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钱学森传》

来源: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时间:2020-06-26


《蚕丝:钱学森传》按语
——带着“钱学森之问”,研读张纯如《钱学森传》
 

15年前,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先生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和民国时期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先生这一问,在整个中国社会,尤其是教育界和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然而,认真反思,却是最大的共同点。也就是说,在钱学森先生晚年,仍然在以他特有的方式,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注入一股巨大的、令人警醒的力量。

在这里,我们以张纯如写的《钱学森传》为脉络,试图构架出回应“钱学森之问”的基本框架。

这本书为人们认识钱学森,了解钱学森,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张纯如凭借着生活在美国的地缘优势、语言优势,还有她善于挖掘资料的功力,让众多的相关人物,一个个依次从书中走了出来,以参与者、当事者的视角,讲述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她,正是借助于大量翔实的引证作为叙事背景,把一个立体的、个性鲜活的、回归历史情境的钱学森、一个难得的东方学术天才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印象深刻,挥之不去。

1995年,该书在美国问世时,书名是《Thread of the Silkworm(蚕丝)》,封面上大大地印写着这样的字句:

The story of Tsien Xsue-shen,the brilliant, enigmatic, Chinese-born  scientist who helped pioneer the American space age and, when rejected by the nation he sought to adopt as his own, became undisputed father of the Chinese missile program.

这是钱学森的故事,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神秘莫测的华裔科学家,正是他帮助开创了美国的太空时代。然而,当他谋求这个国家接纳他时却遭拒绝,便无可争议地导致他成为了中国导弹计划之父。

短短的几句话,就把钱学森的学识、为人、作用,以及转折,和最后的归属与奉献,点化得清清楚楚。


(钱学森与同事交流  来源:网络)

首先,人们都说老师极为重要,当然如此。然而,富有学识天才的导师却更为关键。钱学森有幸进入著名的“工程科学”的天才,冯·卡门的学术圈子,这对钱学森成长的作用和影响,极其巨大,属于加速型的提升,全面能力的锤炼。

让我们看看,冯·卡门是如何看待和对待钱学森?


(冯·卡门   来源:网络)

钱学森第一次拜访冯·卡门,给他留下的印象是“他在回答我的问题时精准异常。他敏锐深邃的思路立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说到钱学森在课堂上的表现,“钱学森总是能切中要害地问出最关键的复杂问题,尽管旁人听得一头雾水,授课的老师却非常满意。”

钱学森的犹太天才老师保罗·爱泼斯坦,甚至对冯·卡门这样说:“ 告诉我,你觉得他是不是有犹太血统?”

在冯·卡门的自传《 The Wind and Beyond(风,和那些事》中,钱学森是唯一一个,享有如此殊荣的学生:专门辟出一章来撰写他。要知道,冯·卡门的身边,能干的人有的是,可说天才如云。

在钱学森遭受无辜调查的时候,冯·卡门亲自安排帮助钱学森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军事项目的保密许可证,并说“我从来都没有对钱学森忠于美国这件事产生过一丁点儿的怀疑。”
……

仔细地研读这本书,就不难梳理出,钱学森与冯·卡门,这对天才师生的关系,乃是智力、心理和情感,这三个维度上深入交融的关系,他们在学术上是平等的、互动的、互补的;在心理上,他们是相吸的、交融的,是从上而下的慈爱,与自下而上的敬佩的理解、和谐;在情感上,他们是相互依托的,这老者,是一位终生不娶的智者,对于门下的学生,无不疼爱有加,这少者,来自东方,视老者为追求的楷模,更是情感的依托,承诺,要终生追随其左右。

钱学森,这位中国俊才,彬彬有礼,思维缜密,有幸遇见了冯·卡门这样一位学识渊博、慈善幽默的伟大天才,得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天才”到“大师”的脱变。

其次,冯·卡门身边的学生,个个了得,钱学森与其中一些人,联为群体,他们兴趣相投,目标相合,敢闯敢干。这个群体,乃是钱学森“起飞”的重要“助推器”。

这,就是书中所说的“敢死队”。这几个才华横溢的青年人,看准了火箭必将取代热气球,把人们送到更远的疆界。他们聚在一起,讨论学术问题,动手做实验,此外也一起高谈阔论,与音乐同醉,燃烧的是年轻人的热血,成长的却是才智演化而来的“翅膀”。

在讨论交流中,钱学森谈到未来火箭实验的设想。简言之,就是把火箭的动力分级处理,升越过最困难的大气层之后,就把第一级动力甩掉,转入第二级推动,以此类推。

钱学森这样的高见,让“敢死队”的朋友无比兴奋,当成好消息,写信告诉自己的家人。事实上,以后的火箭发射的模式,时至今日,基本上都是按照钱学森这种模式解决问题的。

说到这里,就必须强调工程科学与基础研究的差异,就在于团队作用的特殊重要性。“敢死队”在实验中出过事故,为此学校里,有人要他们停止实验,但冯·卡门出面力挺,只是让他们换过地方做实验,并注意安全。

这一点,也正是南加州理工学院这所新型大学,能够在短短的三、四十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职业学校跃升为世界顶尖大学的重要原因。那里的学术气氛,自由开放,和谐互补,充满活力。冯·卡门远道从德国投奔这里,感受最深的,正是这一点,后来钱学森的感受,也正是这一点。

第三,如果说,“敢死队”是打造大师的“助推器”,那么,《Toward New Horizons (迈向新视野)》则是打造大师有力“杠杆”的坚实“支点”


(Toward New Horizons  来源:网络)

书中说到,这个项目的起因,缘自美国空军司令阿诺德(General Henry Arnold)将军当面给予冯·卡门的“命题作业”。要后者,找一群全美国最优秀的科学家好好研究一番,然后回答这样的问题:

如何让美国在二战后二、三十年,依然保持其空军的优势?

也正因此,也就有了36人组成的科学咨询委员会,钱学森和郭永怀均身列其中。该委员会在冯·卡门率领下展开研究,他们技术问题放在社会大学环境中进行考察,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了比较,发现技术在战争中的作用大大增加了,并认为这一趋势将继续延伸发展。具有这样的战略认识之后,才把研究的目光转向具体的技术问题。

这些告诉人们,该研究项目的过程和方法,具有及其鲜明的系统科学色彩,既能准确地把握整体论,又能深刻地掌握还原论。不仅如此,这个项目的基本属性,又是基于过去和当下的状况,按照情景分析去延展预测和判定未来。基于此,兰德公司称此项目视是“开创了未来学研究”的经典案例。

这样有意义的项目,从硬技术到软技术,无不均具有开创性意义。这对于钱学森后来的影响,毫无疑问,必定是深刻的,巨大的。

该报告引用了阿诺德给冯·卡门的文字指示,显示了此报告的极端重要性:

“请接受AAF之委托,对战后和未来战争发展的所有可能性和愿景展开研究。完成后,请给我一份报告或指南,以推荐作为未来的AAF研究和发展的计划"

该报告于1947年完成,并上报,其中内容包括了13卷,每卷又分为若干部分,冯·卡门负责撰写第1、2两卷,内容分别是:“SCIENCE, THE KEY TO AIR SUPREMACY(科学,乃制空权的关键)” 和“WHERE WE STAND(我们的立场)”

紧随其后的第3卷,其中的第一部分就是由钱学森撰写,内容是:“RECENT DEVELOPMENTS OF SEVERAL SELECTED FIELDS OF AERONAUTICS IN GERMANY AND SWITZERLAND (德国和瑞士若干个选定航空领域的最新进展)”。

在13卷中,钱学森直接参与撰写的内容总共涉及5卷之多,包含了7部分内容,而且均属很关键的部分。按照所承担的分量和重要程度,钱学森紧随冯·卡门,位于第二位。正如笔者在文首引用张纯如在书的封面上的语句:正是钱学森“帮助开创了美国的太空时代。”这样的评语,一点也不过分。

这个项目的成功和影响相当深远,阿诺德在国会作证时,信心满满地声称,再过些年,这个报告的词语,将在社会中流行。

冯·卡门在其自传中,对这个项目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晚年能获得美国第一枚国家科学勋章这样的殊荣,与这个项目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他的学生,钱学森回国后,将这个项目所包含的知识和精神财富,创造性地应用到我国实际,对导弹的发展,对系统科学的发扬光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影响超越了好几代人。时至今日,其现实意义丝毫不减,甚至变得更加重要、更加迫切。

第四,人生道路上少不了会受到挫折和压力。对此,钱学森不仅没有向压力屈服,反而是逆境而上,另辟蹊径,开创出了诸如控制论这样里程碑式的成果。

在受到美国FBI迫害的日子里,钱学森面对的是没完没了的听证、逮捕、调查,和跟踪,甚至“禁足令”的严格限制。在这样的情势下,钱学森已经不可能继续从事原有的研究工作了。为了保持智力上的活跃,他别无选择,一方面是,静待接下来的事情发生,不管将会发生什么,也不管何时发生,他都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另一方面,在研究上,他转换了研究领域,关注起更为广泛的诸如博弈等社会行为,将“系统工程“和”控制论”结合起来研究,彰显出天才的“逆行者“风范。

1954年,钱学森出版了《工程控制论》(Engineering Cybernetics),这本书的重点内容是关于通讯和控制系统,一问世便大受欢迎。对此,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知名控制论专家华莱士·范德·维尔德((Wallace Vander Velde)用“非同凡响”和“那个时代的卓越成就”这样的评语来描述这本书。

基于对火箭推进飞行器导航问题的深入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钱学森看到了更复杂的控制和导航问题,不仅解决了时间可变系数、时滞和非线性行为等特性的系统工程控制问题,而且借助于变分法、优化控制和容错控制系统,实现了控制的最优化。所有这些新的突破,让这本书成为了系统科学中国学派奠基石式的著作,影响同样深远。

笔者认为,钱学森在他的《工程控制论》这本书中。人们可以看到冯·卡门观点的影响。正如张纯如在书中所言,钱学森对冯·卡门非常崇拜,哪怕是后者平时讲话的每一个观点,都不会轻易放过。

例如,冯·卡门关于科学和工程的区别,有一句非常深刻的论述:科学家是探明世界的本来面目,而工程师则要开创一个从未有过的世界(Scientists study the world as it is, engineers create the world that never has been. )。钱学森将冯·卡门将这一理念创造性地应用到工程上,以自己的高光行动,在其人生中的至暗时刻,又一次“迈向新的视野(Toward New Horizons)”,开拓了一大片崭新的沃土。

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是天才,即便处于至暗时刻,也能开拓新路通向光明!

第五,钱学森的个人性格特点,也是他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人格要素。

张纯如这本书,颇注重人物的性格叙事,对冯·卡门是如此,对钱学森更是如此。

什么“沉默寡言,聪颖好学”啦,,什么“精准异常,敏锐深邃”啦,什么“桀骜不驯,高人一等”啦, 什么“矜持沉静、自命不凡“ 啦,甚至连 “天之骄子(the Son of Heaven)” 这样的外号,经由被访者之口,一一添加到钱学森的头上。

笔者在研读过程中,发现钱学森的个性,有两点非常突出,令人赞叹:

其一,是讲究效率的程度,简直体现在他的生活方方面面,甚至连追求蒋英,也是使用“短平快”的招式:三言两语的简洁表达,同意,就一起牵手过洋赴美;不同意,那就决意孤守一生。这一“招式”,成果非凡,已成佳话。

其二,通过书里叙事的字里行间,读者可以触摸到钱学森的提问,那是他身体里那股热血的投射。他这股热血,似乎就是神州大地上,长江和黄河的滚滚洪流。

这位炎黄子孙的才俊,看到日军的暴行,他会义愤填膺。听到攻击中国的言论和行为就敢于挺身而出,借用他高超的智力方式予以回击。有一次,在电影院里,一名观众要求领座员不要把钱学森安排在他旁边,因为他不愿意挨着一个亚洲人坐。还有一次,一些美国学生嘲笑中国是一个又穷又愚昧的国家。对于这些鄙视,钱学森这样回应:“对于中国的贫穷我无能为力,但让我们来较量较量吧。我代表中国,你代表美国,到学期结束的时候,看看谁的成绩最好。”钱学森最终赢得了这场比赛,令许多中国学生都扬眉吐气。

张纯如这本书,1995年出版英文版本,书名意思为“蚕丝“。这样的书名,分明带有华夏文化的隐喻:“春蚕到死丝方尽”,他吐出的是丝,是编织魅力无比的中国丝绸的原料啊!笔者认为,她取此为书名,与张纯如自己独特的人格观察密切相关。

仅仅36岁,早早辞世的张纯如,一生留下了三本书,第一本就是写钱学森,第二本是写南京大屠杀,第三本是写美国华人史,主题都是聚焦于炎黄子孙。她起步写“蚕丝“这本书的时候,研究生还没毕业 ,是一位充满正义感,风风火火的热血青年。

对于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历史暴行,日本竟然不认罪,她说,这是“二次强暴“啊,感慨万分。她写华人历史,不仅看到了华工的惨痛付出,和艰苦的沉重,还能看到一些”高光与鲜亮“华人的背后,也不乏遭受种族歧视的悲酸情节。对这位纤细华裔女子而言,也许是历史的压力太过沉重了,最后竟然让抑郁症,早早地夺去了她宝贵而令人敬佩的生命。

张纯如起步写这本书时,曾要求采访钱学森,但是遭到后者的拒绝,理由是,不想自己还活着的时候,有人为自己作传。但是,张纯如还是坚持要写,或许是,她感觉到了,她与钱学森相同的华夏民族的基因里,都具有共同的气息,以及气度轩昂的品素。

幸好,历史的演绎,往往把本来看似并不相关的事件连接在一起了。从“蚕丝”到“春蚕到死丝方尽”,再从“不死丝不尽”到2005年,晚年的钱学森向温家宝总理提出了“这一问”,历史的事件,在这里“遭遇”到一起了。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钱学森晚年“这一问”,分明是“明知故问”啊。那旨意,就在于给整个民族发出一声巨响,令其震醒。当今,华夏子民又走到一个极其复杂的“十字路口”了,钱学森的“这一问”,问得多好,问得多及时!

正可谓,此问当属大振拔,需思钱良苦心。

兴许,这才是给予钱学森,张纯如应有的回报。

 

(按语作者颜基义,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会长)

 

荐读资料
1、Von Karman, Wind and Beyond.
2、von Karman et al,Toward New Horizons

中、英文全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