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的奥本海默。图源:James Vaughan/Flickr
月前美国制作的电影《奥本海默》上映,得到相当关注,甚至引起“巷议街谈”风潮,颇使人意外。这个电影讲述的,是领导美国和盟国科学家完成制造原子弹计划的天才物理学家奥本海默 (Robert Oppenheimer),主要根据近二十年前的一本奥本海默传记,也许电影的切入角度特殊,加上天时的加持,似乎市场反应很好。
科学史说上个世纪是物理科学的世纪,常说物理科学在上世纪提出的量子概念,不世出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一人完成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给人类对于物质结构的认知,以及自牛顿以降的运动座标和时空概念,带来了革命性视野。但是就一般人来看,人类如何解构物质的微观结构,释放出比燃烧更巨大亿万倍的原子核能量,才是震古铄今的物理奇迹。冉冉上升的菇状云,居然结束战争,改变了历史,那才是物理科学留给世人最为鲜明的威力展示。那是科学最坏,也是最为有效的一个展示。
奥本海默虽被称为“原子弹之父”,但是原子弹却不是某一个人所能造出来,也不是因某一个人的理论所带来,那是西方近代科学自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追火传承而来一项知识胜利,碰到上世纪一个巧合的天时,奥本海默有如人类历史大洪流中的一个工具,成为造就这项科学伟业的关键推手,给他自己,也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命定悲剧。
一九三八年底,吴健雄评价为比居里夫人更好的德国女性实验物理学家麦特勒(Lisa Meitner),以她深厚的原子核撞击实验经验做出判断,认为在柏林威廉皇帝研究院进行的原子撞击实验,已经发生了人类从未经验过的原子核分裂反应。一直是这个实验主导者的麦特勒,当时为逃避德国纳粹对犹太人迫害已逃亡瑞典,因此在人类科学历史上最具戏剧性这个实验中,麦特勒的俗世名声遭到了忽视,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她的两个合作者,连爱因斯坦都大表不满。
一九三九年初,原子核分裂的科学秘密还在世界极少数顶尖物理学家间流传,对于这个核分裂是否能发展成为威力强大的杀人武器,连公认最杰出的大科学家费米也毫无把握。后来居里夫人女儿和女婿巴黎实验室公开了一项实验结果,证实每次核分裂反应至少可以放出三个中子,对于内行物理学家来说,这是一个通关密语,说明原子核分裂反应经连锁反应而制成武器,是可能的。
一九四二年在美国秘密开始的“曼哈顿计划”,是近代科学史中最成功的大计划,毫无疑问,奥本海默厥功至伟。他看似无所不知的博学,让“曼哈顿计划”军方负责人格罗夫斯(Leslie Groove)将军,选择他这个没有诺贝尔奖头衔的人做共同主持人,显现出不凡的知人善任。在当时美国物理学界,奥本海默的一种新开天地的形象,在任何场合中展现领袖群伦的智者魅力,让他难以想像在两年多时间,带领数以千万计的科学工程专家,完成人类前所未有的原子弹制造计划,确实是前无古人的一个历史伟业。
奥本海默少年英雄戏剧性的悲剧形象,自然成为不计其数传记和影视纪录的最佳素材,但是多年来真正成功的作品并不多见。主要因为奥本海默本人超凡不羁的才分,如何看得上任何一个描摹者,能有足够匹配的智识来呈现他自认近乎神境的人生。在一九八五年为英国BBC制作影视纪录而写成的传记书名,所用他在目睹原子弹爆炸后引用自《薄伽梵歌》“我成为了世界的毁灭者”,正是他对于自傲人生的一种真实反应。
十年前出版的《奥本海默:一个世界核心的生命》,是一本相当成功的传记。美国科学文化界公认的“文艺复兴人”戴森(Freeman Dyson),发表的一篇书评“奥本海默:天才的形象”写得很好。戴森说,奥本海默有一种特殊的本事,让他总能成为重大事件的重心;譬如一九二六年在德国哥廷根碰到开创量子力学的老师玻恩,一九二九年在加州伯克利创建美国理论物理的新境,一九四三年在洛斯阿拉莫斯造原子弹,以及战后的主持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他受到一个无可抗拒野心的驱使,在历史事件中扮演领头角色。”
终其一生,奥本海默一直自豪于自己在洛斯阿拉莫斯的成就,因此威胁要控告把他描绘为悲剧英雄的德国剧作家。奥本海默的愤怒来自他对美国的效忠,对自己工作后悔,代表他的叛依敌国。
一直是奥本海默近友的戴森说,让奥本海默由一个年轻的左翼波西米亚知识分子,成为后来在洛斯阿拉莫斯的忠贞战士,是受到他太太基蒂对于在西班牙内战牺牲前夫忠诚的影响,在战后国会忠贞审查听证会上,奥本海默清楚表白自己对于做原子弹的骄傲。戴森说奥本海默一生最大的悲剧,不是他被剥夺了与闻国家安全机密的权利,而是没有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缺乏一个德文“Sitflesh”所形容的特质,就是“长久沉静专注工作”,“坚持足够长时间完成一个困难的计算”。他总是焦躁地来去,不停地抽烟,而且似乎无法控制。
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并不亲近,倒是与被他拉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杨振宁比较契合。杨振宁在宇称不守恒实验得到成功之后,立即给在巴哈马度假的奥本海默发去了电报,奥本海默也马上回电。一九六五年春天,奥本海默告诉杨振宁他一年后退休,准备向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建议杨振宁接任所长。杨振宁考虑了几天,写信告诉奥本海默,“我不确定会不会是一个好的所长,但是我很确定不会喜欢所长的生活。”
一九六六年杨振宁去了纽约大学石溪分校,那也许是杨振宁的幸运。一年后奥本海默去世。
作者:江才健,台湾著名资深科学文化工作者,曾为《中国时报》科学主笔,《知识通讯评论》发行人兼总编辑,现为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来源:《经典杂志》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