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来看,中东北非地区有望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枢纽”的潜力,近年来已陆续与多个重大风能和太阳能项目上马,但整个地区在土地开发、融资、技术标准、装备制造和统一电网和市场建设等领域才刚刚起步。其中,海合会国家(包括沙特、阿联酋等)由于其资本获取能力和政治稳定性,在推动该地区可再生能源转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国家已经在埃及、摩洛哥和约旦等地区的大规模太阳能和风能项目中进行了大量投资。例如,沙特的ACWA电力公司正在埃及和摩洛哥开发重要的太阳能项目,而阿联酋的Masdar和AMEA电力公司则在埃及和约旦推动大型风能和太阳能项目。
对此,海湾阿拉伯国家可以利用其金融资源和稳定性,吸引并维持投资,搭建整个地区的“协同能源框架”。对于海湾阿拉伯国家而言,其技术和专业知识可以向地区其他国家转移,并主导统一的监管框架并设立一个地区可再生能源基金,进而支持财政不稳定国家的项目。从区域发展来看,如果能形成统一的清洁能源市场,能够增强区域合作和一体化。这不仅有助于在国界之间平衡能源负荷,还可以集体向欧洲等地区开展营销。
沙特阿拉伯(“沙特”)及其他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成员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化石燃料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而且在国际石油产业的协调和监管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长期以来,这些国家通过战略性的政策努力维持油价稳定,保证石油供应的连续性,减少价格波动可能引起的需求减少或投资抑制的风险。
尽管目前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正迅速发展,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些国家在全球能源和地缘政治领域的影响力正在减弱。但事实上,情况正好相反:这些国家不仅有望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提供者,而且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平衡各种能源的需求和供应,包括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
沙特和其他海合会国家已经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其速度可能超出了许多外部观察者的预期。这得益于它们强大的投资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和坚定的政治决心。它们拥有独特的机遇,可以在推动全球向更可持续的能源体系转型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和增长。
关键的问题在于,该地区的其他国家是否会跟进,以及他们将如何与这些领导者合作。为了实现该地区在全球能源新格局中的潜力,中东北非地区需要进入一个新的合作阶段。
一、中东北非地区的自然和地理优势
海合会国家在能源转型的进程中占据了有利的起点,这主要得益于它们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些国家阳光和风能资源极为丰富,使得它们能够以低于全球其他地区的成本,持续生产并出口可再生能源。例如,沙特的Al Shuaiba太阳能项目预计其发电成本将低至1.04美分/kwh,仅为2023年全球光伏发电平均成本的五分之一。而阿联酋的Al Dhafra光伏项目,其发电成本也仅为1.35美分/kwh。
海合会国家同时拥有丰富的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这使得它们在从依赖碳氢化合物的能源系统向完全去碳化的转型过程中,能够在不牺牲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最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配置。换言之,这些国家不仅在油气领域继续发挥着平衡供需的作用,而且在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全面资源配置中,同样展现出了这种能力。
此外,海合会国家的地理位置极为优越,位于连接欧洲、亚洲以及非洲等发展中市场的中心地带,这使得它们能够便捷地进入这些容量巨大的市场。加之该地区充足的资本供应,为能源转型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海合会国家的单一买方市场受到严格的监管,这为监管机构提供了对电力系统的全面控制权,使它们能够有效地执行国家政策,并确保供应与输电投资的协调与部署。
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科技城的光伏园区;图源:路透社/Fahad Shadeed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6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沙特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在提高能源效率和碳捕捉技术领域的投资力度。在Jessica Obeid看来,“能效的提高对于海湾地区是至关重要的,该地区的高能耗正是被补贴后的低成本能源扭曲的结果。”
“许多海湾阿拉伯国家对于提高能效的举措似乎志在必得,特别是沙特,”她补充说,“沙特在改善和提高能效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国内能源消耗量肉眼可见地显著下降,从2012年的每天790万桶石油下降到2022年的每天近420万桶。”
2021年,沙特发起了“绿色沙特”倡议,旨在减少碳排放、增强生物多样性,并完成沙漠变绿洲的创举。此外,沙特还牵头发起了“绿色中东”倡议,这是该国为减轻气候变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所做的区域性努力。
在阿曼“2040愿景”中,该国将可再生能源确定为实现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性的重点,并力图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30%。在伊卜里地区的两个光伏发电项目Ibri II和Ibri III,在杜库姆的风力发电项目,以及阿曼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都彰显了阿曼对于可再生能源计划的雄心。
二、区域内不平衡的发展前景
海合会国家拥有的自然资源优势为它们成为全球绿色氢能、再生塑料、人工蛋白质,乃至一些低能耗制造业的领导者提供了独特的机遇。例如,据我们估算,每生产一百万吨再生塑料,不仅能够创造约1,450个就业岗位,还能为海合会带来高达6.5亿美元的GDP增长。此外,如果海合会能够吸引到全球高潜力产品制造业的10%,预计能吸引高达3,0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创造15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同时推动250亿美元的非石油出口,每年减少7,5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那么,这对中东和北非地区其他国家意味着什么呢?这个地区不仅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还面临着全球减排努力的挑战。中东和北非地区并非单一实体,可以根据国家的财政预算和能源出口状况,将其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预算盈余且大量净能源出口的国家,如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和卡塔尔,它们强大的财政能力使它们能够在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上进行大规模投资。第二类是预算赤字但为净能源出口国,如阿曼、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这些国家在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预算限制。埃及虽然也面临类似的挑战,但在可再生能源转型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第三类则是预算赤字且为净能源进口国,如摩洛哥、约旦和黎巴嫩,它们在可再生能源转型上投入巨大,展现出成为重要可再生能源中心的潜力。
这些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努力令人瞩目。据国际能源署(IEA)估计,过去十年,北非地区的可再生能源产量增长了40%。埃及和摩洛哥在海合会以外的太阳能和风能生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埃及在2015至2019年间新增了25.5GW的发电能力,包括1GW的太阳能光伏和近840MW的风电容量,从此前的长期电力短缺转变为电力过剩。摩洛哥则占据了该地区可再生电力生产增长的大部分份额,其Noor Ouarzazate太阳能发电场是世界上最大同类项目之一,有望在2030年前将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中的比例提高到60%至65%。约旦也在积极推进太阳能和风能项目的发展。
三、海合会国家牵头,推动区域可再生能源“共同富裕”
在推动中东北非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对于那些在能源转型上相对落后的国家。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只是第一步,配套的软硬件基础设施还需跟上:尽管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和适宜的土地,但它们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缺乏长期融资、投资者信任、完善的监管体系以及政府购电协议等关键要素。
这里,海合会国家可以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建立一个覆盖整个地区的协同能源框架和网络来引领这一进程。海合会成员国在资本获取和投资稳定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其他国家可能在这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海合会国家可以成为这一网络的主导者和推动者。
在区域内,存在着许多加强合作的机会,比如通过整合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来实现负荷平衡,建设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并可能将这些能源共同推广到欧洲等其他地区。海合会国家可以促进技术和专业知识向其他中东北非国家转移,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方面。通过与这些国家的当地公司和政府机构建立合资企业或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海合会国家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
海合会国家有机会在制定统一的可再生能源监管框架方面发挥领导作用,以鼓励区域内的投资。统一中东和北非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实践和标准,将是加强区域合作的关键一步。在融资方面,海合会国家可以制定策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并在必要时提供支持。他们可以设立一个专门基金,支持那些预算赤字但太阳能或风能潜力巨大的国家,同时利用这个基金推动海合会国家制造的组件的出口。在制造业领域,海合会国家可以资助并帮助其他地区发展太阳能板和风力涡轮机的生产能力。如果合作顺利,甚至可能形成一个清洁能源市场,将所有要素整合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
目前,这种合作已经开始,特别是在投资方面。例如,沙特正在积极投资中东和北非国家的可再生能源转型。沙特的ACWA电力公司正在增加对埃及和摩洛哥的投资,推进当地的清洁能源项目,包括在埃及Kom Ombo建设200MW的太阳能项目,以及在摩洛哥Noor Ouarzazate太阳能综合项目中建设150MW的太阳能电厂。阿联酋也在埃及、摩洛哥和约旦推动大型太阳能和风能项目的投资。例如,阿布扎比的Masdar公司在埃及签署了建设价值100亿美元风电场的协议,AMEA电力公司完成了11亿美元的交易,部署1GW的风能和太阳能。AMEA电力公司还在摩洛哥赢得了建设两个太阳能电站的合同,Masdar公司计划在约旦开发1GW的风电项目。此外,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持有约旦一个重要风能项目的20%股份。
过往一切只是开始,更多的工作亟待开展。这不仅关乎重大利益,而且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收益:能源转型为该地区提供了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强国的机会。尽管存在分歧,中东北非国家已经具备了迈向这一新角色的基本要素。现在,这些国家需要采取坚定的措施,以兑现这一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