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观察·2023年3月 | 拜登政府加强推进美英澳三边安全合作

来源:经济外交学人时间:2023-04-21

外交关系


外交关系方面,拜登政府本月的外交活动集中在印太地区。一方面,拜登政府积极与盟友协调地区战略并强化军事合作。3日,国务卿布林肯与日、印、澳同行在印度举行“四方安全对话”外长会议并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其中提出将与印太伙伴及现有机构加强合作,并对中国南海、东海局势表示关切。10日,国安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与加拿大国安顾问托马斯在华盛顿特区举行首次美加印太对话。双方表示将密切协调各自的印太战略,深化对印太地区的介入。13日,拜登与英首相苏纳克、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加州洛马角海军基地举行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会议,讨论三边合作与印太安全等问题,并公布了建立新式核动力潜艇舰队的计划细节。另一方面,拜登政府持续加强与太平洋岛国的接触。28日,坎贝尔率团访问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和斐济,强调对印太地区的共同愿景以及蓝色太平洋伙伴关系(PBP)的重要意义。30日,常务副国务卿舍曼会见来美访问的库克群岛总理布朗,讨论了双边关系及库克群岛作为太平洋岛国论坛主席的角色。31日,美国宣布将在瓦努阿图开设大使馆,强化在太平洋地区的外交存在。

在非洲方向,14-17日,布林肯访问埃塞俄比亚和尼日尔,分别与两国政府首脑讨论美国对该地区的人道主义援助。期间布林肯还会见了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表示希望在贸易和投资、粮食安全和民主治理等问题上进行密切合作。26日,副总统哈里斯抵达非洲开始为期一周的访问,与加纳、坦桑尼亚、赞比亚总统讨论了美对西非国家的援助计划,并宣布与坦政府在网络技术、动力电池等领域建立合作。

在中东方向,拜登政府也正重振其在该地区的外交影响力。4-9日,防长奥斯汀访问以色列、约旦和埃及,与各国首脑及防长讨论双边军事合作,呼吁各方缓和约旦河西岸的紧张局势。7日,奥斯汀突访伊拉克,重申美伊战略伙伴关系及长期防务合作的承诺。与此同时,6日,布林肯在华盛顿特区会见以色列战略事务部长德尔默和国安顾问哈内格比,随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与二人举行了美以战略协商小组会议,讨论了军事演习、伊核、中东地区安全等议题。

此外,拜登政府还通过两场国际会议强化自身在全球议题中的领导地位。其一是布林肯1-2日在印度新德里出席的G20外长会议。布林肯与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印尼、荷兰、巴西等国同行讨论了双边合作,并与俄外长拉夫罗夫进行了简短交谈。在新闻发布会上,布林肯称各方就俄乌冲突、粮食安全、打击毒品扩散等话题进行了充分讨论。然而,因多国在俄乌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本次会议未能达成联合声明。其二是29-30日在线举办的第二届民主峰会。该峰会由美国发起和主导,会后73国发布民主峰会宣言,但其中印度、以色列、菲律宾等国表示对宣言中的部分内容持有异议。

在对华关系方面,拜登政府9日发布的2024财年预算案包含众多对华战略竞争内容。其中,国务院联合美国国际开发署推出了一项旨在竞赢中国的预算案,总额达131亿美元,用于建设关键基础设施、加强印太经济合作等。29日,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在出访中美洲国家的途中到纽约停留,虽然其未与拜登政府的任何高级官员会面,但却在4月5日返程途中在加州里根总统图书馆和众议院议长麦卡锡会面,讨论了美对台军售等问题。


▲ 3月29-30日,第二届民主峰会在线举办。图源:互联网。


经济外交

经济外交方面,美国本月继续在半导体和新能源议题领域深化与印太、欧洲和北美盟伴的产业与经贸合作。在印太方向,9日,商务部长雷蒙多在印度新德里会见印国家安全顾问等官员,并与外长苏杰生宣布启动美印战略贸易对话,加强沟通高科技领域的出口管制问题。10日,雷蒙多参加美印商业对话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和第七届首席执行官论坛,围绕印太经济框架、半导体、清洁技术等议题进行交流。美印商业对话期间,双方签署了半导体供应链和创新伙伴关系的谅解备忘录,建立促进美印半导体商业合作、人才培养和技术发展的合作机制。会后,雷蒙多还与莫迪会面,重申美印在技术和创新领域的深厚伙伴关系。

日本方面,拜登政府通过双边关键矿产协议安抚日方对《通胀削减法案》的反对情绪。28日,贸易代表戴琪在东京与日本驻美大使富田浩司签署关键矿产协议,内容包括不对关键矿产征收出口关税、采取措施应对其他国家影响关键矿产贸易的“非市场政策”、审查外国实体在两国境内关键矿产部门的投资等。根据财政部本月发布的《通胀削减法案》拟议指南,与美国签署此类关键矿产协议的国家将被纳入“与美国签订自贸协定的国家”范畴,因此源自日本的关键矿产将不再受法案中的来源地限制,进而满足获得部分补贴的条件。美国或将以同样的方式缓解欧盟对《通胀削减法案》的疑虑,从而化解盟友在产业问题上的嫌隙。

此外,财长耶伦和贸易代表戴琪29-30日前往韩国首尔,出席第二届“民主峰会”的部长级会议。戴琪与韩总统尹锡悦、首席贸易谈判代表安德根、雇佣劳动部部长分别会晤,讨论美韩经贸关系、印太经济框架谈判情况等。耶伦则在峰会期间发表了“反腐败是促进公平、负责和民主经济的基石”的主题演讲,呼吁通过国际合作打击腐败,提高经济透明度,营造公平的全球竞争环境。

在欧洲方向,10日,拜登在白宫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双方于会晤后发表联合声明,称将深化美欧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计划谈判关键矿产协议,解决因《通胀削减法案》补贴条款造成的分歧。双方还宣布启动清洁能源激励对话,协调各自的清洁能源产业政策,避免零和竞争。31日,耶伦和欧委会执行副主席维斯塔格在华盛顿特区共同主持了该对话的首次会议。此外,能源部长格兰霍姆和商务部副部长格雷夫斯3月1-2日前往克罗地亚,出席第四届跨大西洋能源和气候合作伙伴关系(P-TECC)部长级会议,重点讨论美欧清洁能源转型、能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合作目标。

在北美方向,23-24日,拜登访问加拿大并与特鲁多总理会面。双方表示将通过产业政策的协调、成立能源转型工作组等方式,加强清洁能源产业合作,并在关键矿产和半导体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并建立对话机制,加强北美供应链韧性。

此外,美国提名的世界银行行长候选人彭安杰(Ajay Banga)3月访问了非洲、欧洲、美洲和亚洲多国,聆听各国政府及私营部门的发展诉求,并介绍了他计划在当选后领导世行在应对气变、基础设施建设、减少贫困等领域开展的工作。

 

国内政治

国内政治方面,拜登政府推进落实《芯片和科学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根据芯片法案的要求,国务院宣布国际技术安全与创新基金(ITSIF)的执行计划,该基金将在未来五个财年内分别提供1亿美元支持半导体和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供应链安全。商务部发布“芯片激励计划”(CHIPS Incentives Program)的国家安全“护栏”条款的拟议规则,将半导体归类为“重要国家安全项目”,概述了新的先进与传统芯片投资限制措施。财政部也发布了芯片法案投资税收抵免指南和关于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的电池采购要求指导意见。

美国国会3月还着力推动了三项针对中国的法案,其一是《2023新冠病毒起源法案》,该法案公要求中国承担新冠起源的责任,并由总统于3月20日签署生效;其二是27日众议院以415:0的结果表决通过的《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法案》,该法案要求国务院对国际组织施加影响,削弱中国在国际组织中获得的优惠待遇,目前尚未获得参议院和总统的支持;其三是一些民主党参议员提出《限制危及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安全威胁出现的法案》,该法案授权商务部审查、预防和减轻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不当风险的信息通信和技术交易。此前,众议院也推出了一项名为《威慑美国技术对手法案》的类似法案,两部法案均在讨论中。此外,密歇根州众议院本月通过了一项5.85亿美元的拨款,支持本州新建立的三座电池工厂,包括宁德时代和福特共建的电池工厂。

30日,纽约州曼哈顿地区的大陪审团经过投票,决定对特朗普提起刑事诉讼,主要原因是其在2016年大选期间涉嫌伪造商业记录,使其成为首位受到刑事指控的美国前总统。即使面临指控甚至可能锒铛入狱,特朗普表示仍将继续开展选举竞选活动,其支持率在事件发生后不降反升。

 

国内经济

本月美国国内经济的焦点从抑制通胀转移到应对金融风险和经济衰退。3月中旬,硅谷银行、签名银行和银门银行这三家美国银行在一周内倒闭。主要为科技行业提供服务的硅谷银行资产规模为2090亿美元,签名银行资产规模为1100亿美元,两者的关门成为美国史上第二大和第三大银行倒闭案。对此,美联储12日发布声明,创建新的银行期限资金计划(BTFP),将向符合条件的储蓄机构提供额外资金以减轻金融体系的压力,支持金融稳定。该计划将成为高质量证券的额外流动性来源,缓解了机构在压力时期迅速出售这些证券的急迫需要。此外,经财政部长的批准,财政部将从外汇平准基金中拨款250亿美元作为对该计划的支持,使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能够以充分保护所有存款人的方式完成对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的决议。银行业危机蔓延带来的紧缩性信贷风险也让商业地产压力持续增加,这或将成为下一个危机引爆点。22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4.75%-5%之间。为了降低风险达到经济软着陆的目标,美联储或将放缓加息步伐。

执笔:穆睿彤、赵菩、王丽、邹玥、许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