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民众对中美国家形象认知有何不同?

来源:东南亚学人时间:2023-04-18

导语

在中美战略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下,中美两国都试图强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国家形象关乎国家友好关系的建立。位于中南半岛上的越南对于中国和美国而言,具有重大的地缘价值,但越南民众普遍对中国国家形象持负面评价而对美国国家形象持正面评价。为了解释该现象,从建构主义视角,基于亚洲晴雨表数据的分析,发现越南民众对他国形象的认知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他国角色的身份定位。越南民众出于经济利益、民族认同以及主权完整的需要,倾向于视中国为竞争对手角色。而相对而言,美国对越南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在经济、与中国南海主权争端等领域能对越南起到积极作用,越南视美国为介于伙伴与竞争对手之间的相对友好角色。因此,中国应多强调贸易之间的互补性而非竞争性,努力建构越南对中国形象的正面评价。东南亚学人特编发本文,供读者思考,文章原载于《学术研究》,仅代表原文作者观点。

一、越南对中美形象感知的整体态度

1. 超半数东南亚民众认为中国相比美国在亚洲影响力更大

将第四波(2014—2016)调查的 8 个东南亚国家合并进行统计后不难发现,超过 50% 的东南亚民众认为中国在亚洲最具影响力,而选择美国的只有约 37.5%。其中,认为中国在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百分比从高到低的国家排列分别是: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柬埔寨、印尼和菲律宾,越南在东南亚 8 国中排名第一。

2. 中国对越南的影响力更大但呈负面

较之美国,中国是越南民众认为在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且随着时间推移影响力逐步提高(2018年达 50%)。相比较而言,选择美国的人数只有选择中国人数的四分之一(2018 年约 15%)。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中美间影响力的差距正在缓慢缩小,但美国相较于中国仍有较大差距。影响力大小固然重要,但根据“国家影响力 = 影响力大小 × 影响力性质”公式,影响力性质即对中美两国影响力的态度判断(正面或负面)更为关键。

在“您认为中 / 美在本国的影响力是什么?是正面还是负面?”这道题目中超过 80% 的越南民众认为美国对越南有正面影响力,只有约 25% 的民众认为中国对越南有正面影响力。可见虽然大多数越南民众认为中国是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但越南民众大多认为这种影响力对越南是负面的,该比例达约 80%。此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越南民众对中国的印象不佳。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两国在越南正面影响力比例均有所上升,显示中美两国在越南的正面影响力比例有同向发展的趋势。

3. 越南民众更认可美国的发展模式

在“以下哪个国家应该成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模式?”(选项:印度、中国、新加坡、美国和日本)的问题中,只有不到 3% 的越南民众选择中国,选择美国发展模式的人数是选择中国的 10 倍。中越有着相似的文化、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改革的先行者,“改革开放”成为越南的“革新开放”的示范,两者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有诸多相似性,但却只有不到 3% 的越南受众认可中国发展模式。

4.  越南民众更看重经济。

在“如果你必须在民主发展和经济发展中选择其中之一,你会选择?”的题目中,约 35% 的越南民众选择经济,约 28% 选择民主,这再次印证争取经济利益是越南民众的首选,而中越在经济领域存在竞争,也为越南受众消极看待中国形象埋下伏笔。另外,虽然经济发展是越南民众的优先选项,但与选择民主的人数相差不大,可见仍有不少越南民众认可民主理念,在西方话语语境下的越南受众易受美式民主影响,这也部分解释了越南民众积极评价美国形象的原因。简言之,从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分析越南受众对中美形象的感知,可以发现越南受众在认知上理性地认为中国对本国乃至东南亚都是影响力最大的国家,中国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这个地区敏感的神经。中国影响力之大可能是由于地缘因素、历史源流或者经济体量等原因,毕竟中国是东南亚搬不走的邻居。但同时,对越南民众而言中国的影响力之大并未带来中国对这个地区积极的影响和正面的国家形象,在情感维度上越南受众普遍认为中国影响力呈负面。可见中国的国家形象在越南民众塑造和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不利于中国的态势。

二、影响越南公众对中美形象认知的解释因素分析

本文选择民众对国家形象的感知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影响越南民众心目中的国家形象感知的具体因素,进一步挖掘影响越南受众对中美国家形象感知的动因,以下统计结果初步论证了本文的核心论点“越南民众对中美两国的身份定位建构其对中美国家形象的认知”。

1. 影响越南公众对中国形象的正面评价因子

根据上表可知,对中国国家形象正面评价与本国经济状况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当越南民众越认可本国的经济状况时,对中国形象的感知越会给出正面的评价,反之亦然。进而可以推断出,当中国对越南的经济水平和经济状况越起到提升作用时,越南民众越会对中国的影响力做出正面评价。所以中国更应坚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越南的落地,带动中越双边经济发展,增加越南公众对中国正面形象的感知。经济开放程度与越南民众对中国的形象感知呈显著负相关。

经济开放与否指越南民众是否认为本国应该通过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农民和工人,而经济开放程度与越南对中国形象正面感知呈负相关,说明越南民众视中国为经济上的竞争对手。首先,由于中越两国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相近,在加工制造业特别是初级加工产品的生产上存在竞争,中越间的供应链竞争在疫情后有所加剧。不仅如此,在中越贸易双边关系中,越南在加工制造业处于弱势地位,在贸易总量、加工水平方面与中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这种地位的不对等强化了越南民众对中国的焦虑。再者,越南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逐年攀升,对中国产品的依赖日益加重也使越南民众对中国持负面印象。因此,在越南民众的认知中,当经济越开放时,在贸易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的越南越会受到中国更多的“剥削”和“挤压”,对中国形象感知呈现消极面。

中国对越南的影响力大小与对中国正面形象的感知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当中国对越南影响力越大程度越深时,越南民众对中国印象的负面态度越会加剧。这再次印证越南对中国身份定位是竞争对手。当中国的影响力变大时,说明中国的实力在增强,越南在经济纠纷和主权纷争上也将越来越处于不利地位,越南民众对中国形象持负面评价,根源在于其对中国竞争对手的角色定位。

两国体制差异与正面形象呈正相关,若越南民众认为中国体制差异越小,则越正面评价中国形象。因此,多强调中越体制的相似性,深化同志加兄弟的关系有助于提升越南民众对中国的正面评价。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越是“山水相连的社会主义邻邦”,“双方坚守共同理想信念”。因此中国要继续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增强中国体制、理念和发展模式对越南的吸引力。

越南民众的民族主义越强则越负面感知中国形象。从越南的各种历史叙述中能看到,它的潜意识里最大的焦虑是,面对中国这样强大的邻居,如何保障自身的独立性。基于本民族自我认同的需要,需要将中国塑造成较为负面的竞争对手形象,以此转移内部矛盾并培育本国民族认同。因此从民族情感的角度看,越南民众视中国为竞争对手,是民族身份认同上的竞争者,说明当越南民族主义兴起,民族自我认同方兴正艾时,越南民众对中国的形象评价越发负面。

2. 影响越南公众对美国形象的正面评价因子

根据上表可知,本国经济好坏与经济开放程度对越南民众认知美国形象无显著关系,说明经济不是影响越南民众看待美国的重要因素。首先,美越间贸易关系存在较强的互补性,美越在经济领域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其次,对越南而言,经济上最担心的不是美国而是来自中国的竞争,因此如何遏制中国崛起才是越南民众最为关切之事。

美国影响力大小与越南民众对美国形象的认知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越南民众普遍对美国影响力的施加抱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同样是大国,为何越南对中美形象的感知不同?因为美国对于越南来说,影响力越大,越南借以制衡中国的力量亦越大。在面对南海主权纠纷和中越经济纠纷时,美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越大,越南越能巧妙地施展平衡术,运用“联美抗中”的均势思想最大限度地为本国争取利益。因此,越南民众对美国影响力的认可根源在于对中国影响力的忌惮,在中美竞争日益激烈的格局下,越南“联美抗中”的趋势将越发明显。

美越体制差异因素与国家形象的正面评价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当越南民众认为与美国的民主制度差异越小时,越倾向于对美国形象做出正面评价。然而民主制度的提倡对于美国来说可能是双刃剑,一方面确实能提升越南民众对美国的正面评价,但另一方面也引发越南政府对美国意识形态颠覆的警惕。

越南民众民族主义与美国正面形象感知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越南民众越具有民族主义思想,越认可美国的国家形象。令人费解的是,美越存在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两国间曾经是交战国,为何越南民族主义越强越认可美国国家形象呢?最可能的解释是越南的民族主义者认为美国能帮助越南实现民族自我认同和提升民族自豪感。从越南的历史叙事中能发现,其潜意识中最大的焦虑来源是中国,这种焦虑同时催生民族主义的发展,为缓解这种对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越南需要借助美国的力量使自己在与中国的对话中获得更平等地位。而且,在美国二战后所建构的国际秩序中,越南不再在朝贡体系中对中国仰视,而是在自由主义秩序中与中国平视,因此当越南民族主义越强烈,越会参与到美国所主导的世界体系中,其根源是为了获得自我民族认同上的满足。另外,在对美国的国家形象评价解释因素分析中,经济好坏和经济开放程度与美国国家形象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上的关系。

从越南民众对中美国家形象的评价可以看出,是否对中国形象持正面评价,与经济因素、体制差异、中国影响力大小和民族主义密切相关;而是否对美国形象持正面评价只与美国影响力大小、体制差异和民族主义显著相关。比较影响中美两国国家形象的因素后,不难发现影响中国形象认知的因素更多更复杂,而影响美国形象感知的因素相对单一集中。与美国相比,经济更能影响越南民众对中国形象的建构,可见经济因素仍是未来中国争取越南民众好感的突破口。

本文从定性与定量论证了越南民众对中美身份定位影响其对中美两国形象的感知。在越南民众认知中,对美国的身份定位是介于竞争对手与伙伴间的友好关系,而对中国的定位是竞争对手。首先在经济领域,美国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对越南经济的贡献相对更大,且美越在经济上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其次从外交上看,越南外交领域最主要任务是成为高超的“大国平衡手”,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国的优势和力量。因此引入美国力量进入亚洲能有效平衡中国的崛起并遏制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势力扩展。最后从民族自我认同的建构上,东南亚的中国形象是东南亚各国在“自我”认同的过程中建构的“他者”形象,为摆脱中国的影响以及建构本民族的自我认同,需要将中国刻画成相对负面的形象。而进入美国所主导的世界体系,可以帮助越南更好地从平等的视角与中国对话,更能帮助越南摆脱身份困境从而获得民族自尊心的满足。

因此,美国对于越南来说,虽然两国有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但在当前,意识形态竞争不是越南的首要目标。越南首要的是实现“独立、自由、幸福”的目标:“独立”即脱离他国带来的身份束缚,完善和加强民族自我身份的建构;“自由”即维护主权的完整;“幸福”即发展维护本国民族利益。不管是哪一项目标的达成,美国对越南的作用更为积极,因此这也是为何同是大国,越南视美国为相对友好的角色而视中国是竞争对手的原因。这也再次印证了身份定位可以决定国家形象的感知,实证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这点。因此在中美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下,中国提高自身正面国家形象任重道远。争取具有地缘价值国家的支持,始终是国家战略竞争的核心要义,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战略竞争的过程和结果。

 

来源:文章节选自《学术研究》2022年第7期,夏梦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助教,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郝雨凡,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