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卵子 图源网络
辅助生殖技术(ART)是20世纪发展起来、可以将自然状态下性与生殖相分离的技术,为许多不孕不育者及其家庭带来福音。该技术能够增进家庭幸福、改善生活质量,但也对科学、社会、伦理和医疗服务提出挑战。而卵母细胞冻存技术,俗称冻卵技术,作为ART之一,其使用也引发业内外的激烈讨论。
对科学的挑战:做不到100%成功
使用冻卵技术成功生育的概率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冻卵时女性的年龄,二是贮存卵子的数量和质量。一般来说,发育的卵的数量和质量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30岁之前的女性在激素刺激后有15~20个卵子可以冻存,但30~40岁的女性可以提供的冻卵数量则比较低。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卵子还可能出现染色体异常。
另外,从贮存卵子到成功妊娠,每个环节都有“丢失”卵子的风险。因此,尽管一些人将冻卵技术视作“后悔药”,但实际上它做不到100%的成功。
比如,在被采集的卵子中,有的可能不适合冷冻,有的无法在冷冻和解冻过程中存活,有的可能不受精或不能发育成正常胚胎;在被移植的胚胎中,基于机体自然筛选的特性,只有部分女性能够受孕,还有一些女性在怀孕后自然流产。
而从卵母细胞提取到怀孕生产的整个过程是有风险的,比如取卵手术可能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甚至危及母亲的生命;接受体外受精(IVF)治疗的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孕前慢性疾病、产科风险和不良分娩会增加。
对社会的挑战:“非医学原因冻卵”引发争论
近年来,在育龄女性群体中出现因职业生涯发展、缺少合适伴侣或不同性取向等原因而推迟生育的社会现象,为避免女性在决定怀孕时可能受到与年龄相关的不孕症的影响,“非医学原因冻卵”技术也被用于健康的、可生育的女性。
这也引起一些争论,如健康女性因年龄相关的生育力下降究竟是疾病,还是自然的生理变化?医务人员有义务尊重患者选择ART的自主性,但是否有义务提供满足个人愿望的所有医学服务?
有一种论点认为,卵子冻存是建立卵子库的契机,与精子库匹配的卵子库是男女平等的标志,冻存的卵子不被需要时还可实现卵子捐献。
理想情况下,冻存的卵子应来自约25岁的女性。研究却表明,大多数女性是在生育力明显下降后才选择冻卵的,平均年龄为36~38岁,这导致卵子质量不佳,不适合捐献。另外,女性取卵过程可能遇到的风险与男性捐精过程完全不同,因此很少有女性愿意捐卵。
2013年,美国生殖医学会和辅助生殖技术协会认为,由于缺乏数据支持卵子冷冻的安全性、有效性、伦理问题、情感风险和成本效益,不应为了避免与年龄相关的生育力下降而推荐卵母细胞冷冻保存。与此同时,美国、加拿大等国强调了对成功概率咨询的必要性。
公立医院开展非医学原因冻卵的业务也备受质疑,此业务的开展让患者变为消费者,医务人员变为销售者,医患信托关系变为交易关系。因此,人们担忧,在日益以市场为导向的医药文化中,消费者、生物技术企业和医疗服务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使ART在应用中发生严重变形。因此,医生有责任告知年轻女性晚育可能存在的风险,以便让她们更现实地规划自身生育选择,避免将非医学原因冻卵作为一项商业化的生殖保险政策。
对医疗服务的挑战:减轻还是加重生殖责任?
随着生殖医学的发展,就业市场的男女平等是否必须与其齐头并进?冻卵技术是否会缓解寻找伴侣的压力?
医学共同体的观点认为,无论采取何种策略,从性别多样性平等的理念和条件出发,在医学方面可实现的目标是确保男性和女性均能根据其生物多样性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的健康潜力。换句话说,实现性别平等的策略应考虑不同性别的不同健康需求,而非通过医学技术缩小这些性别上的生理差别。
2014年,脸书和苹果公司提出向女性员工提供2万美元的冷冻卵子福利。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前瞻性的、积极的做法,能使女性员工拥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安全感,避免她们因卵巢储备能力下降而产生压力。但更多人怀疑女性能否因此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因为这样的激励将创造一种隐性压力,即为了表现出对工作的认真和奉献精神,而参与冷冻卵子并推迟生育。这种政策似乎在鼓励女性将事业置于家庭之上。
不少生殖医学专家敏锐地认识到,比起生殖医学技术如冻卵技术的使用,促进生育的活动更能避免或减少人类对生殖活动责任的风险。该技术所提供的更多可能性其实是让女性承担更多的道德责任,包括对生殖活动的责任。
卵母细胞冻存技术:有节制的审慎的医学
ART的进步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目前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来对其规范、限定、调节和监测。公众强烈希望政府和医疗机构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以评估该技术的使用状况。
在全球范围内,一些国家还制定了辅助生殖法。在我国,辅助生殖和伦理学专家也呼吁,立法机构、专业团体、医院伦理委员会、权威管理机构应制定有关辅助生殖实践的指导准则,为与之相关的医学、社会、心理和伦理问题提供解决方法,对由医学技术延伸出的科学、伦理、法律和社会含义进行分析和评估。
同时,随着ART的快速发展,医学领域应对该技术实施动态、全面的评估,医务人员也要加强自律,严格遵守规范制度。
撰文:翟晓梅,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24-07-17 第3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