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碳缘”一线牵

——中国区域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

来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时间:2023-11-15


图源摄图网

摘要: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对1998-2016年中国区域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建立指数随机图模型首次对中国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识别和解释。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可分为“各司其责”的四大板块并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俱乐部”空间分布特征;各板块在样本时期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重组,其中净溢出板块的组成省份有所减少,主受益和净受益板块的组成省份有所增加,而经纪人板块的组成省份虽然有所变化但总数保持不变;区域间的“碳排放避难所”效应有所弱化,各区域倾向于以“互惠”或“组团”的方式参与碳排放空间关联“活动”,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存在区域间各自为政的“诸侯经济”与梯度断层现象;较高的对外开放度、清洁低碳的能源结构与能源效率的提升有利于推动区域间产生更多的碳排放接收关系;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格局随能源结构的升级而呈现出“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的梯度关联趋向;区域间经济发展方式在对外开放、经济集聚、产业结构、能源效率上的互补性以及紧密的区域贸易联系,促使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随着区域间分工与协作的加强而呈现出千里“碳缘”一线牵的特点。因此,加快推进实施区域一体化和碳交易市场等协作减排政策,将有效促进区域间的协同低碳转型发展格局得以实现。
关键词: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社会网络分析;指数随机图模型;碳交易市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粗放型增长方式的惯性运行,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迅速攀升,使得中国面临的碳减排压力与日俱增。有效推动低碳转型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描绘美丽中国宏伟蓝图的必然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使得各地区的碳排放规模和强度也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松紧不一的减排策略可能存在引致区域间产生“碳泄漏”的风险,从而使总体的减排努力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限额配置政策实施效果的局限性使得碳排放交易机制在我国逐渐引起关注和付诸实施。在我国启动构建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背景下,探究不同地区在碳排放空间关联效应中的角色及其碳排放流动传递方式、识别引致碳排放不同流向背后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在通盘考虑区域差异和联系的基础上,统筹协调不同地区的碳减排政策,合理引导碳排放的跨区域转移,以改善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主要内容

现有文献已经围绕相关议题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研究,然而现有研究无法从全局高度刻画碳排放的多维空间关联效应,也难以对碳排放的不同空间“流向”背后的驱动机制予以有效识别,从而无法为解决在碳交易时代具有商品稀缺性特征的碳排放的空间优化配置问题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的上述不足,以碳排放空间连通模式为主线,使板块间的碳排放空间关联方式与区域间的碳排放空间关联方式得以有机结合,从整体到局部、逐层深入地解读了中国区域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关联模式;同时,采用能够综合考虑互惠性、传递性、集聚性等内生网络结构变量,以及对外开放、经济集聚、产业结构等属性变量和关系变量的ERGM,从而更加系统地考察了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背后的关键驱动因素。在我国启动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对碳排放空间关联的区域异质性、板块间碳排放的传递方式(宏观层面)、区域间碳排放的关联模式(微观层面)及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形成机制的系统考察,从更加贴近现实情形的复杂网络的视角,为我国改善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实现区域间的协同减排,从而寻求更加有效的减排空间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连通性为主线,分别利用块模型与模体分析对碳排放的宏观关联模式(碳排放在板块间的关联方式)和微观关联模式(碳排放在区域间的关联模式)进行了解析,我们发现尽管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格局呈现出“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的梯度关联趋向,但部分中西部省份的“碳排放避难所”效应已经有所弱化;各区域倾向于以“组团”的方式参与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活动”,从而在“互利互惠”的条件下形成碳排放的空间网络关联关系以缓解各自的减排压力。然而,市场分割、“以邻为壑”的地方发展策略弱化了区域间的碳减排合作激励,从而使得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效应存在区域间各自为政的“诸侯经济”现象,即只在特定的区域之间才具有发生碳排放空间关联关系的可能。再者,微观层面的分析表明,网络中“经纪人”式的协同运行机制明显弱于“俱乐部”式的分散运行机制,即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运行更依赖于通过“经纪人”区域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将存在竞争关系的其他区域予以分割,如通过不同类型的产业转移政策分别与其他区域建立碳排放空间关联关系。此外,模体结构分析表明,近年来中国政府在碳减排方面的持续性努力有效促进了区域间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刺激了第三方“经纪人”采取跨区域协同减排机制以实现碳减排效率的提升。进而,我们预期更大行业覆盖面的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绿色低碳转型与节能减排工作的区域“联防联控”,能够通过促进碳排放在区域间的责任分解弱化区域间的竞争与矛盾,从而抑制高能耗产业向其他地区的转移集聚,最终实现全国整体低碳转型发展这一“凤凰涅槃”过程。

最后,本文建立指数随机图模型首次对中国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识别和解释。研究发现,区域间经济发展方式在对外开放、经济集聚、产业结构、能源效率上的互补性以及紧密的区域贸易联系,促使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随着区域间分工与协作的加强而呈现出千里“碳缘”一线牵的特点。长久以来,我国很多地区均通过放松环境规制以达到吸引外资的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致了碳密集型产业的流入,因而表现为较强的碳排放接收效应。这一发现对我国区域层面碳排放的“污染避难所”假说提供了经验证据。并且,煤炭消费比重相近的区域间倾向于产生碳排放空间关联关系,这一发现对前文得到的碳排放在区域间存在“梯度转移”的空间关联特征提供了印证,再次说明我国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格局随能源结构的升级而呈现出“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的空间关联趋向。特别地,很多地方政府在面临由碳减排政策实施而带来的短期经济放缓问题时,在付诸相应的碳减排行动方面瞻前顾后,甚至存在“搭便车”的心态,因而各地区在实施碳减排政策时存在明显的执行强度差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碳排放通过地区贸易活动在区域间产生了“碳泄漏”问题,在总体上弱化了碳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可能导致全国层面的碳减排努力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因此,本文在ERGM分析中提出,通过大力发展城市群经济,有效推动区域间的产业布局优化、信息共享与技术溢出效应等集聚经济正外部性的发挥,可以为跨区域协同减排机制的形成提供重要保障。同时,要想实现碳减排目标下的雁阵式产业升级,势必需要各地区构建起环境友好型的产业转移市场机制和与之配套的制度环境。再者,在努力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还需要深化推进碳交易和区域一体化等协作减排政策,才可能有效形成区域间的协同低碳转型发展格局。此外,考虑到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条件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我们认为打破这一“窘境”的关键在于减少低质煤的使用,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从而坚持走“绿色煤炭”之路来有效实现低碳转型发展。

上述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一方面,应该合理利用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区域化“俱乐部”空间分布特征,加强环境政策中的顶层设计,有效促进实施碳减排工作的区域联防联控。碳减排目标的达成应该根据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中各区域的角色地位和分布特征,综合考虑区域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效应,实现减排责任的区域合理分解。具体而言,首先应该降低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化石能源依赖,着力提高其清洁低碳能源消费比重。同时,还应该适度强化山西、湖南、陕西、四川等中西部地区的碳排放责任,为其营造良好的绿色技术创新和引进制度环境,借助来自东部地区低碳技术的溢出效应,激励更多“经纪人板块”区域出现来助力协同减排效应的发挥,致力于改善中西部地区的能源效率并逐步提高产业布局的“绿色”门槛,共同推进各地区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从而进一步有效弱化“由西向东”的碳排放空间关联趋向和区域间的“碳排放避难所”效应。

另一方面,应该在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有效引导碳排放在区域间的合理转移,打破区域间行政边界的藩篱,持续推进深化碳交易市场机制等协同减排机制,加快构建覆盖面更广、规模更大的全国性碳交易市场。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降低区域间能源、技术、人口等要素的流动成本,强化区域碳排放互惠性关联效应,以减少甚至消除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的梯度断层,大力促进碳排放权在区域间的自由交易,将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的作用和优势有机结合来促进全国各地区实现协同减排。此外,经济集聚和省际贸易是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渠道机制,因而应该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以助推碳交易机制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还应该结合各地区的区位特征及市场技术条件,着力提高清洁低碳能源的消费比重和区域配置效率,才可能推动区域间的协同减排格局得以有效实现。

四、边际贡献与未来拓展

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本文基于“关系数据”考察了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演变特征,基于中国碳排放规模的谷值年(1998年)、峰值年(2012年)及1998-2016年均样本数据,将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整体格局与动态演变特征相结合,打破了现有文献采用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单一分析模式的局限,从而对各省级地区在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中的分布状况、宏观关联模式及微观关联模式进行了准确解构;其次,不同于绝大部分相关文献仅考察不同区域在空间关联网络中角色特征的研究思路,本文以碳排放空间连通模式为主线,从整体到部分再到微观维度对中国区域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庖丁解牛”式的细致分析;最后,本文是国内外首次利用ERGM对中国区域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机制进行专门考察的研究,从而可以为中国区域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由内而外”的形成机制提供重要的文献和经验证据。
 

本文摘编自《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43卷第4期论文《千里“碳缘”一线牵:中国区域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点击题目链接全文)
作者:邵帅,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徐俐俐,山东大学 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蓝绿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低碳经济;杨莉莉,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国际经贸学院, 经济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环境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