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拉美问题专家:金砖国家的发展及扩员前景

来源:欧亚新观察时间:2023-08-29

2023年金砖峰会将于8月22日至2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研究局局长,俄罗斯原驻阿根廷使馆参赞德米特里·克拉夫佐夫近日在《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杂志网站发文,对金砖国家之间复杂的内部关系进行了梳理。现将该文编译如下,供参考。文章观点不代表欧亚新观察工作室立场。

结构异质性(структурная неоднородность)的概念,最初由智利政治家阿尼巴尔·平托(Aníbal Pinto)在1950年代提出,非常适用于被称为“金砖国家”的国家。它们的同质性是非常相对的,因为差异非常明显,但这并不妨碍使他们结成联盟在世界地缘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2009年6月16日,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组成的金砖四国领导人在叶卡捷琳堡举行会晤,在联合声明中特别指出:“我们商定了进一步发展我们各国之间一致、积极、务实、公开和透明的对话与合作的步骤”。2011年4月,在中国海南省举行的金砖国家会议上,南非共和国加入了金砖四国,从那一刻起,五国集团获得了“金砖国家”的缩写(БРИКС)。
图片

2012年3月,在印度首都举行的第四次峰会也值得注意。随后这几个国家在若干领域开展合作,包括全球治理、经济、贸易、可持续发展、反恐、能源和粮食安全。最后公报呼吁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管制、监督和改革,并呼吁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机构中的存在。在国际贸易领域,首脑会议主张维护多边体系和促进多哈回合的圆满结束。在金融领域,首脑会议达成了两项旨在降低集团内部转移交易成本的协定。联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是2014年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成立,该银行被认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替代品。鉴于目前国际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该集团成员国家将其视为主要国际金融机构的替代品。

目前,问题正在浮出水面:这些协定是互利的,还是相反——明显不对称和旧形式的依赖的表现?寻找答案是困难的,但很重要,因为它将有助于我们理解集团内部的关系。正如许多人认为的那样,集团的使命是围绕南南合作的概念团结发展中国家。但是,由于这个概念非常有弹性,几乎难以捉摸,并且取决于使用它的不同上下文,因此值得进行澄清。所谓的南方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和“外围”国家,它们有着共同的问题和脆弱性。但由于它们在地方和区域一级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差异,它们不是一个同质的群体。从广义上讲,他们的合作可以理解为国际平台上的政治互动,以获得更大的联合谈判能力以及在全球议程中各种问题上的机动机会。从狭义上讲,它可以务实地解释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横向或技术性互动。

全球南方各国之间的连接线之一是“他者”的概念。所有这些国家都与发达国家有着依赖和不对称的关系,其经济基于国际金融机构规定的结构调整计划,这些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例如,1980年代在非洲和1990年代在拉丁美洲。它们的互动需要一个共同的基础,这是在外交谈判和其他活动(贸易和技术援助)中实现的。同时,不同国家的利益并不总是朝着官方讲话中所表达的“观点共通”的方向发展。

当前的世界秩序显示出“微妙外交”的迹象。在这种背景下,金砖国家集团内部存在碎片化问题——在其内部形成了两个阵营:印度,中国和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然而,这并没有影响集团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其扩容问题也被提上了议程。“金砖国家+”的想法是中国在2017年金砖国家峰会上提出的,这一概念于2022年再次被提出,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兴趣。该集团大国的主要关注点是,防止“集体西方”干涉他们的战略利益。在当前地缘政治形势下,接纳其他国家加入金砖国家(例如,背负巨额外债的阿根廷,或背负恶性通货膨胀和严厉制裁制度的委内瑞拉)是完全不同的现实。如果对印度来说,在与潜在候选国的金融和投资互动方面并不重要,那么对于几年前提供许多长期杠杆和大量金融量信贷额度的中国来说,如今这已然成为了一个问题。

地缘政治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使国际合作方案变得更加复杂,也使意识形态分歧变得更加明显。在欧洲大陆东部冲突(注:指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的第一年,直接卷入冲突的各方形成了一个盟友网络,以保护其国家利益。一直以来,金砖国家都避免发表联合声明,而是根据各自的需要采取行动或作出反应。巴西提议成立一个“和平谈判者俱乐部”,但同时是该联盟中唯一没有在2022年2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投弃权票的成员。俄罗斯正试图向中国靠拢,同时加强自己作为欧亚和欧洲-太平洋大国的地位。印度在外交政策上仍然坚持其战略自主性,以国内利益为自己的行动辩护:一旦冲突加剧,它就利用石油价格下跌,增加对俄罗斯石油的购买,并称一个严重依赖外国石油的发展中国家“不能放弃这样的机会”。它还在四方框架内挑衅性地加强与美国及其盟国的关系,并增进与欧洲国家的关系。中国提出了一项全球安全倡议,采取了“谨慎中立”的立场。2023年初,南非当局在俄罗斯和中国的领导下在其沿海进行了海军演习,然后提出了一项和平倡议。但它最终开始考虑与提出冲突法律方面问题的国际机构合作,并对俄罗斯代表团的高级官员参加即将于2023年8月22日至24日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最终,金砖国家内部形成了各种复杂的关系,其中中国似乎是无可争议的领导者(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的GDP是欧盟其他四个成员国GDP总和的两倍多)。但它在维持与俄罗斯的既定关系水平,和与“集体西方”国家的贸易和经济联系取得平衡之间,越来越难以保持中立。危机走向更严重阶段的前景,可能会使中国面临困难的选择。

印度可以被描述为一个“中立者”,只为其国家利益行事。这个国家最近在人口方面超过了中国,起到了制衡作用:它反对中国的基础设施项目,而且新开发银行没有占主导地位的股东,因为中国同意印度起初的平等参股的建议。

巴西试图在国际舞台上实现的使命,大体可以理解为它想成为“陌生人中的自己人“。

俄罗斯在持续冲突中的立场,以及其他金砖国家成员对其的态度表明,该国正日益成为“自己人中的陌路人”。

至于南非,在这里我们可以回忆起著名的苏联电影中的对话:“谁想工作?“我想!”“(你再)等等”!

中国政府声明其外交政策以五项原则为指导,其中包括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在“一带一路”等项目的帮助下,中国外交设法将南方国家纳入其轨道。因为在全球经济下滑的背景下,基于这些和平互利原则的对话,以及拒绝在财政或货币政策中强加政治附加条件,对“外围”国家极具吸引力。这在非洲或拉丁美洲大陆的例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不仅取得了成功,而且其影响力与日俱增。例如,在拉美,中国选择了南美第二大国家、区域经贸一体化领导者之一的阿根廷,作为其主要合作伙伴。

印度不愿将拉丁美洲地区让给中国,尽管其金融基础较小,但其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产生的协同效应,使其能够在整个拉美大陆大幅移动,投资于该地区一些主要国家的关键行业。例如,在阿根廷,这个南美国家的领导人毛里西奥·马克里(Mauricio Macri)于2019年2月访问印度期间实现了战略伙伴关系的地位,2020年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访问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G20峰会期间,加强了这种伙伴关系的地位。

与此同时,在世界政治发生更重大地缘政治变化的背景下,随着阿根廷积极向中国靠拢,其对金砖国家的兴趣与日俱增。一切皆有可能,阿根廷加入金砖国家与现实相去不远,尽管需要牢记细微差别。专家界讨论的最根本问题之一是,加入金砖国家的阿根廷将与中国走得太近,鉴于它是南美的领导者之一,该集团的力量平衡显然不会有利于印度。尽管阿根廷与印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这种担忧不容低估。

印度和巴西之间的关系,应被视为富有成效的互动模式。两国建立了许多有趣的结构:印度-巴西商业论坛、印度-巴西联合防务委员会;他们还在其他论坛(基础四国、G20、G4、IBSA和国际太阳能联盟)中保持密切关系。这些对话机会,促成了两国于2020年签署《合作与投资便利化协定》和《深化双边贸易合作和投资合作的社会保障协定》。鉴于印度在2023年担任G20轮值主席国,它很可能会坚持巴西总统的论点,即“担任G20轮值主席国,就像举办外交世界杯”。印度现在是这个外交论坛的东道主,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明年,巴西将接任主席。这是一个重要的连续性,鉴于金砖国家确实有可能扩大并向新成员(如阿根廷和乌拉圭)敞开大门,拉丁美洲G20成员国仍将是印度外交的优先事项。

在这种情况下,拉丁美洲国家对俄罗斯的立场很有趣。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主要伙伴是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和古巴,而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和智利政府表现出超然世外的态度。该地区最大的国家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它们的立场最模糊:自2022年2月以来,这些国家的国内政治中普遍存在不稳定的意见。这符合这些国家的利益,而不仅仅是意识形态上的同情。这反映在2023年2月23日的联合国大会决议中,该决议只有尼加拉瓜投了反对票,古巴弃权,委内瑞拉根本没有投票。其他拉美国家投了赞成票,包括金砖国家成员巴西。这主要是由于欧洲的事件“非常遥远”,例如,旷日持久的委内瑞拉危机,似乎才是一个直接影响拉丁美洲国家政府行动及其与金砖国家互动的问题。

但即使在这里,你也能看到“五重奏”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做法:如果中国和俄罗斯支持委内瑞拉政府,那么印度和南非政府就会与这个政权保持距离。在此背景下,玻利瓦尔共和国委内瑞拉总统于2023年5月29日发表的声明,称他的国家打算加入金砖国家,这使金砖国家成员陷入困境。一方面,该集团国家控制着世界8.7%的石油储量,如果委内瑞拉加入,这一份额将增加到26.2%(如果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加入,可能会达到35.3%)。至于天然气,如果委内瑞拉加入,这一数字可能会从25.2%增加到28.6%。换句话说,委内瑞拉加入金砖国家,将大大增加该联盟的石油潜力。另一方面,委内瑞拉的加入,可能会加剧欧盟成员国之间与美国的紧张关系(交叉制裁、政治和经济不稳定、国际舆论压力),在这种地缘政治形势下,巴西、印度和中国似乎都不希望看到这个结果。它也可以被视为促进俄罗斯在该地区要获得的利益,美国则认为这是它势力范围。

尽管存在细微差别,但今天金砖国家被视为有接近“左翼”政府的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阿根廷当局一再表示,有兴趣加入这个团体。然而,另一个更重要的话题仍然在讨论的议程之外:对于现在的阿根廷来说,为了避免再次陷入债务违约(委内瑞拉也是如此),获得国际金融援助就像获得空气一样重要。当然,这主要是对于金砖国家正式成员可以获得新开发银行资金的可能性。巴西积极支持其邻国加入金砖国家的愿望。为此,巴西总统设法争取了集团合作伙伴的支持,任命该国前总统迪尔玛·罗塞夫(Dilma Rousseff)为该银行行长——这一决定,旨在赋予巴西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并为它获得出口组织的金融担保,提供了额外的机会。

自竞选运动开始以来,巴西新政府一直质疑金砖国家的重要性,尽管它后来选择了基于商业利益的关系。巴西新总统卢拉忠于实用主义,呼吁共同利益:2023年2月,他访问了美国,在与美国同行的联合公报中,他强调了捍卫民主的必要性,尽管会议最引起共鸣的时刻无疑与他打算建立一个国际联盟有关,该联盟由一组不直接或间接卷入欧洲大陆东部冲突的国家组成。尽管这一倡议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在金砖国家的框架内,它与不干涉国家内政的原则相矛盾——这是印度和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基础。于是,巴西突然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它面临着加强其领导地位的迫切需要,这使它更接近西方列强,另一方面,它决定加强其在全球南方结构中的地位。巴西面临的危险在于,它可能陷入在“西方”和“东方”之间的斡旋,和难以完成的愿望之中。

2023年8月底将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五国元首第十五次峰会,将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是“金砖国家+”倡议,探讨金砖合作与金砖机制“扩容”等问题。目前对俄罗斯而言,似乎主要的问题就是,它能从参与金砖五国这个集团中期待和获得什么?

原文题目:Лабиринт  под  названием  БРИКС
原文出处:https://globalaffairs.ru/articles/labirint-briks/
编译:王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