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在时代变局中的坚守与开拓

来源:The Africa Report时间:2024-11-28

东盟1967年成立后,面对着复杂国际局势,却创造了“东盟奇迹”。东盟不仅在推动东南亚区域的和平与合作方面成绩斐然,也为更广泛的东亚地区和平与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10月11日,第44届和第45届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在老挝落幕。在峰会上,东盟多国领导人展望东盟未来发展的新愿景,希望东盟更加强大、更具韧性,在区域合作中保持中心地位。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一、栉风沐雨,已创奇迹

笔者写本文时再次翻阅了新加坡知名学者马凯硕与孙合记的合著——《东盟奇迹》,看着他在书上的签名和赠言(“最良好的祝愿”),回想起2017年9月24日在北京大学举办的《东盟奇迹》中文版的新书发布会,当时马凯硕先生意气风发地论述东盟奇迹以及东盟美好前景。笔者结合他的观点以及自身研究,总结的“东盟奇迹”至少有以下几点:

历经国际风云变化,面对外界的质疑(有人认为其是“清谈馆”、效率低),东盟始终负重前行,在持续坚守中展现出极大韧性和吸引力。东盟1967年8月8日成立时,冷战正酣,美苏在东南亚激烈争斗。东盟经历了越南战争、柬埔寨问题、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重大地区和国际形势变化的考验,现在面临着“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全球地缘政治博弈激烈又给东盟带来了新挑战。然而,东盟韧性十足,东盟成员国从5个扩充到10个(东帝汶有望成为第11个成员国),却从未有成员国要退盟。而且,东盟2015年底宣布建成以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三大支柱为基础的东盟共同体,东盟引领的东南亚以及东亚的区域合作蒸蒸日上,得到诸多域内外国家和组织的认可和参与。东盟上述有些成就是其他区域合作组织很难做到的,例如,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深陷困境数年,英国则脱离了区域一体化程度很高的欧盟。

东盟的成功表明,差异性很强的地区国家间是可以实现长期和谐共处、和平与合作的,这给其他区域提供了宝贵案例。东盟国家在规模、族群、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甚大,东南亚是世界上罕见的有如此多文明共处的地区,而东盟为其成员国提供了长期和平,亦即,加入东盟的国家之间未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虽然部分国家有小摩擦,例如泰国柬埔寨曾因柏威夏寺在边境有过小冲突)。原因是,东盟长期倡导并践行“和平与合作的理念”,在1976年东盟首次首脑会议(东盟峰会前身)上,五国首脑签订《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条约要求缔约国要有决心和诚意防止出现争端,如发生争端,应当克制,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应通过友好磋商加以解决等等。东盟取得的上述“奇迹”在欧洲、中东、拉美等地区是较难出现的。《东盟奇迹》一书有个副标题——“和平的催化剂(A Catalyst for Peace)”,马凯硕说,东盟已经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和平红利,其非凡的成就是值得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

东盟推动了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与繁荣。东盟成立后,积极推进一体化进程,扩大对外开放合作,东盟总体与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关系较好,因此其长期吸引大量外资。例如,据10月9日发布的《2024年东盟投资报告》显示,2023年流入东盟的外国直接投资(FDI)达到创纪录的2300亿美元。东盟连续三年在吸收外资方面实现增长,巩固了其作为发展中地区最大FDI目的地地位,占全球FDI流入量的17%,高于2022年的16.5%。这也凸显出东盟作为全球金融服务、数字服务以及制造业枢纽的地位不断提升。总之,东盟推动了成员国发展,改善了东南亚6亿多人的生活水平,这是重大成就。

二、奋楫扬帆,赓续前行

今年10月的东盟峰会主题为“东盟:加强联通和韧性”。峰会审议了《2025年东盟共同体愿景》落实情况和东盟共同体建设进展, 与会各方围绕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社会文化共同体三大支柱,就区域经济一体化、互联互通、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议题深入探讨,审议并通过了90多项成果文件。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总理宋赛在峰会闭幕后表示,《2025年东盟共同体愿景》将为制定“2045年东盟共同体愿景”奠定坚实基础,我们的目标是到2045年建设一个有韧性、创新、充满活力和以人为本的东盟共同体。从峰会看,东盟未来发展重点方向有:

加强东盟内部团结协作,强化组织韧性,强化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因为,如果内部缺乏团结,东盟势必陷入困境。所以,在东盟峰会上,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表示,在全球紧张局势持续加剧的情况下,东盟必须勇敢地向世界发出团结的明确信号。他呼吁东盟十国加强地区合作,避免内部冲突和分裂。泰国总理佩通坦表示,东盟必须在影响该地区及其人民的问题上采取有原则但不选边站的立场。

强化联通。对东盟而言,加强区域联通和共同体建设永远在路上,这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在内的物理联通、规则机制联通、人员联通等方面,也涵盖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合作。而东盟强化联通既包括强化东南亚内部联通,也包括强化其与诸多伙伴国的联通。

加强创新,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是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智能化技术的突破,这为东盟带来新发展机遇。东盟多国近年来提出工业4.0战略,包括推动数字化转型以推进产业升级,应对新一轮技术革命等。越南总理范明政在10月的东盟峰会上强调,创新是东盟跟上地区和世界的步伐并与地区和世界接轨的主要驱动力和动力,因此东盟须加强合作推动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加强地区数字合作框架建设,优化人工智能等各种新兴技术的治理能力等。目前东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预计于明年底达成,这将可能是世界上首个区域数字经济协议。专家预计,数字经济框架协议的实施将在 2030 年前为东盟新增1-2万亿美元的产值。此外,近年来,东盟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数字经济、半导体和芯片等新兴领域吸引了大量投资,将助推东盟产业升级。

三、东亚合作,引领力量

东盟方式,惠及四方。东盟在长期推动区域合作中形成了东盟方式,其内涵包括:不干涉内政、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和平解决争端等等。而且,东盟推动的区域合作是开放包容,欢迎域内外国家参与。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博弈加剧,部分国家掀起“逆全球化”浪潮,导致全球治理难度上升。因此,区域合作、区域治理的重要性上升。东盟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其引领的东亚合作在地区安全、发展与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凸显。

政治层面,东盟轮值主席国每年都召开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相关部长级会议、高官会等数百场甚至上千场会议,东盟已与联合国、欧盟及其部分成员国等全球50多个国家和组织建立对话关系。东盟在推动跨区域和全球治理与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东盟推动下,首届亚欧首脑会议1996年3月在泰国召开,该会议每两年轮流在亚欧国家举行一次。亚欧会议有50多个成员,成为亚欧间重要的跨区域政府间论坛,增进彼此合作。

安全层面,东盟在应对地区传统安全挑战以及气候变化、传染病、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东盟地区论坛是亚太地区主要的官方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平台,也是为数不多的有朝鲜代表参加的地区合作论坛,现有27个成员。在朝鲜半岛局势时而紧张的情况下,东盟地区论坛在地区安全中的作用凸显。

经贸层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当今覆盖世界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于2023年6月生效,为地区和全球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而该自贸区是东盟发起建立的。

虽然东盟在推行“大国平衡外交”方面长袖善舞,但在新的复杂国际形势下,东盟在地区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亦遇挑战。

第一,内部团结遇到一些问题,例如,缅甸局势等问题引发东盟成员国内部的长期分歧,影响团结。外部挑战方面,美国及其盟友推行“印太战略”“印太经济框架”,在地区构建“奥库斯”同盟,推动北约更多介入亚洲事务(日本新首相石破茂还主张建立“亚洲版北约”),推动南海问题升温,对东盟内部凝聚力、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及其推动的区域合作构成较大挑战。

而且,近年来,由于世界地缘政治博弈的加剧,尤其是乌克兰危机等事件的持续,使东盟举办多边会议时遇到更多困难。例如,2022年东盟举办东亚峰会、G20领导人峰会和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美国等国施压东盟相关会议主办国,要求其不要邀请俄罗斯代表参会,但遭东盟国家拒绝。此外,东盟举办的东亚会议等会议有美俄代表参与,主办国在安排相关国家代表住宿、交通、会场座位等问题上较为难办,或者是会后只能发布“主席声明”而难以发布“联合声明”,因为东盟难以促成所有与会国就会议议题达成一致立场。今年老挝主办的部分峰会再次出现类似情况。

正因如此,在10月的东盟峰会上,东盟多国领导人强调东盟要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独立自主。印尼副总统马鲁夫还指出,东盟推出了“东盟印太展望”,其作为区域合作指南,巩固了东盟的中心地位。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则表示,在世界陷入地缘政治竞争等背景下,东盟更需要加强区域一体化,并确保在国际舞台上能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总之,东盟是国际舞台上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和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而马凯硕曾说,“如果你想知道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就来东盟看看吧”。在10月的东盟峰会上,范明政强调,东盟正准备以新思维、新视野、新动力和新姿态进入新发展阶段。2027年将是东盟建立60周年,东盟有望再创新奇迹,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作者:宋清润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教授;肖雨萌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