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美媒:越改革越不平等,印度经济走错了路?

来源:南亚研究通讯 时间:2023-02-27

导 言

本文关注印度的经济发展形势,其主要观点为,印度若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继续推动经济自由化。文章认为,印度经济转型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莫迪政府自由化改革之路仍困难重重。印度也仍面临官僚主义、腐败、社会不平等与高失业率等现象。文章指出,尽管自由化改革给印度未来发展增添更多可能性,但进一步改革仍面临许多阻碍,特别是其未受到广大人民支持及其带来的广泛不平等。本小组提醒读者注意,经济民族主义的亲商业与经济自由化是两个范畴。一个奉行经济民族主义的亲商业政府经济民族主义可能选择经济自由化,也可能选择加强管制;可能选择对外经济开放,也可能选择贸易保护;可能选择开放一些部门,也可能在另一些部门加强保护。不区分这两个范畴,就无法理解莫迪政府经济政策的实质。考虑到本文作者系美西方主流媒体记者,其会鼓吹经济自由化也不足为奇。讽刺的是,在本文发表的第二天,美国兴登堡公司就发布了对印度阿达尼公司的做空报告。将此文与做空阿达尼事件结合看待,或更有助于中国读者辨识美西方媒体套路。南亚研究小组特编译此文,供读者参考。


1966年,印度的第一家麦当劳在德里开业。图源:盖蒂图片社

印度经济转型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全球的制造企业正将目光投向中国之外的国家,印度总理莫迪也在加紧抓住这一商机。印政府2023-24财年近20%的预算用于资本投资,是至少十年来的最高投资额。

莫迪比他其所有前任总理都更有资格宣称,印度终于利用了其经济增长潜力。2022年12月,联合国预测,印度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莫迪不得不努力克服印度存在的一系列严重不利因素:官僚主义残余与腐败阻碍了国家发展,以及几乎“定义”了这个拥有14亿人口民主国家的严重的不平等。

印度最大的技术服务公司之一印孚瑟斯技术有限公司(Infosys Ltd)创始人南丹·尼勒卡尼(Nandan Nilekani)指出:“印度正处于巨变的风口浪尖。”他认为,印生产力水平提高,足以支持数以万计的初创企业,生产几十亿部智能手机(虽然传输速率处于世界低端水平)。

美中竞争为印度带来便利。供应链分析师表示,随着企业战略都向“中国+1”战略靠拢,印度和越南或将成为最大受益者。苹果公司(Apple Inc)的三家中国台湾供应商赢得莫迪政府的激励措施。2022年4-12月,印苹果手机的生产与出口货量增长超一倍,超过25亿美元。

随着中国、德国等各大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寻找另一个全球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性逐渐提高。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预计,印度经济增长或在本十年内占全球经济增长的1/5,成为年产出增长超过4000亿美元的三个国家之一。

全球股市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上季度,印Sensex指数交易量相较于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达到十年来最高值。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印股市交易量从未达到如此高度。尼勒卡尼表示,“人们在观察,未来十年还有哪个市场会成为投资热门。我已经有15年没看到投资者对印度产生这么大的兴趣。”

莫迪发展制造业的愿望由来已久。2014年,莫迪政府推出“印度制造”政策,试图模仿中国和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等,通过生产世界市场需求的产品促进制造业发展,进而跻身富裕经济体行列。该计划的关键指标之一是将制造业产出提升至GDP25%。然而,这一目标被证明很难实现。麦肯锡咨询公司(McKinsey)数据显示,2000年至2020年,印制造业占GDP比重从15.3%上升至17.4%。但同期,越南制造业在GDP中所占的份额增长超一倍。

然而,作为2023年G20轮值主席,印度势头强劲。印从其多头结盟与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的对外战略出发,无视美国施加的压力,大批购买俄罗斯石油。在处理与邻国中国的紧张关系方面,印度也展现出了实用主义。苹果公司的十几家中国供应商正在获得印政府的初步批准以扩大业务,这将助力苹果将生产转移至印的努力。

前美驻印大使肯尼斯·贾斯特(Kenneth Juster)指出:“在一个多极化世界中,印度选择的折衷之法使得它成为一个‘每个人都想与之建立良好关系’的国家。”他表示:“印度正将其定义为联通东西方、南北方的桥梁,且利用担任G20轮值主席的机会强调这一身份。许多企业认为,考虑到印度的规模、年轻人口数量与其在国际事务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应选择进入该国。”

在2022年8月纪念印度独立75周年的讲话中,莫迪敦促全印上下向着印度“支配世界”前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他说:“我们必须下定决心,让印度在未来25年内成为发达国家”。

彭博经济社(Bloomberg Economics)预计,在这25年内,印人均收入或将与一些发达国家持平,莫迪的目标触手可及。在企业税削减、激励制造商和公共资产私有化的推动下,印潜在GDP增长将在下一个十年初逐渐达到8.5%左右的峰值。印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预测,到2035年,印将成为一个1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

一、与官僚主义作斗争

为了实现其目标,莫迪将必须解决印独立初期的遗留问题,包括数十年来浪费的经济增长机会。

1947年,英国分裂南亚次大陆,宗教暴力事件随之而来后发生,印度从此将重心转向国内发展。到1970年代,印度大部分经济部门已经被国有化,强大的官僚机构闭关锁国。印错综复杂的“许可证制度”(License Raj)系统规定一切,从汽车型号到商店销售哪些面包。

1991年,国际收支危机迫使印度改革。面对外汇储备暴跌和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压力,印时任财政部长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决定贬值卢比并向外资开放。

改革势必遭遇艰难险阻。然而,到20世纪末,印经济格局的变化不可否认:印GDP接近翻倍,从麦当劳到微软的国际品牌也提供了新的选择。本世纪头十年,印度连续几年的经济增长率接近8%。

二、重新富有


印GDP占世界平均水平百分比。图源:世界银行

2014年,莫迪上台,其竞选口号是“最小政府,最大治理”。一位知名的经济学家认为,莫迪的胜利,意味着选民看到了增强经济自由化的机会,期待出现一位“白马背上的罗纳德·里根”(译者注:里根1981-89年间担任美国总统,在任期间主张实行自由企业制度,削减政府开支,平衡预算)。

印度新总理莫迪,一个茶商之子,承诺将清除许可证制度的残余影响,包括政治行贿。莫迪将自己塑造为一个拥有管理才能的政治局外人,准备运用他管理印工业化程度最高的邦之一古吉拉特邦的经验,推动印度像中国一样,走向自上而下的发展。

尤其是在基础建设方面,莫迪取得长足进展。自其2014年赢得大选以来,印国家公路总长度增加超50%,国内航空乘客大约翻番,庞大的生物身份识别系统帮助数亿人首次开设银行账户。

三、资本支出暴涨


图源:莫迪治理下基础设施支出增加。(附注:8万亿卢比约合980亿美元)印财政部预算文件

莫迪和印人党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以统一的单一税制取代原先中央地方部分重叠的税收,这可能是自1991年印度经济改革以来最重要的措施。2022年,印税收收入创新高,同比增长34%。

世界最大疫苗生产商之一印度血清研究所(the Serum Institute of India)首席执行官阿达尔·普纳瓦拉(Adar Poonawalla)表示,“精简印度经济‘大大提升了系统透明度’。现在政府的收入是前政府的两倍或三倍”。

2016年,莫迪为打击腐败和避税颁布的“废钞令”并不受欢迎。这一令人震惊的举措打击国民的日结薪资。另一个阻碍是,莫迪将自由化运动拓展至占据经济总量五分之一的农业部门。2021年,在数千名农民在首都郊区露宿数月进行大规模抗议活动后,政府放弃彻底改革。

作家、宝洁印度分公司(Procter & Gamble India)前任首席执行官古尔恰兰·达斯(Gurcharan Das)指出,如果莫迪想要像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改革英国那样改革印度,还面临许多挑战。挑战之一在于印度选民——其中许多人每天的生活费还不到几美元——更喜欢免费供电等有形的政治承诺,而不是刺激投资的抽象政策。

他们指出,“在印度,没人宣传经济改革,因此人们认为改革会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但莫迪政府的经济顾问桑吉夫·桑亚尔(Sanjeev Sanyal)对此充满信心,称任何年轻国家在初期发展时都会遇到这些问题。他表示,“印度未来25年的目标包括提高供给侧改革、实现创造性破坏和持续减少极度贫困。我们终于摆脱意识上的官僚枷锁。”


2021年德里农民抗议。图源:盖蒂图片社

四、不平等情况加剧

据世界人口审查(World Population Review)估计,截至2022年年底,印度人口为14.17亿,超越中国人口约500万人。联合国预计印度将在2023年晚些时候达到人口新高。印度有一半人口为30岁以下,而中国人口正面临老龄化,2022年中国人口自20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后首次出现萎缩。

其他显著差异包括:印度中产阶级仍然占比较小。充分利用本国人口红利(也许是印度与较大经济体相比的最大优势)将需要创造更多财富,以解决妇女、少数群体和年轻人的高失业率问题。

印度央行(the Reserve Bank of India)前行长杜夫里·苏巴拉奥(Duvvuri Subbarao)说:“如果我们不解决不平等问题,就无法实现长远经济增长。”

印度超级富豪的增长速度远超其他任何地方,这让人联想到美国镀金时代辉煌的过去。自1995年以来,最富有的1%和最底层的50%之间的财富差距是美国的同等指标的大约三倍。

五、印度收入不平等情况加剧


印度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图源:世界财富与收入数据库

比起除美国与中国外的其他国家,极具增长潜力的新兴市场国印度正以创纪录的速度孕育独角兽企业(即价值至少10亿的非上市公司)。这一盛举成功推高了孟买和班加罗尔等热点地区的房价,同时也促使瑞士联合银行(UBS Group AG)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等银行聘用更多私人银行家。

然而部分受疫情影响,据估计到2022年女性劳动力参与度将降低至9%。彭博经济社(Bloomberg Economics)一项分析发现,缩小男女劳动力参与度差距(相差58个百分点)可以使印度GDP到2050年增长30%以上。

印度数量庞大的少数群体穆斯林也不具代表性。尽管印度穆斯林占总人口的14%,但据估计仅占据政府部门7%的工作岗位。政府批评人士担心,印度的非宗教基础与约3亿宗教少数派的经济潜力正受到鹰派政府官员的破坏,这些官员推动印度正式转变为一个印度教国家。而莫迪在执政前曾在印度教右翼组织工作多年。

社会活动家、新德里智库公平研究中心(Centre for Equity Studies)创始人哈什·曼德(Harsh Mander)指出:“部分印度人愈发生活在一种持续的不安全中,这种动态对安全投资来说将是致命的。”

六、工厂梦想

莫迪政府的经济顾问桑亚尔表示,政府正在努力为所有印度公民创造机会,让一位领导人对长期挑战负责是不公平的。

目前印度的当务之急仍然是要将制造业提高到GDP的四分之一,以及创造随之而来的大量就业机会。尽管印度对全球贸易的贡献不到2%,但2021-22财年商品出口却超过4000亿美元的纪录。

为与中国竞争,印度政府将在未来几年为十几个行业提供超过240亿美元的激励奖金。其中一些资金将用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Wistron Corp)和三星电子公司(Samsung Electronics Co.)的手机生产、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的半导体产品以及实工业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 Ltd.)的太阳能电池板。未来几个月,该项目将扩展到生产绿氢所需的电解槽和其他设备生产。


十月的维拉杰出口工厂 图源:彭博社

下一步是推动全球制造业巨头以外的生产活动。

中型服装出口商、维拉杰出口(Viraj Exports)创始人希夫·巴尔加瓦(Shiv Bhargava)指出,在印度开展大规模建设可能会很困难。在他位于工业城市诺伊达的工厂里,巴尔加瓦在缝纫机之间穿梭,工人们在那里缝制运往飒拉(Zara)的衣服。他在印度有大约一千名员工,但他表示,如果不是相对严格的劳动法,他会有更多员工。莫迪寻求简化规则,这引发了一些邦政府的强烈反对。

巴尔加瓦指出:“与孟加拉国相比,我们的成本要高出40%到50%。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这个国家的劳动力就有更好的就业机会。”

一些年轻的印度人渴望从事白领工作,他们宁愿推迟就业也不愿意在工厂工作。在30岁以下的潜在劳动力中,约有一半甚至没在找工作。

七、印度青年失业率越来越高


印度青年人就业情况(20-29岁),图源:彭博社

这些数字还可以用就业模式的变化来解释,尤其是在印度大部分人口居住的农村地区。在主要农业邦哈里亚纳邦,农业工作岗位的消失迫使工人从城镇迁移到城市中心。

库苏姆是一名在疫情期间失去教学职位的年轻妇女,她坐在一张绳床上表示,自由化使蒙达赫拉村(Mundakhera)受益。库苏姆家现在买得起洗衣机和摩托车了。每天早上,她都会用智能手机浏览谷歌以搜索就业机会并了解时事。

但随着农业的衰落,她指出印度必须加快步伐,让她这一代人掌握在全球化经济中具有市场价值的技能,印度教育不是以技术为基础的,但私营部门需要技术。在蒙达赫拉,整洁的砖房围绕着一个荒芜的池塘,高质量的工作岗位现在更少了。


库苏姆用智能手机在谷歌以搜索就业机会并了解时事 图源:彭博社

八、打造印度未来

尽管面对这些阻碍,印度的商业精英仍保持乐观。企业家们渴望从拥有更强风险承受能力、更高消费支出和充满活力的数字创业公司生态系统中获利。

在孟买,尼卡(Nykaa)总部热闹非凡,年轻员工拍摄化妆套装宣传。尼卡是印度最大的美容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在宝莱坞明星和100多家实体店中拥有一批狂热的追随者。

法尔古尼·纳亚尔(Falguni Nayar)曾是一名银行家,2012年与女儿一起创办了尼卡。纳亚尔认为,印度已经清除了过去束缚企业家们的痼疾顽症,该行业受益于一些变化,比如对高端产品的税收减免。2021年,尼卡通过首次公开募股筹集了535亿卢比(约合6.6亿美元),帮助纳亚尔成为印度最富有的白手起家的女性。


演员普里扬卡·乔普拉·乔纳斯(Priyanka Chopra Jonas)2022年11月在孟买的尼卡商店 图源:彭博社

纳亚尔经常被问及,城市的消费是否比农村更强劲。她的回答是否定的,“在许多城镇,以前我们使用电风扇,现在有了空调和冰箱。我们很快就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我们自己甚至都不会来得及意识到这一点。”

莫迪的支持率仍然很高,这给了他一个实施变革的平台。民意调查中莫迪的支持率一直维持在70%以上,这也是其他许多世界领导人所难以企及的。

2023年1月,在准备主办二十国集团峰会之际,莫迪敦促执政党成员与穆斯林及其他宗教少数群体接触,这是缓和教派紧张局势的罕见举动。全国大选将于2024年举行,眼下的问题是经济雄心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莫迪的计划以及他将如何使用自己的政治资本。

印度血清研究所(the Serum Institute of India)普纳瓦拉表示对未来保持乐观态度,尽管面临供应链中断、油价上涨、通货膨胀和战争危机,但从根本上说,印度做得非常好。”

 

作者简介:凯·舒尔茨(Kai Schultz),《纽约时报》南亚分社记者。
弗拉什蒂·贝尼瓦尔(Vrishti Beniwal),彭博新闻记者。
本文编译自“彭博社”(Bloomberg)2023年1月23日文章,原标题为The Global Economy Needs a New Powerhouse. India Is Stepping Up,原文网址为https://www.bloomberg.com/news/features/2023-01-23/india-s-1-4-billion-population-could-become-world-economy-s-new-growth-eng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