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零问题”美国对当前危机的反应迅速而广泛:紧随哈马斯的袭击,拜登便下令向地中海和红海海域派遣两个航母打击群,每个打击群包括约7500名海军官兵,并派出一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F-16、F-15、F-35和A-10等先进战斗机和近距离空中支援机已被派往中东。此外,在已经驻扎在中东各地的约45000名美军人员的基础上,美国正向该地区增派约1200名士兵。美国还在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等地区长期合作伙伴部署了爱国者防空营,并在该地区部署了至少一套终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译者注: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也即“萨德”反导弹系统)此次美军兵力激增,还标志着自2001年美国入侵阿富汗以来美国部分武器系统首次部署到中东地区。在美军部队和装备的洪流之外,以色列还在每年从美国获得近4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之上得到了一轮巨额军事援助——二战以来,美国向以色列提供的军事援助超过了其对任何其他国家的力度,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美国对以军事援助总额已经超过了1240亿美元。10月7日后,拜登向国会提交了一份请求,旨在为以色列提供价值143亿美元的武器援助,而导致该请求至今悬而未决的,并非美国对以色列支持不力,而是美国自身的政治失调。(译者注:拜登政府于10月20日向美国国会提出了1050亿美元的一揽子军事援助请求,其中包括乌克兰提供的614亿美元和为以色列提供的143亿美元援助。与此相对,共和党提出了单独向以色列提供145亿美元援助的方案,并于11月2日在众议院获得通过。但是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尔斯·舒默称这一法案是“有缺陷的提案”并表示该法案参议院不会获得通过。目前,参议院的两党议员基本同意在以色列援助的同时进一步援助乌克兰,但是众议院的许多共和党议员反对将两项援助进行捆绑。)鉴于拜登以决策审慎甚至踌躇而闻名,其对此次事件的反应之迅速果断显得尤为不同。考虑到伊朗及其代理人所构成的军事威胁与俄罗斯相比远为有限,他对以色列的支持也与他在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后对后者进行递进式军事援助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外,不同于对乌援助的透明性,对以色列看似无条件的武器转让却被隐秘性包裹,而这引发了国会的不安。一位名叫乔希·保罗(Josh Paul)的国务院官员也因此辞职,并且在一份公开声明中坚称华盛顿对以色列的支持规模 “不符合美国的长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