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摘要:为了刺激消费和提升社会福利, 政府通常会向终端顾客提供补贴, 其中仅针对老顾客的以旧换新补贴和同时针对新老顾客的消费补贴是最常见的补贴方式. 为此, 本文针对由一家制造商和一家零售商组成的以旧换新供应链, 构建了政府、制造商、零售商和顾客之间的博弈模型, 以探讨政府应该提供以旧换新补贴还是消费补贴. 研究发现: 当产品耐用度较低但制造成本较高时, 以旧换新补贴对制造商、零售商、环境和社会福利都更有利, 但相应的补贴总支出也更高; 消费补贴对新顾客始终有利, 而当产品耐用度较低时, 以旧换新补贴的单位补贴额高于消费补贴的单位补贴额, 从而使得以旧换新补贴对老顾客更有利; 由于两种补贴政策在不同条件下对于不同利益相关者而言各有优劣, 政府在制定补贴政策时, 需要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福利以及补贴总支出多个角度进行权衡, 以确定最合适的补贴政策.
关键词:供应链;以旧换新;政府补贴;社会福利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各行各业变得越来越重要,许多企业采取了各种绿色营销方案以吸引顾客参与其中,从而达到提高环境可持续的目标。这其中最重要的方案之一便是实施以旧换新促销活动,该活动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商业实践在消费电子、智能手机、家用电器、汽车等行业都有广泛运用。除了企业自主提供以旧换新促销之外,政府为了刺激消费、减少环境污染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也会通过对终端顾客提供一定的补贴以鼓励其参与企业的以旧换新活动。如我国政府在2009年至2012年实施的“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鼓励顾客用手中的旧电器置换新电器。以旧换新补贴虽然能够鼓励拥有旧产品的老顾客置换新产品,但忽略了对初次购买者(新顾客)的激励。我国政府在2007年至2013年实施的“家电下乡”活动则同时对新老顾客提供消费补贴,以刺激消费和提升社会福利。
上述关于企业以旧换新和政府补贴的实践表明,以旧换新是企业促进新产品销售和废旧产品回收的有效手段,以旧换新补贴和消费补贴是政府为刺激消费需求和提升社会福利的常用措施。由于以旧换新补贴只针对老顾客而消费补贴可以同时针对新老顾客,这种差异使得探讨不同补贴政策对企业定价决策、终端顾客购买决策的影响以及政府应该提供何种补贴政策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主要内容
本文针对由制造商和零售商构成的以旧换新供应链,考虑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政府可向终端顾客提供以旧换新补贴或消费补贴,从而构建了政府、供应链成员(制造商和零售商)和顾客之间的博弈模型,重点探讨以下问题:第一,政府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应该提供以旧换新补贴还是消费补贴,以及如何确定最优补贴额?第二,不同补贴政策对产品定价、以旧换新折扣和需求有何影响?第三,哪种补贴政策对企业、顾客和环境更有利?上述问题的回答可以厘清不同补贴政策对制造商、零售商、顾客和环境有何影响,能够为政府促销补贴政策的选择与设计提供决策参考。
三、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无政府补贴、以旧换新补贴和消费补贴三种以旧换新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政府提供以旧换新补贴并不会影响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定价决策,但会间接降低以旧换新折扣和回收转移价格,而政府提供消费补贴并不会影响以旧换新折扣和回收转移价格,但会间接提升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第二,虽然两种促销补贴政策都有利于促进销售,但消费补贴带来的促销作用更大,并且消费补贴始终有助于提高新顾客的消费者剩余。第三,两种补贴政策的选择主要受产品耐用度和制造成本的影响,当产品耐用度特别低但制造成本较高时,政府提供以旧换新补贴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福利的多赢;当产品耐用度特别高时,不管成本如何变化,政府提供消费补贴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福利的多赢。
基于以上结论,可以得到以下管理启示和政策建议:第一,对于制造商和零售商来说,虽然不能主动选择促销补贴政策,但在进行定价决策时可根据补贴政策的类型确定是调整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还是以旧换新折扣和回收转移价格。第二,对于政府来说,应根据产品耐用度和制造成本的高低选择恰当的促销补贴政策,比如对于耐用度较高的产品(如汽车),建议提供覆盖面更广的消费补贴政策;而对于产品耐用度较低但成本较高的产品(如手机),建议提供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第三,由于不同补贴政策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利益主体(企业、顾客、环境、社会福利)各有优劣,因此政府除了关注社会福利目标之外,还可以对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促销效果等进行权衡,以评估该补贴政策是否能实现多方共赢。
四、边际贡献与未来拓展
现有关于以旧换新补贴的研究大多将补贴额视为外生变量,虽然个别文献在以旧换新背景下将补贴额视为决策变量,但这类研究仅关注到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忽略了消费补贴政策,更未涉及多种促销补贴政策的选择。虽然有关政府补贴政策的研究主题丰富,涉及消费补贴、医药补贴、绿色技术补贴、再制造补贴等,但这类研究更多关注应该补贴企业还是消费者,鲜有文献在供应链以旧换新背景下从社会福利最大化角度对不同促销补贴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不同于已有研究,本文针对由一家制造商和一家零售商组成的以旧换新供应链,探讨政府应该如何对以旧换新补贴和消费补贴进行内生化决策以及应该选择何种促销补贴政策。
本文虽然对政府促销补贴政策选择问题做了一些探讨,但仍有值得继续拓展的地方。比如本文仅考虑政府对新产品提供补贴,而实践中政府也可能对再制造品提供补贴或提供以旧换再补贴。因此,当考虑市场中同时存在新产品和再制造品时,政府应当提供何种促销补贴政策值得进一步探讨。此外,本文没有考虑政府补贴总支出的预算限制问题,当政府补贴预算有限时,必然会对政府的补贴决策产生影响,并会影响其他利益相关者,这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写作、投稿过程的心得体会
自本文的选题来自于作者对企业以旧换新实践和政府促销补贴政策的观察,并根据补贴实践构建理论模型,前后经历了多个版本的调整优化和完善。写作过程中,构建合理的理论模型是最耗精力的,也是最为关键的,这直接决定了研究结论能否为管理实践提供决策支持,而且后续的模型比较、数值分析、论文成稿也能水到渠成。论文从投稿到录用历时7个月,总共经历了两次修改。我们非常感谢三位匿名评审专家提出的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为文章进一步充实内容、规范表达和挖掘管理启示与政策建议提供了极大帮助,经过两轮修改后,文章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向《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编辑部致以诚挚的敬意,是你们高效的稿件处理速度、严谨细致专业的编辑工作保证了文章的质量水平,衷心祝愿贵刊越办越好。
本文摘编自《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44卷,第10期论文《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促销补贴政策选择》(点击题目链接全文);
作者:唐飞1, 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代颖2, 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王永龙1, 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马祖军3,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 重庆工商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重庆 400067;
2. 西南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成都 610031;
3. 浙江财经大学 管理学院, 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