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网》新冠疫情报道中的新加坡华侨华人形象

来源:海国图智研究院时间:2020-04-07

 摘要:华侨华人虽然生存发展于海外社会,但他们始终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两个多月以来,伴随着不同阶段疫情的走势,海外华侨华人这一特殊群体不时占据新闻热点。而相较于国内外不同属性的媒体平台对华侨华人“被歧视”这一形象的“他塑”,作为服务于当地华侨华人的海外华文媒体对华侨华人形象的“自塑”无疑能帮助我们更好了解这一群体。据此,本文通过分析梳理东南亚地区最具有影响力的华文媒体《联合早报网》于今年2月至3月的文章,发现该报突显了疫情期间新加坡华侨华人五种不同的形象,而这五种形象的突显与华文传媒对华侨华人社会的整合功能密不可分。

“新加坡华人·探索本土华族文化”展览 | 图源:《联合早报网》(叶振忠摄)

海外华文传媒是世界传媒体系中的一个特殊支系,其特殊性在于它的创办者(及受众)与祖国或祖籍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东南亚地区是海外华侨华人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与此同时,海外最早的华文媒体也诞生在东南亚,东南亚华文媒体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2020年2月,在中国新闻社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开展的“世界华文传媒新媒体影响力”测评项目中,世界华文传媒新媒体影响力海外地区总榜前30名中有11个是东南亚华文媒体,其中新加坡《联合早报》位居总榜第一。由此可见,东南亚华文媒体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是“国际舆论界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向全国、全世界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国内疫情牵动着无数海外华侨华人的心,据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整理的《华侨华人援助中国战“疫”报告》显示,仅东南亚地区,就有众多华侨华人以商会、公司、个人等名义捐助善款及医疗物资以支持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与此同时,一些华侨华人在海外被歧视的遭遇同样牵动着祖国的心。2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歧视华人论调”比病毒更可怕》一文,文章剑指彼时国际舆论场上悄然滋长的歧视中国、歧视华人的论调,呼吁团结,反对歧视。

然而,国际舆论场上的“歧视华人论调”尚未平息,另一种“歧视华人论调”却悄然在国内舆论场上生长。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两个多月后,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承认新型冠状病毒进入全球大流行状态,此时中国国内疫情日益稳定,国外疫情日益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归国的华侨华人又逐渐成为了国内舆论场上的新焦点。一些国内自媒体指责某些个人的不合理行为,调用“祖国建设你不在,万里投毒你最快” 等辛辣辣词汇对其进行冷嘲热讽,这些文章塑造了负面的华侨华人形象,抹黑华侨华人群体,此举也受到一些官方主流媒体的批评。

媒介形象研究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媒介形象建构分为 “他塑”和“自塑”,亦往往与受众认知联系起来。相较于国内外不同属性的媒体平台对华侨华人“被歧视”这一形象的单一“他塑”,了解作为服务于当地华侨华人的海外华文媒体对华侨华人形象的“自塑”能帮助我们更好认识这一群体。据此,本文分别以“华侨华人”、“华人”、“华侨”为关键词在《联合早报网》上展开搜索,选取了 2020年 2 月 1 日-2020 年 4 月 1 日共55篇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将该报所呈现的新加坡华侨华人形象做出大致归类。

被平复恐慌的公众

“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暴发适逢华人新年,令返回中国与家人团聚的本地居民措手不及。不少人返新的班机刚刚落地,便要开始14天的居家隔离或是缺席假。”此类报道多见于疫情初期。2月8日,新加坡政府把疾病暴发应对系统(DORSCON)级别从黄色调高至橙色。消息一出,新加坡各大超市出现抢购现象。

“恐慌性抢购暴露出我们韧性明显不足,体现了一种‘人人为己’的心态。只要缺乏韧性,恐惧和恐慌就会压倒信任、信心和理智。”《联合日报网》刊发的评论文章《先战胜恐惧再谈冠病》指出了因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所出现的民众恐慌心理。

同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用马来语、英语和华语,就新冠肺炎疫情向新加坡国人发表讲话。此外,“用华人方言同年长者沟通”也成为了媒体的呼吁。事实上,在2003年SARS病毒爆发时,新加坡在公共宣传中同样使用了华人方言同年长者沟通。

新加坡的华人众多,约占新加坡七成人口。新加坡使用的语言最主要是英语,其次是“华语”即普通话(或带台湾口音的“国语”),还有马来语等,而汉语方言的影响力逐渐衰弱。学者陈李茂曾做过关于新加坡汉语方言使用状况的研究,调查显示当地普遍的趋势是中老年华人(50 岁以上)会家乡话,而中年青年(50 岁以下)开始出现不会说家乡话的现象,幼年者则几乎都不会说,汉语方言在公共场合的使用恐怕仅剩下菜市场等场合,使用者多是一些中老年华侨华人。

由于信息鸿沟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年老者在疫情中最容易感受到恐慌或被误导,这就需要理性的公共政策去协助。正如《联合早报网》评论文章提到,此举“对于平息公众明显的恐惧和恐慌情绪很重要”。

心系中国的爱心人士

3月4日,《联合早报网》发表了《新加坡词曲人创作<爱的力量>  26国人士演绎“大众版”MV》一文,文章提到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世界26国人士网络“隔空”齐唱《爱的力量》,这首公益歌曲大众版MV自2月24日晚网络发布以来,在中国境外获约15万播放量。该报道介绍该曲作词人、MV联合策划人孙喜是定居新加坡的中国籍时评人,因致力于推动中新友好,去年获第三届“新加坡新移民杰出贡献奖”。与此同时,该报亦称该曲谱曲人李煜传为“华人音乐泰斗”,还用小标题强调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为该曲“出镜打气”。

无独有偶,3月18日,《联合早报网》发表了一篇在新中国学生为中国前线医护人员筹物资的报道,文章提到中国武汉暴发冠状病毒疫情时,在新加坡念书的中国学生组成了“新加坡学子·Emergence涌基金”为中国湖北的前线医院募捐防护物资。这支学生团队从最初不到10名成员的小团体,目前已招募了超过30名成员,其中包括新加坡的学生。该篇报道引用了对不少学生成员的采访,有学生认为“疫情面前不分国界。将心比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落难时有人会伸出援手”,还有的学生曾以为冠状病毒远在天边,但因为他同龄朋友的母亲患了病,情况危急,却无病床收治,这一情况让他感觉病毒其实近在咫尺。

学者程曼丽曾在一篇研究海外华人群体及华文传媒结构变化的文章中指出相较于港台移民(以及东南亚地区华侨华人的再移民),大陆新移民是与祖国或祖籍国关系最为密切的人群。“它们来自中华民族的中心区域,与中华文化的主体部分最为接近,对它的认同意识也最强。如果可以将后者所代表的文化称为小区域文化的话,新移民群体代表的就是大区域文化,或者‘根’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新移民是否加入所在国国籍,‘他们’与‘我们’在文化认同上没有根本性的差异。”可见,《联合早报网》报道的正是以不同行动声援中国的大陆新移民群体,刻画其心系中国的形象。

但值得注意的是,《联合早报网》虽然会在所报道的正文中点出这部分群体的“华人”身份,但是首先会在标题或导语中强调其“新加坡”身份,如在介绍抗击疫情歌曲时,报道标题注明的是“新加坡词曲人”。而在对一些在新华人爱心援助中国活动报道中,常常会借采访对象之口,将此举归结于无国界的人道主义,并无刻意强化援助国为原籍国这一事实。

 

世界26国爱心人士网络齐唱《爱的力量》,为冠病疫情一线人士加油打气。| 图源:《联合早报网》


“移风易俗”的反思者

海外华文传媒作为华人世界最重要的信息平台,是华族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学者谢奋在相关研究中提到过东南亚华文媒体的社会整合功能,认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社会结构,通过华文媒介在海外社会多元的文化背景中构建起中华文化图景”、“中国传统节日的庆典仪式、社团的文化活动、婚丧事宜等带有文化特质的活动经过媒体传播,实现了族群内的信息共享和文化认可”。如果说疫情之前《联合早报网》的报道实现了这一功能,那如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让华侨华人群体不断反思原本的文化习俗与生活习惯。

“不一样的华人新年”这一表述多见专栏文章,其中,除了亲友相聚,“贺岁片”也成了春节的一大符号。文章《大流感中的我们》中写道,由于中国政府规定国产片要在本国上映后才能够在海外公映,新加坡电影院线也跟着染上“撤档流感”,“我们因此过了个没有中国贺岁片的华人新年”。在另一篇专栏评论中,华人女作者提到了回广州过年时,丈夫提议取消大年初一的拜年活动,当时她认为“农历新年对华人是一个重大的节日,意义非凡”,担心该提议“会不会对长辈不尊重”,而且“大老远飞到广州,就是为了与亲人团聚”,后来疫情在湖北省越来越严重后,大家才都无异议地各自留在家里,取消聚会。此类文章都彰显出华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符号的认同。

而关于疫情期间是否要戴口罩这一事,在新加坡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新加坡政府和媒体多称“一般人没生病无须戴口罩”。本地人本无戴口罩的习惯,对这一呼吁并无意见不合,但许多来自东亚的新移民因原住地有戴口罩防疫的观念,对这一呼吁便有所抵触。2月15日,《联合早报网》刊载专栏文章《病毒肆虐的季节》,该名华人作者通过新年亲友所述在新加坡“戴口罩被认为患病”的抱怨、未戴口罩欲咳嗽引起的“人吓人事件”,反思了这种“口罩文化”,认为持两种对立观点的人应该要互相明白“彼此的潜台词”,做到相互理解。此外,他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如果每个人都戴口罩,需求量量过大经不起消耗量,还是应该把口罩“留给最需要的人”。

与此同时,疫情还让更多的华人开始审视“舌尖上的文化”。联合早报于3月8日刊载评论《移风易俗》,文中提到了华人的很多生活习俗,比如“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五秒规则”(食物掉在地上后五秒钟内被捡起来,就可以安心地食用)、合餐习俗、甚至特有的捞鱼生年俗,进而从防止冠状病毒传播的角度反思如何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其中还指出应该更关注“病从口入”这样的俗语。更有多篇评论文章提及二月中旬政府推出的“新加坡保洁运动”(SG Clean)必须得到各阶层各行业的配合,“提高新加坡人的整体素质”。此类带着批评性质的反思文章立场温和,且往往带有考究中国文化的学理性思考。

此外,华人有众多的节日和文化传统,这些传统的纪念方式也都将被疫情打破。3月15日所登载的评论《敬病毒而远之》称赞邻国马来西亚柔佛华人古庙庆典主办当局改变了传统纪念方式(热闹花车、妆艺游行、舞龙舞狮),由包括新加坡人在内的各籍贯人士把神轿请上卡车,依照传统路线在市区内低调出游。而对于即将到来的清明节,《联合日报网》亦多次发文称“环境局呼吁公众若感不适应,应该在家休息和看医生,避免在清明高峰期(3月21日至4月19日)前往主要华人坟场和骨灰瓮安置所扫墓祭祖。”但这些呼吁也在无形中强调了“清明节”这一文化符号。

奔波的旅外异乡人

突如其来的疫情危险,不仅打乱在新华侨华人的日常生活,更让许多旅外的华侨华人直面不同程度的疫情威胁,与此同时,这部分群体的经历也能为受众呈现所在国的防疫现状,这也让疫情期旅外的华侨华人成为《联合早报网》关于华侨华人报道关注的重点。

因许多国家的疫情持续恶化,多国宣布不同程度的“封城令”,《联合早报网》为了解“禁令”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连线各地华人制成采访视频。此外,《联合早报网》还与多位旅外华人艺人取得联络,形成人物专访。旅居巴黎的艺人欧菁仙讲述了在巴黎被“禁足”的日子,除了自己的生活日常,还提及了当地人并不习惯戴口罩、年轻人“活在当下”“今朝有酒今朝醉”、华人或有被歧视等现象,其中不乏个人因疫情所引发的对生命的思考感悟;《联合早报网》在讲述艺人杨君伟从加拿大回新时,称其感慨“几乎像逃难”、“如雁,归心似箭”,此外,报道引用艺人所言,“机场情景如同滚滚红尘,不同国籍的乘客急着离开加拿大。大多数都是华人脸孔,大家都戴着口罩,有些全副武装,装扮像疫区医护人员。现场异常安静,乱中有序。”;而两年前移居英国的艺人李锦梅报平安,表示未遭受种族歧视,但其朋友曾被当地人嘲弄。

相较于消息报道,专栏通讯文章能更细致地呈现这一少数群体的经历。2月11日,《联合早报网》在专栏发布了华人王嬿青的《鼠年流浪记》,“回上海?回新加坡?去巴黎……所有的风险出路方案都很无解,唯有流浪的心和行囊!”文中讲述了作者与女儿“充满期待”新年计划被疫情打破的故事。作者本想让十八岁的女儿回上海体验一次“合家团圆最重要的华人佳节”,但回到上海,发现“给女儿描绘的中国年,她没有看到,熙来攘往城隍庙灯会,丰富热闹富有上海特色的年货市场,张灯结彩的新天地……”,作者称这是一个连她自己也从来没有看过的“人去楼空的魔都春节”。面对女儿问及“上海是否以前也一样美”、为何后来要去新加坡等问题时,作者沉默而没有回答,但最后作者写道,“家在新加坡了。也牵挂着上海的家,冒了险,只为回去吃顿年夜饭,值得。”这些文章透露出华人的乡愁,但更有对崭新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与“回中国过年”的华侨华人一样,“去中国旅行”的华侨华人也得到了关注。3月4日,《联合早报网》报道一名新加坡华人高中学生滞留中国朋友家中自我隔离的所见所闻,将其称之为“另类假期”。在报道的故事中,该名学生通过福清市谣言封城,体会到了“重视新闻和消息的真实性的重要”;通过看到中国国内疫情期间远程办公、直播网课等现状,感受到了“新加坡经常举办 e-learning day 或者 home based learning的重要性”,可以“防患未然”;通过看到许多前线医护人员和名人积极地投身于对抗疫情之中,感受到了“舍己为人的精神”等等。最后,报道称该名学生虽然会感受到焦虑,但也会安慰其家人无须担心,因为“中国采取的措施非常全面,疫情已经渐渐好转”。报道塑造了一名理性的华人学生,同时也客观呈现了中国的防疫现状。

“反歧视”卫士

2月3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一篇题名为“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的评论文章,引起华人世界的强烈不满。新型冠状病毒扩散,世界各地纷纷传出种族歧视问题。不只是“中国人”,只要是华人,甚至亚洲人,都在不同国家遭到莫名的对待。如一名在伦敦修读法律的新加坡大学生因其华人外表,被看成带病毒者,在伦敦闹市被四个人围攻重伤。

据此,《联合早报网》转载联合网评论文章《疫情蔓延下的种族歧视与自我歧视》,提出“殊不知这种同种族之间的歧视,才是西方对华人更为歧视的根源。歧视无助防疫,只会让人隐藏病情,造成更多感染。”随后继续刊载评论文章《“自由言论”不等于“言论自由”》,指出“社会上的许多非建设性批评、种族主义言论、虚假信息,都被‘言论自由’堂而皇之的面纱所掩盖”。

国际舆论场上的“歧视华人论调”尚未平息,另一种“歧视华人论调”却悄然在国内舆论场生长,随着中国疫情高峰的过去,中国旅外侨民纷纷回国避疫,而其中有些人不遵守防疫法规,引发大陆网民的强烈反响,也使华侨华人群体被“污名化”。

对此,3月18日,《联合早报网》转载《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评论文章《反对主流媒体宣扬回国避疫华人“万里投毒”》,22日,转载明报社论《骂避疫华人相煎急 宣泄后应回归包容》,该文指出“希望这只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所产生的暂时情绪,疫情过后,中国大陆民众能够回归到包容和宽厚的传统价值”。这些转载的文章一方面表现了《联合早报网》的新闻立场,另一方面也是该站为扩大新闻源,与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境外媒体机构业务合作的体现。

此外,《联合早报网》对华侨华人群体“污名化”的“反击”还体现在抵制谣言上。3月20日,《联合早报网》转发中国国内《批量发布“华商太难了”雷同文章 百余违规账号被封禁》报道,报道显示该被封文章均以华人口吻讲述“国外疫情下的困境”,标题大多为“疫情之下的某某国:店铺关门歇业,华商太难了”,曾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

相关统计显示,东南亚的华人大多以经商为主,华商经济占据东南亚经济的半壁江山,分布在工业、农业、制衣业、能源开发、旅游业、房地产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华商的生产经营活动客观上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发展,也一直为华侨华人群体赢得正面的媒介形象。《联合早报网》为疫情期的华商“正名”,有助于优化华侨华人的群体形象,更有利于增强其民族凝聚力。

结语

《联合早报网》是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上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华文媒体,与此同时,该网站还每月吸引500万以上中国读者,该媒体对当地华侨华人的报道势必直接影响着广大受众对华侨华人的认知和解读。而在疫情这一特殊时期,呈现一个立体的、多元的、充满时代特征的华侨华人媒介形象对于增进民族感情、消除隔阂、共同抗疫等方面都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联合早报网》在两个月内的疫情期呈现了新加坡华侨华人群体“被平复恐慌的公众”、“心系中国的爱心人士”、“移风易俗的反思者”、“奔波的旅外异乡人”、“反歧视卫士”等五大类媒介形象,作为服务于当地华侨华人的媒体,《联合早报网》立足于客观公正的立场,通过消息报道,刊载专栏文章或转载其他合作媒体文章等多种方式不断强化这些媒介形象,持续为华侨华人发声。结合新加坡的国情以及《联合早报》的发展历程,可得《联合早报网》对华侨华人的媒介形象建构与其所属华文媒体对华侨华人社会的整合功能密不可分。 

其一,强化族群认同。

在《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中,安德森从民族情感与文化根源探讨不同民族属性、全球各地的“想象的共同体”,向读者分析了“民族主义”形成的众多因素,并多次提及“印刷资本主义”概念。安德森认为,小说和报纸成为“印刷资本主义”下广泛流传的代表性载体,也成为构建民族主义的重要因素。而回顾《联合早报》历史,可以看出,从《南洋商报》到《星洲日报》,再到《南洋·星洲联合早报》,《联合早报》走过了百余年的风雨历程;从报章到网络,再到多媒体融合的平台,《联合早报》始终走在华文媒体革新探索的最前沿,这也使得族群认同的构建在载体选择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网站版本的《联合早报》就是最好的体现。

《联合早报网》一方面为华人认识和融入当地社会提供大量信息依据(本文所选的文章以外的站内报道);另一方面,它可以促使华人群体增强凝聚力。它用富有中华文化特征的元素组合成新闻报道,还开通网站专栏。在专栏中,华人作者可以自由写作,表达自身观点。如“支援祖国”、“华人新年”、“贺岁片”、“清明节”、“华人饮食习惯”等富含中华文化元素的报道或是富含文化记忆的经历,在华人社会传播能够引起共鸣的情感,为身处海外的华侨华人营造意识领域的“共同体”。此外,《联合早报网》作为刊登反“歧视”华侨华人报道的一个平台,使得华人的利益诉求得到有效传播。当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时,便会对群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二,强化身份认同。

族群权利实现的前提是族群身份的认同和群体的凝聚。华文媒体的信息传播是以中华文化符号为基础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在本次疫情对华侨华人的报道中,上述提及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构建了传播的文本,从而构建起华侨华人的媒介形象,强化模糊分散的华人身份意识,强化其身份认同。

而另一方面,从以上选取的《联合早报网》刊载文章可看出,其在构建族群认同的同时,同时也在构建新加坡国家公民的身份认同,而后者将保障前者权利的实现,两者密不可分。《联合早报网》多次报道显示,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近年来多次阐述新加坡华族文化的独特性。2019年他曾在国庆群众大会上指出,新加坡先辈尽管与各自祖国有密切联系,但“最终都从落叶归根,变成落地生根,逐渐产生国家认同”。此外,2月29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为“新加坡华人·探索本土华族文化”展览主持开幕时说道“早期移民到这里的先辈将家乡古老的文化带到本地,再与他们的南洋生活体验融合在一起,发展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新加坡文化,各大族群在新加坡的发展历程中相互交流,也增强了国家意识”。

作者:禤谊, 海国图智研究院研究助理,中文出版物《东南亚观察》编辑,研究兴趣:国际传播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闻网. 2020. 2019年第四季度世界华文传媒新媒体影响力榜. [online] http://www.chinanews.com/hr/2020/02-07/9082080.shtml

[2]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微信公众号. 2020. 华侨华人援助中国战“疫”报告一:东南亚篇[online] https://mp.weixin.qq.com/s/7dNiPC4YOYYkQrCOccmImA

[3] 人民日报. 2020. 人民日报海外版:“歧视华人论调”比病毒更可怕[online]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8565212065577771&wfr=spider&for=p

[4] WSJ. 2020. 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 [online] https://www.wsj.com/articles/china-is-the-real-sick-man-of-asia-11580773677

[5]陈李茂.近年马来西亚、新加坡汉语方言使用状况[J].方言,2019,41(03):380-384.

[6]谢奋.东南亚华文媒体的社会整合功能[J].青年记者,2019(09):95-96.

[7]程曼丽.新时期海外华文传媒的发展机遇[J].现代视听,2019(07):84.

[8]李文健,韩诚.东南亚华文媒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编辑,2019(01):79-84.

[9]程曼丽.以中国的全球战略思维重新审视海外华文传媒[J].对外传播,2015(10):4-6+1.

[10]程曼丽.试析《联合早报》在世界华人读者中发挥的作用[J].新闻春秋,2013(03):4-8.

[11]王元晖.不一样的华文媒体 同样的中华情结——浅谈东南亚华文媒体对增强当地华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J].东南传播,2007(01):41-42.

*除参考文献提及报道外,本文中所引用的报道均出自《联合早报网》https://www.zaobao.com/

(转自:海国图智研究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