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外交焦点 | “一带一路”峰会成为中国经济外交重要平台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时间:2023-11-16
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论坛期间举行了三场高级别论坛和六场专题论坛,各方共形成458项成果,数量远超第二届高峰论坛。
 
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为平台,中外领导人密集举行双边会见,中国的周边经济外交和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外交迎来一次新高潮。20多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高级代表,以及2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了本次高峰论坛。习近平主席同与会的所有外方领导人举行会谈会见,共商共建“一带一路”、经贸、投资、能源、重大项目建设、科研创新、新兴产业、人文交往等领域的合作。国务院总理李强等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分别同多位外方领导人举行会见。
 
在会见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时,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加强贸易、投资、农产品进口、绿色能源、互联互通、跨境电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合作,落实好产能投资合作重点项目;李强指出,中方愿扩大农业、产能、5G通信、大数据、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跨境电商、互联互通等合作。
 
在会见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时,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深化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加强重大项目、农渔产品进口、数字经济、光伏、新能源汽车、粮农技术、扶贫减贫、医药卫生以及人文等合作;李强指出,中方愿推进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新能源、光伏等产业链合作。
 
▲ 习近平主席会见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图源:互联网。
 
在会见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时,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加快充实中柬“钻石六边”合作架构,打造好“工业发展走廊”和“鱼米走廊”,支持柬埔寨机场、文物古迹修复等项目,开展农产品进口、人文旅游合作;李强指出,中方愿加快建设铁路、污水处理、光缆等基础设施,拓展绿色产业、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
 
在会见泰国总理赛塔时,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加快中泰铁路建设,拓展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新能源、人文等领域合作。李强指出,中方愿推进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便利化、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5G等合作。
 
在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时,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愿落实好经贸投资中长期合作规划,扩大新能源、创新、地方、进口、青年、人文等合作,推动中吉乌铁路项目早日开工。在会见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时,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愿深化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农产品进口等领域务实合作。在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时,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帮助蒙古国振兴经济,推进口岸建设、互联互通、绿色生态、中俄蒙三国经济走廊建设等合作。在会见越南国家主席武文赏时,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推进互联互通、电子商务、进口、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在会见老挝国家主席通伦时,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深挖中老铁路潜力,稳步推进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推进区域联通,开展投资、进口、能源矿业等领域合作。
 
此外,习近平主席还分别会见了埃塞俄比亚、智利、匈牙利、巴布亚新几内亚、塞尔维亚、俄罗斯、尼日利亚、肯尼亚、埃及、土库曼斯坦、刚果(布)、莫桑比克、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巴西等多国领导人和联合国、新开发银行负责人。各方高度评价“一带一路”合作成果,愿同中方深化合作。
 
高峰论坛期间,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分别会见了阿根廷、土库曼斯坦、斯里兰卡领导人,表示中方愿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丁薛祥还会见了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表示中国愿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创造更好环境和条件。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分别会见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主席,就互联互通、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促进国际航空运输加速恢复、航空减排等议题交换意见。何立峰还会见了美国黑石集团董事长苏世民,就国际经济形势、中美经贸合作等议题交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