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促进了国际贸易吗?

——来自引力模型与微观企业的证据

来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时间:2024-11-07


图源摄图网

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 结合2004-2014年国家间进出口贸易数据以及企业微观数据, 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对贸易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 研究发现, 互联网基础设施对出口总额存在促进效应, 然而这一效应随时间推移正逐渐减弱. 企业层面微观证据发现互联网在广延边际上促进了更多企业进入特定出口市场, 而在集约边际上降低了每个企业向特定市场出口特定产品的出口量, 这一发现与理论模型相吻合. 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互联网对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低收入国家以及文化距离较大的国家, 而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进入成本较低的行业与私营企业中. 最后, 本文发现通过开拓更多出口市场、提高出口产品质量的方式可以降低集约边际上的负向效应.

关键词:互联网;国际贸易;市场竞争;引力模型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形态,互联网降低了世界范围内信息交换的成本,进一步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进出口贸易活动依靠互联网进行,这已成为国际贸易的新思路和新特征。

在文献中,学者普遍认为互联网能够降低贸易成本从而提升国际贸易规模,也已有学者注意到需要区分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进行讨论,而关于广延边际的研究又区分产品种类的广延边际以及企业数量的广延边际。

我们在现有文献基础上,通过将互联网所带来的成本降低效应纳入到异质性企业模型中,讨论了在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上的不同影响,并使用国家和企业层面的数据,分别对互联网影响贸易的总效应、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效应进行了验证。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从理论上厘清互联网影响国际贸易的不同机制,对于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对贸易的促进作用、避免企业竞争而导致的“内卷”对贸易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从理论分析出发,分析互联网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我们认为互联网降低了企业进入其他国家的进入成本,而非降低了贸易的可变成本:互联网只会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搜寻摩擦,但是不会降低货物贸易的运输等成本。为此,我们将互联网放在Melitz(2003)异质性企业模型的市场进入成本中,在该模型中可以发现,两国互联程度的提升会导致两方面的结果:从广延边际上会有更多低效率的企业进入对方国家;而从集约边际上,由于更加激烈的竞争,每个企业的出口都会降低。

为了验证以上结论我们首先使用国家级数据,使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互联网对于国际贸易的总效应。其中两国之间的互联程度使用两个国家的互联网出口带宽对数之和代理。我们发现互联网的使用的确促进了国际贸易,这一结论是非常稳健的。

我们进一步使用企业级数据对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为了区分企业数量和产品数量两种不同的广延边际,我们使用了企业-出口国-产品-时间层面数据,发现目的国的互联网水平对企业向特定国家出口特定产品的数量有负向作用,与此同时提高了同一产品向特定目的国的出口企业数量,降低了单个国家向特定国家出口产品的市场份额,然而向特定国家出口的产品数量并没有显著变化。从而,互联网影响出口的广延边际主要体现在企业数量而非产品数量上。

最后,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对于贸易的促进作用正在逐步减弱,而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表明通过出口国多元化以及提高出口产品质量的方法可以降低行业“内卷”对企业出口造成的负向影响。

三、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政策建议如下。

首先,我国更应该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降低企业利用互联网的成本,保障企业对外交流的数量和质量。其次,在发展中国家,互联网对于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为此,应该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数字丝绸之路”项目,帮助发展中国家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我国企业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开发。再次,为了降低行业内卷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我国更应该在国内继续推进贸易便利化及贸易促进平台建设,扩展包括“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其他多边协定的影响范围,不仅鼓励企业“走出去”,还要鼓励企业走向更多的地方开拓市场。最后,我国需要加快建设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实施贸易高质量发展战略,增强贸易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中高端产品供给,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四、边际贡献与未来拓展

本文的边际贡献如下。

(1)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对互联网影响国际贸易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厘清了互联网影响国际贸易的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2)我们不仅仅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基础设施对于贸易的总体影响,还从企业层面数据检验了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上的不同影响,验证理论模型的同时也对理解我国互联网发展影响企业出口的机制提供了实证证据;(3)最后,我们的分析对于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对贸易促进作用、降低互联网引起的 “内卷”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五、写作、投稿过程的心得体会

本文属于老题新作,所以要说服审稿人我们论文的贡献是比较困难的。本文的写作动机源于我们先前关于目的国数字化促进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研究中的机制猜想,我们希望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证上验证这一机制。通过阅读文献,我们发现类似选题对这一问题已经有所研究,但是一方面理论上没有很好的厘清互联网具体通过何种成本影响贸易,另一方面没有切实的微观证据证明这一机制,促使我们进行了更加详尽的分析。

在投稿过程中,审稿人从选题立意到具体的实证方法漏洞都给与了非常专业而具体的建议。比如,在验证集约边际的影响时,审稿人提出其他可能的解释,根据建议我们在文章中进行了进一步处理,使得结果更加可靠。感谢审稿人包括编辑的宝贵意见,帮助我们大大提高了论文质量,在此过程中受益匪浅。
 

本文摘编自《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44卷,第9期论文《互联网促进了国际贸易吗?——来自引力模型与微观企业的证据》(点击题目链接全文)
作者:司继春1, 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微观计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邓可青2, 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张瑞涵(通信作者)3, 博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数字经济,政策评价
       1.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统计与信息学院, 上海 201620;
       2. 湘潭大学 商学院, 湘潭 411105;
       3.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上海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