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和平研究所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萨梅·拉尔瓦尼(Sameer Lalwani)与尼赫鲁大学副教授,印度智库战略与国防研究委员会创始人哈匹蒙·雅各布(Happymon Jacob)展开了一场关于俄乌冲突背景下俄印关系走势的讨论。我们编译了他们的讨论,以飨读者。翻译本文旨在展示外国学者对俄印关系和印度外交政策的思考,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欧亚新观察工作室立场。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世界上许多国家挺乌反俄。印度没有这样做,它在联合国的关键投票中投了弃权票,并拒绝谴责其长期的合作伙伴。随之而来的反弹引人注目,许多国家的政府对印度的立场表示失望。
一些观察家认为,作为对此的反应,印度可能正在改变路线;他们看到有迹象表明,印度可能最终考虑与俄罗斯决裂。9月,印度总理莫迪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说,"今天的时代不是战争的时代"——这些话似乎是在告诫俄罗斯总统,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评价其为 "重要的"。政治学家哈皮蒙·雅各布解释说,新德里正在"退出与俄罗斯的长期伙伴关系",旨在更紧密地依附于美国。在对事件的这种解读中,印度正在背弃俄罗斯,并得出结论,它需要加强与西方的联系。
但这些期望中至少有一些仍然是愿望,而不是真实的可能性。美国政策制定者需要围绕印俄关系的持久现实进行规划,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11月访问莫斯科时称赞两国关系"强大而稳定"。尽管由于俄罗斯的行动、中俄关系、俄罗斯销售武器质量一般等原因,印度应该使其伙伴关系多样化,远离俄罗斯。但是,尽管有此种种,印度还没有准备好放弃这样一个重要的伙伴关系。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帮助印度认识到俄罗斯是一个负担,但他们不应该因为新德里与莫斯科的持续关系而对其进行惩罚,美方的重点应是希望印度在印太地区制衡另一个东方大国中发挥更大作用。
虚假的黎明
分析家们从印度官员的言行中发现了印度试图与俄罗斯保持距离的证据。他们指出莫迪在9月与普京的口头对抗,在联合国投票反对俄罗斯,以及取消了数十亿美元的俄罗斯武器订单,包括战斗机和直升机。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这些事态发展实际上并不表明新德里已经明确地转向远离莫斯科的方向。
《华盛顿邮报》将莫迪在9月对普京的评论称为 "斥责"。然而,莫迪的声明与其说是对俄罗斯政策的告诫,不如说是表达了对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的担忧。一些印度分析人士提醒不要过度解读莫迪的评论,指出这些评论与印度过去批评战争给全球南方带来巨大代价的立场一致。印度在联合国的一些程序性投票中确实站在了西方一边,比如9月允许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联合国大会上讲话的投票。但在10月份关于俄占乌克兰四个省份的更实质性的投票中,印度又恢复了弃权立场。
另外,早些时候,印度取消了几项议定的俄罗斯武器采购,如米格-29战斗机,这也是事实。但这一决定与俄罗斯的关系不大,而与印度试图提高国内武器生产有关。印度政府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几个月已经计划取消这些交易(以及从美国购买波音P-8I飞机),转而过渡到使用本土设备,作为其 "自力更生的印度"倡议的一部分。印度没有取消对俄罗斯武器的其他主要采购,如S-400防空系统、隐形护卫舰和核潜艇,这将使俄印两国保持几十年的联系。事实上,印度不可能与俄罗斯决裂;后者在印度的地缘政治计算中扮演着太过重要的角色,支持着印度的大部分军事武库,并且在印度政治精英中仍然受欢迎。
保持大国地位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将俄罗斯视为其 "多国结盟 "战略中的一个宝贵伙伴,即新德里拒绝与任何大国结成专属联盟,希望与多个国家保持富有成效的战略伙伴关系。印度领导人认为这一战略仍然是正确的,因为西方分析家在几个重要方面误判了俄罗斯。
我的研究发现,尽管西方制裁严厉,但印度国家安全官员相信俄罗斯的持久力量。他们预计欧洲会在通货膨胀和能源短缺的压力下屈服,而俄罗斯会受到商品价格上涨的鼓舞。毕竟印度公司正在投资俄罗斯的能源项目,如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萨哈林岛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并加倍致力于未来的合作研究和一些军事技术的开发,包括布拉莫斯导弹。印度领导人还认为,俄乌冲突很可能会成为陷入僵局,通过谈判停火结束,然后在未来达成解决方案,让俄罗斯重新融入国际社会。
新德里还相信,克里姆林宫仍将是一个能够帮助印度的重要地缘政治力量。俄罗斯仍然可以在联合国安理会为印度提供外交支持,并在印度更广泛的大陆周边地区拥有相当的影响力。在导弹技术、潜艇使用的核反应堆和高超音速武器方面,印度仍然依赖俄罗斯。此外,印度官员希望在俄罗斯陷入困境时能够从与俄罗斯的关系中获得更多,就像印度在苏联解体后所做的那样,当时两国成立了合资企业布拉莫斯航空航天公司。而且,他们几乎不担心这种做法会带来报复:西方国家不愿意惩罚印度与他的老伙伴保持关系的决定。
一些观察家认为,印度将远离俄罗斯,因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甚至依赖中国。但与西方同行不同的是,印度官员并不认为严厉的制裁会迫使俄罗斯投入中国的怀抱,因为两国在中亚和北极地区有着不同利益。在印度政策规划者看来,印度可以成为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一个楔子,让莫斯科在其对外政策中保留一些自主权,而不是满足于成为另一个国家的小伙伴。
武器装备领域的勉强应付
印度军队的大部分作战和打击能力都依赖俄罗斯。俄乌冲突对印度主要由俄罗斯提供的军火库造成了供应上的冲击,限制或推迟了获得备件和升级的机会。然而,印度并没有采取任何有力措施,通过削减对俄制武器的使用和购买替代品来加速其军事装备的逐步多样化。尽管印度仍然对一些俄罗斯武器平台的不良性能以及其获得备件的能力感到担忧,但它没有计划通过转向其他外国供应商来迅速改造其俄制武器系统。在2019年和2020年的边境危机之后,印度的边境享有一定程度的稳定,印度的战略家可以忍受未来几年较低的战备水平,即使这意味着要忍受一些脆弱性。
在近期到中期,印度计划利用现有的库存,从俄罗斯零部件的二级市场上获取资源,并依靠自己的国内军事装备生产来勉强应付。它将与俄罗斯合作,履行尚未兑现的交付承诺,并有选择地与西方防务公司签订合同,以支持印度本土的国防工业。从长远来看,印度希望在国防需求方面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不再依赖外部供应商。
即使印度的目标是在未来20年内使其武器库多样化并实现自给自足,它仍然需要俄罗斯提供一些关键技术。印度的苏-30战斗机将在几十年内一直是其空军的骨干力量,但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关键贡献,就无法维护或升级。印度最重要的国防出口产品——布拉莫斯反舰导弹目前正销售给东南亚国家——采用了俄罗斯的推进技术。只要俄罗斯控制着印度先进武器系统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印度的战斗机、巡航导弹和潜艇,它就对新德里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印度的头号朋友
除这些物质上的考虑,一些共同的意识形态取向将使印度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印度和俄罗斯的官员都支持一种多级的全球秩序观,在这种秩序中,没有任何一个霸主能够左右全球,大国都保持着自己的势力范围。新德里和莫斯科都认为,这样的国际秩序基础比由一两个超级大国控制的秩序更稳定。
印度的政治精英们也对俄罗斯保持着一种亲近感,这种亲近感源自与苏联几十年的合作。在俄乌冲突爆发两个月后,一位印度外交政策学者表示,在 "武装部队成员和敏锐的分析家看来,俄罗斯是印度的头号朋友"。印度一个主要智囊团的负责人拉杰斯瓦里·拉贾戈帕兰认为,"对苏联和俄罗斯的战略同情不仅在政治阶层中,而且......在更多的公众中仍然存在",因为俄罗斯对印度的历史支持被浪漫化了。印度的对外政策机构并不宽恕俄罗斯的行为,但为政府提供国家安全建议的经验丰富的官员认为多方——包括北约——对当前的危机负有责任,不会把所有的账都算在俄罗斯头上。
印度公众也对俄罗斯表示同情。在7月的民意调查中,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印度人拒绝将俄罗斯的行为描述为错误。2022年9月对1000多名印度成年人的调查发现,印度人把俄乌冲突的责任归咎西俄双方,而且大多数人不认为俄罗斯的胜利会使世界变得更加危险。印度的公众态度不仅与欧洲国家、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公众态度截然不同,也与巴西和南非等新兴市场的公众态度截然不同。
一个令人不舒服的现实
正如雅各布和其他分析家所言,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正处于长期的下降趋势。但过渡将是缓慢的。印度与俄罗斯的渐进式疏远只会在一个漫长的时间框架内发生,也许是几十年,这对美国政策制定者想在短期内影响俄罗斯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例外情况可能是俄罗斯使用核武器,这可能会震惊新德里的计算,尽管印度外交官认为这种升级的可能性 "很小"。)
尽管印度与俄罗斯保持着持久的联系,但其与美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仍有令人信服的逻辑。印度知道美国是其自身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最重要伙伴。华盛顿仍然可以从新德里的积极合作中获得很多好处。西方政策制定者对印度下了重注,认为它是国际体系中最重要的摇摆国家,可以平衡另一东方大国的崛起,支持基于规则的秩序。但印度更集中地关注印太地区的力量平衡。如果美国政策制定者能够继续指望印度在其周边地区对另一东方大国进行有意义的、明显的平衡,那么美国就会更容易接受印度与俄罗斯已经日益削弱的持久伙伴关系。
雅各布的回应
我担心萨梅·拉尔瓦尼低估了正在发生的结构性转变。去年12月,我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回到新德里后,我坚定地认为,虽然俄罗斯和印度可能很少有双边分歧,并且仍然喜欢对方,但结构性因素和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已经在削弱这种关系的力量。甚至许多俄罗斯分析家也承认,两国政府无法控制的因素可能会使两国关系进一步复杂化。
此外,我在印度收到的关于我去年9月发表文章的所有反馈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人们几乎一致认为对印度最大邻国的担忧正在鼓励印度决策者远离俄罗斯,而乌克兰战争只会加速这一趋势。印度和俄罗斯之间几十年的密切伙伴关系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交易关系,这种关系在未来几年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疏远。
意外的负担
乌克兰战争也许标志着近年来印度第一次不得不在俄罗斯和美国及西方伙伴之间做出令人不安的选择。这一选择给印度的外交和国家的多国联盟政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担。新德里在战争开始时的矛盾立场实际上为它赢得了很多关注,即西方大国和俄罗斯的高层访问。但外交焦点不会在印度身上停留太久,这场战争对印度的系统性影响可能是负面和深远的。首先,新德里在一个分裂为对立阵营的世界中的回旋余地将减少。其次,战争对全球商品价格的影响已经在伤害印度经济。印度的决策者们并没有忘记这一令人清醒的现实。
是的,新德里继续购买廉价的俄罗斯石油,并制定了规避西方制裁的与莫斯科交易的方法。但这是纯粹出于需要的机会主义。印度将继续保持与俄罗斯的交易关系以及与该国的贸易。但它也将继续远离俄罗斯,以符合其向西方靠拢以平衡最大邻国的大战略。
除了与国防有关的贸易外,今天的双边关系没有什么压舱石。正如印度驻俄罗斯大使帕万·卡普尔去年12月指出的那样,双边贸易 "已经变得过于片面",对俄罗斯有利,因此 "不可持续"。俄罗斯出口约占两国贸易的三分之二。没有强大经济基础的政治关系只能走到这一步。
向南发展
但比双边贸易更大的因素表明了两国关系的下行轨迹。印度认为最令其担忧的是其最大邻国,其在莫斯科和新德里之间制造了一个楔子。最大邻国和俄罗斯走得越近,印度就越要追求其他战略伙伴。
俄乌冲突的进程将最终决定印俄关系的未来。俄罗斯的失败可能会导致莫斯科更加依赖印度的最大邻国,而新德里则进一步疏远。相反,如果战事在不久的将来以克里姆林宫和西方可以接受的结果结束,那么俄罗斯将不得不减少对印度最大邻国的依赖,并能够试探性地重新进入国际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新德里会将莫斯科视为其在亚洲大陆地缘政治战略的重要支点,并寻求保持密切的关系。但是,如果战事只是简单地拖下去,并不断给俄罗斯带来损失,新德里与莫斯科的关系就会恶化;印度将感到不得不寻找更可靠的伙伴来取代枯竭和衰弱的伙伴。目前,这种情况似乎是最合理的,这种考虑促使印度启动了一个逐步脱钩的过程。
另一个决定印度与俄罗斯关系的因素是俄罗斯武器供应的可靠性。首先,印度将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因为它在开拓其他先进国防设备的来源。由于俄乌冲突和俄罗斯在半导体领域受到的制裁,莫斯科一直无法向印度交付某些武器系统,这一缺陷将抑制新德里对俄罗斯武器的热情。俄罗斯在运送承诺的武器方面已经落后,包括S-400防空系统和塔尔瓦级隐形护卫舰。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一个半导体匮乏的俄罗斯在其武器系统中完全依赖印度最大邻国芯片的前景。可以认为,印度将对进口由最大邻国芯片驱动的武器非常警惕。
路的尽头
拉尔瓦尼写道:"只要克里姆林宫控制着印度先进武器系统的关键要素,"它就对新德里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但事实并非如此。印度目前对俄罗斯武器的依赖并没有真正限制其做出自主战略决定的自由。
近年来,新德里大幅减少了对俄罗斯武器的依赖,而没有引发莫斯科的任何负面反应。随着冲突的爆发和其他外部市场的萎缩,克里姆林宫只想从印度获得急需的收入,而不是影响该国的战略定位。换句话说,俄罗斯需要印度的钱,就像(也许比)印度需要俄罗斯的武器一样多。
拉尔瓦尼提到了印度外长苏杰生在11月对莫斯科的访问中如何 "颂扬 "印度与俄罗斯 "强大而稳定 "的关系。让我们仔细看一下这次访问。俄罗斯急于强调 "多极化 "以及 "特殊 "关系,而苏杰生则采取了更加务实的态度,强调经济合作,呼吁建立 "更加平衡 "和 "可持续 "的关系,并提出双边贸易不平衡和俄罗斯方面的 "障碍 "问题。苏杰生还表示,世界过于相互依存,一个地区的冲突很难不会对 "其他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双方都没有提到任何未来的军事合作。
也请考虑一下苏杰生本月早些时候在维也纳的最新声明。"没有人真正需要这场战争。我们根本就不需要战争"。来自新德里的信息是明确的。它不宽恕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而且在许多方面,它已经澄清了它不赞成俄方行为的立场。
长期以来,印度和俄罗斯的伙伴关系已经成为一种沉浸在不确定性中的交易性关系。是的,这种关系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如果俄罗斯不能兑现其对印度的国防承诺,如果印度官员对俄罗斯与印度最大邻国的关系越来越感到震惊,预计新德里只会与莫斯科渐行渐远远。
原文题目:Will India Ditch Russia?Debating the Future of an Old Friendship
原文出处: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india/will-india-ditch-russia
编 译:辛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