权力。执政惰性可以从三方面得到解释:其一,一党体制下的执政党缺乏有效的外部竞争,执政危机意识逐步淡薄;其二,一党体制下的执政党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容易滋生政治腐败;其三,一党体制下的执政党固化政治录用通道,更需要拓宽政治精英选拔和培养渠道。政策调适能力、自我净化能力以及精英整合能力的缺失,是导致长期执政的巫统最终丢失政权的重要因素。
自2008年大选开始,巫统及其执政联盟国民阵线即面临着反对党强有力的挑战,本该立足现实进行执政策略的重大调整,以应对危机。然而,巫统仍然沿用竞选老套路,试图通过调整选区划分来瓦解反对党的支持力量,向以马来人为主体的公务员派发现金等方式延续竞选优势。此外,巫统的贪腐丑闻不断透支其执政资本,主要领导人私吞公帑,巫统党内的政治选举也充斥着 “金钱政治”。巫统面临的另一困境则是肆意而行的内部斗争。由于缺乏制度的约束,个体化的意志极易通过制度化的基础权力加以实现,以此来控制反对派的力量。在马哈蒂尔任职期间,巫统总共发生四次内部分裂,且每次分裂都发生在现任及继任的巫统领袖之间。高层的争斗不仅严重削减了执政党组织的领导力和整合性,导致政党分裂与精英出走、变节,还给反对党增加实力制造了机会。
因此,在一党执政情境下,巫统应十分注重自身建设问题,强化执政危机意识,持续提升政策调适、自我净化和精英整合能力建设,并把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
(作者:林丽,研究兴趣:可持续发展与社会治理、中非合作、法国国别研究。)
参考文献:
[1]马来西亚:消除腐败要靠政府和公众的集体努力——要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15). Retrieved 31 July 2020, from http://www.ccdi.gov.cn/yaowen/201501/t20150118_134588.html.
[2] 德国之声 (2020). 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被判有罪获刑12年 | DW | 28.07.2020. Retrieved 31July 2020, from https://www.dw.com/zh/a-54349509.
[3] 陈家喜,刘王裔.马来西亚巫统的执政危机及其根源分析[J].领导科学,2013(19):54-56.
[4] 陈家喜,滕俊飞.比较视域中的马来西亚政党体制转型:执政惰性的理论视角[J].河南社会科学,2020,28(01):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