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外交月报·2023年4月 | 中欧外交全面加强双方经济合作

来源:经济外交学人时间:2023-07-13

4月,德国等国外长及政要相继访华,与中国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深化双边关系。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是5-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来访,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二人分别在北京进行双边会谈,并举行了中法欧三方会晤,讨论中国与法国及欧盟在经贸、科技等方面的合作,同时增强中欧关系的稳定性。4-5日,印尼对华合作牵头人、统筹部长卢胡特访问中国,以推进中印尼战略协作,深化经济、绿色产业等领域合作。14日,巴西总统卢拉也率团访华,寻求与中国扩大双边投资与贸易。此外,中国本月还与尼加拉瓜举行了自贸协定(FTA)第三轮谈判,并与塞尔维亚启动自贸协定谈判,不断拓展FTA外交。
同时,中国政府官员频繁出访,与各国增强经济、政治互动。17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访问澳大利亚,推动双方农业合作迈上更高水平;21-23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访问菲律宾,为两国合作增添政治互信;21-27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访问法国、比利时和德国,与各国同行探讨贸易与绿色合作等议题。
本月中国还借多场大型国际会议开展多边外交。10-1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副行长宣昌能和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赴美出席202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春季会议,并与各国同行举行会谈,商讨全球经济问题。在此期间,易纲、宣昌能和王东伟还在美国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和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会议,主要讨论国际金融合作等议题。此外,秦刚于12日赴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出席阿富汗邻国外长系列会议,与参会同行就阿富汗局势交换意见,并表示愿为阿重建和发展提供支持。18日和26日,中国与中亚国家分别举行了首次经贸部长会议和第四次外长会晤,中国—中亚政治经济关系得到深化。

01.多国外长访华

4月,日本、法国、沙特、伊朗、德国、老挝、乌拉圭、冈比亚等国外长相继访华,第六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也在北京举行。外长们均表示愿深化双边关系,加强对华友好合作。
在会见日本外相林芳正时,国务院总理李强指出,两国应妥善管控分歧,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财政金融、医疗养老等方面加强合作,维护自由贸易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则对日本国内部分势力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问题上的抹黑及挑衅表示关切;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就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美方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七国集团(G7)会议、台湾问题等议题表明了中方立场。日方则表示恪守日中四个政治文件,愿与中方共同努力改善双边关系。
在会见德国外长贝尔伯克时,王毅表示,中方愿同德方筹备好新一轮中德政府磋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秦刚表示,双方要共同筹备好中德政府磋商、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会议,并共同反对“脱钩断链”。德方对此表示赞同,并期待尽快重启各领域交流对话,主张平等对待彼此企业。双方还就战略安全、应对气变、绿色发展、民主民生等广泛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

(宋晨瑜)

02.印尼统筹部长卢胡特访华助推双边务实合作

4-5日,印尼对华合作牵头人、统筹部长(副总理级)卢胡特访问中国。4日,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同卢胡特共同主持中印尼高级别对话机制第三次会议,希望加强双方战略协作,深化政治、经济、人文、海上“四轮驱动”合作新格局。同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分别与卢胡特举行会谈。中印就雅万高铁、“一带一路”倡议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区域综合经济走廊”、“两国双园”项目,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等具体合作议题交换意见,希望加强双方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融资、绿色经济、粮食安全等领域的合作。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会见卢胡特,双方表示愿规划好两国高层交往,秉持万隆精神,携手推动南南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阎奕舟)

03.马克龙与冯德莱恩“中国之行”推动中欧关系升温

5-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率团访华。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随行的法国外长科隆纳,与其就本次访华行程、人文交流、经贸合作等进行交谈。科隆纳表示法方不赞同与中国脱钩并致力于对话接触。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马克龙、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三方会晤。习近平指出中欧应增强关系的稳定性、保持双向开放、构建稳定互信的供应链、加强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沟通协调、深化绿色伙伴关系,同时也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冯德莱恩与马克龙均表示,同中国“脱钩”不符合己方利益,愿同中方重启欧中经贸高层对话,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同日,习近平还在分别与冯德莱恩及马克龙在北京双边会晤,并同马克龙出席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式。习近平在与冯德莱恩的会面中再次强调了中法欧三方会晤的讨论内容,并在与马克龙的会面中讨论了中法在服务贸易、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机会。习近平表示,中法应保持两国元首密切沟通,并希望法方为中国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会谈后,中法两国元首还共同见证签署了农业食品、科技、航空、民用核能、可持续发展、文化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同日,李强也分别与二者会面,就中欧关系、双边合作、经贸关系等议题交换意见。
7日,习近平在广州市松园同马克龙举行非正式会晤。习近平欢迎法方继续积极参加广州交易会、上海进博会和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马克龙表示法方愿与中国加强技术工业、科技等领域合作,相互开放市场,并欢迎习主席明年再次访问法国。

(邹玥)


04.中国官员赴美出席IMF和世界银行集团春季会议

10-16日,202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集团春季会议在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两机构总部举办,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副行长宣昌能和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出席相关会议。
13日,易纲与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出席第47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易纲发言中强调,各方应及时完成基金组织第16次份额总检查,份额占比调整应客观反映成员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相对地位。中国支持基金组织推进特别提款权转借。中方支持解决债务问题的多边努力。中方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切实落实G20缓债倡议,提供缓债的金额占45%。各方应坚持“共同行动、公平负担”原则解决主权债务问题。多边开发银行应在债务处置中作出应有贡献,私人部门债权人应按照可比方式参与重组。中方愿与各方一道落实G20债务处置共同框架。
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主要就世界银行集团改革进展及展望、全球和中国经济形势、国际金融架构等议题发言。
会议期间,中方代表还与多位国际同行举行双边会谈。10日,易纲应约会见巴基斯坦央行行长艾哈迈德、埃塞俄比亚财长希德及埃塞俄比亚央行行长米赫雷图、斯里兰卡央行行长维拉辛哈、赞比亚财政部长穆索科图瓦内和央行行长卡亚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瑞士央行行长乔丹。12日,易纲会见了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奥地利央行行长霍尔兹曼、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13日,易纲会见了印度尼西亚财长英卓华。14日,易纲会见了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卡斯滕斯。在上述会议中,双方交流了共同关心的经济金融议题、双边及全球金融形势等。
12-14日,王东伟分别会见了世行高级常务副行长托森伯格、常务副行长布吉、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副行长费罗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吉塔,就中国与世行合作、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等交换意见,并与印度二十国集团(G20)财政副手塞斯、斯里兰卡财政部国务秘书瑟马辛哈、新加坡副财长曾庆怡、匈牙利财政部国务秘书蒂博尔等会谈。

(穆睿彤)

05.中国官员参加G20和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会议

12-1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出席二十国集团(G20)2023年第二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本次会议在202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春季会议期间召开,主要讨论了全球经济复苏、完善国际金融架构、发展可持续金融、提升金融部门韧性、促进普惠金融以及国际税收等领域的工作进展。易纲强调,各方应采取切实行动确保第16次份额总检查如期顺利完成,中方愿与各方一道落实债务处置共同框架。易纲感谢各方对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的支持,并表示人民银行将与各方密切合作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务。
12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出席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此次会议是南非担任2023年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后举行的首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讨论了全球经济与多边合作以及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等议题。

(穆睿彤)

06.中国与塞尔维亚启动自贸协定谈判

12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京会见塞尔维亚国内和对外贸易部部长莫米洛维奇。双方共同签署关于启动两国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谅解备忘录。王文涛表示,近年来中塞合作已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典范,中方愿与塞方一道,以商谈中塞自贸协定为契机,进一步促进两国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激发双边经贸合作潜力、提升经贸合作水平。

(阎奕舟)

07.秦刚出席阿富汗邻国外长系列会议

12-13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赴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出席阿富汗邻国外长系列会议并访问乌兹别克斯坦。
12日,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和代外长赛义多夫分别会见秦刚。双方愿拓展经贸、新能源、基础设施、减贫、人文、地方等各领域合作,加快落实中吉乌铁路项目。13日,秦刚出席第四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阿富汗邻国+阿富汗外长对话、中俄巴伊四国外长阿富汗问题第二次非正式会议,并分别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阿富汗临时政府代理外长穆塔基。秦刚强调,作为邻国,要帮助阿富汗克服困难和挑战,实现稳定发展。一是严打踞阿恐怖势力。二是敦促美方履行责任。三是呼吁阿塔包容建政。四是开展涉阿务实合作。中方将继续为阿重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中方鼓励支持阿塔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帮助阿富汗增强造血能力,融入地区经济。中方愿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动中巴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向阿富汗延伸,助力阿富汗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

(宋晨瑜)

08.巴西总统卢拉率团访华,寻求全面扩大双边经济合作

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与与来华访问的巴西总统卢拉举行会谈,提出双方应加强农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等领域合作,并表示中方愿同巴方加强战略对接,在多边框架内就全球性问题加强战略协作。此外,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当日与卢拉的会面中还指出,双方要积极推动全产业链对接,同时扩大在多边金融机制内合作,加强财金领域对话交流,进一步提高相互投资规模。卢拉表示,中国是其再次担任总统后访问的第一个美洲之外的国家。巴方愿同中方深化各领域合作,扩大双向投资和本币结算,帮助巴加快“再工业化”进程。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双方相关部门签署了贸易投资、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信息通信、减贫、检疫、航天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邹玥)

09.马有祥访澳推动双方农业合作回温

17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应约会见澳大利亚农渔林业部部长默里·瓦特,并与秘书长安德鲁·梅特卡夫召开中澳农业联委会第14次会议,就加强两国农渔业合作交换意见。马有祥表示,在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的引领下,中澳关系呈现企稳向好积极态势,双方要倍加珍惜这一重要机遇,推动中澳农业合作步入健康正常轨道,要用好农业联委会及框架下各种机制,保持战略对接和工作对话,确保农渔业合作健康稳定。瓦特表示澳新一届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澳方愿与中方共同巩固扩大农业经贸和科技合作。

(阎奕舟)

10.中国—中亚五国举行首次经贸部长会议,推进区域经济合作

18日,“中国—中亚五国”经贸部长首次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主持会议并发言,中亚五国经贸部长分别发言。王文涛表示,中国—中亚经贸合作面临诸多机遇。中方愿同各方推动落地一批合作项目,开展数字贸易领域合作,加快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发展,保障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用多种方式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共同维护能源和粮食安全,坚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加强在世贸组织框架内合作,支持中亚有关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发挥地理优势,将边境地方间经贸合作打造成务实合作的新增长点。五国经贸部长表示愿同中方加强贸易投资、数字经济、绿色发展、过境运输等领域合作。六国经贸部长共同商定,将于5月的中国—中亚峰会期间签署有关成果文件,一致同意举办“聚合中亚云品”电商活动,向中国消费者推介更多中亚名优特产品。


(穆睿彤)

11.秦刚出访菲律宾释放双边关系积极信号

21-23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访问菲律宾。22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马尼拉会见秦刚。马科斯表示,菲方将坚持独立自主,不选边站队,愿深化菲中友好,妥善处理海上问题,不使其干扰两国关系大局。中方希望菲方妥善处理涉台、涉海等问题,并把坚持战略自主、不选边站队的承诺落到实处。中方还提议进一步完善涉海联络机制,管控好局势。同日,秦刚分别拜会了菲律宾副总统莎拉、前总统杜特尔特,并同菲律宾外长马纳罗举行会谈。

(宋晨瑜)

12.王文涛出访法国、比利时和德国

21-27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访问法国、比利时和德国。21-22日,王文涛在法国巴黎与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数字主权部部长勒梅尔,法国外交部外贸部长级代表贝什特分别举行会谈,双方就促进绿色低碳投资合作、企业营商环境、进一步便利两国商务人员往来、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等议题进行交流。同日,王文涛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介会并致辞,会见法国工商界代表。
24日,王文涛在布鲁塞尔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和比利时副首相兼社会事务和卫生大臣范登布鲁克举行会谈,就筹备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等议题交换意见。
25-27日,王文涛在德国在慕尼黑会见巴伐利亚州长索德尔及德国工商界代表,在柏林分别会见德国总理府部长施密特、德累斯顿市长希尔伯特,并与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举行会谈,就贸易与绿色合作等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并对德方有关出口限制措施表达关切。

(阎奕舟)

13.中国—中亚五国举行第四次外长会晤增进双、多边合作

26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陕西西安分别同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的哈萨克斯坦副总理兼外长努尔特列乌、吉尔吉斯斯坦外长库鲁巴耶夫、塔吉克斯坦外长穆赫里丁、乌兹别克斯坦外长赛义多夫、土库曼斯坦第一副外长哈吉耶夫举行会谈。双方在经贸投资、互联互通、绿色农业、医疗卫生、能源矿产、口岸过货、地方友城等领域达成合作共识。中哈将以签署互免签证协定为契机,便利人员往来,推进在西安和阿克托别互设总领馆。中吉、中塔、中土将推进互设文化中心。中塔将拓展产业园区合作,充分发挥中亚首家鲁班工坊作用。中乌将推进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设,打造减贫、创新等合作新亮点,吉乌还将同中方加快推进中吉乌铁路可研。中土将设计好互办文化年活动,加快推进传统医学中心在土落地。
27日,秦刚主持召开中国—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秦刚表示,各方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大打击“三股势力”,坚决反对任何势力以任何借口干涉地区国家内政,携手共建“文化丝路”,密切多边协作。外长们还为5月即将在西安举办的中国—中亚峰会作了全面政治准备。此外,外长们对当前复杂局势和地缘冲突感到担忧,强调应建桥而不是筑墙。会晤后,外长们共同签署并发表会晤新闻公报。

(穆睿彤)

14.中乌领导人通话,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

2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在中乌关系方面,习近平指出,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乌关系的政治基础。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习近平强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的内容,并表示中方的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此外,中方还将派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赴乌克兰等国访问,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同各方进行深入沟通,并愿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人道主义援助。泽连斯基表示,乌方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希望同中方开展全面合作。此外,泽连斯基介绍了对当前乌克兰危机的看法,感谢中方为乌克兰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并欢迎中方为恢复和平、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危机发挥重要作用。

(宋晨瑜)

15.中国—尼加拉瓜自贸协定举行第三轮谈判

26-28日,中国—尼加拉瓜自贸协定第三轮谈判在北京举行。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与尼发展、工业和贸易部长贝穆德斯分率代表团,围绕货物贸易、跨境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磋商,并就下一步工作安排达成共识。双方共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尼加拉瓜共和国政府关于自由贸易协定早期收获的安排》将于5月1日起正式生效实施。
2022年7月启动的中尼自贸协定谈判是复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协定签署后将进一步发挥双方经济互补性,并为两国关系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

(阎奕舟)

【中国经济外交相关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与法兰西共和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部及欧洲和外交部关于建立中法碳中和中心的意向声明》,2023年4月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与法兰西共和国欧洲和外交部关于设立中法科研伙伴交流计划的行政协议》,2023年4月6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联合声明》,2023年4月7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塞尔维亚共和国国内和对外贸易部关于启动中国—塞尔维亚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谅解备忘录》,2023年4月12日。
5.《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2023年4月12日。
6.《第二次中俄巴伊四国外长阿富汗问题非正式会议联合声明》,2023年4月13日。
7.《第四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撒马尔罕宣言》,2023年4月13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23年4月14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23年4月14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巴西联邦共和国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关于促进产业投资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23年4月14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巴西联邦共和国科学、技术和创新部关于信息通信技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23年4月14日。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巴西联邦共和国通信部、巴西联邦共和国国家电信管理局关于信息通信产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23年4月14日。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与巴西联邦共和国科技创新部关于科研创新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23年4月14日。
14.《中国—巴西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2023年4月15日。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加蓬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23年4月19日。
16.《中国式现代化 世界的新机遇——秦刚国务委员兼外长在“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外交部长秦刚,2023年4月21日。
17.《中国—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新闻公报》,2023年4月27日。


文字编辑:邹    玥
排版编辑:李玙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