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
01.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举行盛大移机典礼,总投资增至400亿美元
2022年12月7日,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出席台积电美国晶圆厂的首批设备到厂典礼。同时美国总统拜登、商务部长雷蒙多等美国政客,苹果CEO库克等台积电美方客户代表,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光刻机霸主阿斯麦(ASML)等半导体头部企业的CEO也出席该典礼。
台积电在美国的首座工厂坐落于华盛顿州,目前仍使用较为落后的设备与制程工艺,而在亚利桑那州的第一座晶圆厂将从2024年起生产先进的4nm芯片。目前台积电正计划在亚利桑那州建造第二座芯片晶圆厂,预计从2026年起生产3nm芯片,两座工厂的总投资也将从2020年宣布的120亿美元增至400亿美元,这是亚利桑那州史上最大的境外直接投资,也是美国史上最大的境外直接投资之一。苹果、英伟达、超微半导体等公司均宣布,将成为台积电新厂的首批客户。高通也流露出将芯片订单交给新厂生产的意愿。行业报告显示,台积电第三季度全球市占率增至56.1%,领先第二名三星40个百分点。
据报道,台积电还计划在弗吉尼亚州再建设一座3nm制程的晶圆厂。此外,台积电还斥资86亿美元在日本熊本建设晶圆厂,同时也正在考虑斥资数十亿美元在新加坡建造生产设施。
电动汽车
02.特斯拉考虑在韩国新建超级工厂
韩国政府积极争取特斯拉在韩兴建电动车超级工厂。2022年11月23日在与马斯克进行视频会谈后,韩国总统尹锡悦引述马斯克的话称,韩国是特斯拉建设另一座超级工厂的首选投资地之一。尹锡悦承诺将把韩国激进工会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以保障特斯拉在韩工厂的良好运作。相比其它亚洲市场,韩国有着强大的电池供应商,例如LG化学、SK-On和三星SDI。其中韩国的LG化学是特斯拉的长期供应商。韩国本土的现代、起亚集团也都致力于生产电动汽车,这将推动韩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目前特斯拉在全球已有四家整车制造工厂。第一个在美国加州弗里蒙得,特斯拉于2010年收购该工厂,目前产能60万/年;第二个在中国上海,2020年1月开始交付,目前产能超过75万/年;第三个在德国柏林,2022年3月正式开业,目前产能约25万/年;第四个在美国德州奥斯汀,2022年4月正式开业,目前产能约25万/年,未来还将量产电动皮卡Cybertruck,马斯克称德州工厂未来将成为美国产能最高的特斯拉工厂。
2022年12月1日,特斯拉在美国内华达州斯托里的超级工厂将首批100辆Semi电动重型卡车交付给百事公司。内华达州工厂于2016年启用,由特斯拉和松下共同投资并联合运营,主要生产特斯拉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储能电池以及Semi卡车。对于电池组,内华达州工厂的生产目标是每周8800块高压电池组,据悉,特斯拉不久将扩建内华达电池厂;对于Semi卡车,马斯克在特斯拉三季度财报会中设立了2024年在北美生产约5万台Semi的目标,如达成,特斯拉可能成为美国第二大8级重型卡车制造商,仅次于戴姆勒卡车。
03.SK集团和福特在美建设动力电池厂
2022年12月5日,韩国SK On与美国福特合资的电池公司BlueOval SK肯塔基州工厂正式开工建设。该工厂规划产能为86GWh/年,预计在2025年投入运营,并计划成为美国规模最大的电池工厂。SK On是韩国公司SK Innovation在2021年10月初分拆出来的电池子公司。SK On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所占份额连续两年排名第五,2022年10月所占市场份额为5.4%,位列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和松下之后。据SK集团的规划,SK On的全球电池产能将在2025年达到220GWh,2030年超过500GWh,最终成为动力电池全球第一的企业。今年1月,SK集团已投资26亿美元在佐治亚州建设电池工厂,为福特F-150电动车生产电池。SK集团在美扩大投资设厂规模是拜登政府力推动力电池制造回流的重要成果。
04.富士康在电动汽车赛道再度发力
近期,富士康宣布继续加大投资,计划斥资1.7亿美元购买电动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洛兹敦(Lordstown)的股票并成为其最大股东。今年5月,富士康收购了洛兹敦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工厂,并开始生产电动皮卡。从2005年收购台湾安泰电业起,富士康逐渐开始布局汽车领域,近年的部署脚步明显加快。自2020年至今,富士康已与数十家汽车产业链企业达成合作。今年6月,富士康位于中国台湾高雄的新工厂破土动工,用以生产电池模组。11月3日,富士康还与沙特主权财富基金成立合资企业,建立名为Ceer的电动汽车品牌,开发轿车和运动型多用途车,并计划在2025年首次交付。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提出目标,到2025年富士康电动汽车全球市占率将达到5%。
05.宁德时代与多家企业签订电池供应合同
近期,宁德时代收到日韩多家电动汽车厂商伸出的“橄榄枝”。日本厂商方面,2022年12月,负责本田中国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采购业务的众锐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合同,约定宁德时代在2024年至2030年向众锐公司供应锂离子电池模组产品。11月,丰田旗下的公司大发工业与宁德时代签订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约定从宁德时代获得动力电池供应,并共同在先进电池技术方面展开合作。日本电动汽车厂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寻求与中国供应链加深融合以加快其电动化转型速度。
韩国电动汽车厂商则为宁德时代的CTP技术(Cell To Pack)所吸引,这一技术能够提高电池的体积利用率和能量密度,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到2022年6月,宁德时代的CTP技术已升级至第三代并催生了CTP3.0麒麟电池,随即在12月,韩国的现代汽车公司便透露明年将在其电动汽车上应用这款电池,该电池将于2023年量产上市,将使整车续航有望超过1000公里,这一数据在当前市场拥有绝对优势。本次是现代汽车首次采用CTP技术,这意味着其未来会减少使用LG能源等电池供应商的电池。
今年10月的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稳居领先地位,其37.6%的市场份额超过了LG新能源、SK-On和三星SDI三家韩国动力电池供应商市场份额的总和,也遥遥领先于日本动力电池厂商。日韩车企加大对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采购将有利于宁德时代进一步巩固现有优势。
航天航空
06.SpaceX发射世界现役最大推力运载火箭
2022年11月2日,美国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为美国太空军发射了猎鹰重型运载火箭。该火箭是世界现役最大推力运载火箭,上一次于2019年发射。此次发射执行的任务是将两颗军用卫星送到地球同步轨道。这是SpaceX的猎鹰重型运载火箭第二次执行与国家安全事务相关的发射,同时也是SpaceX2022年第50次发射火箭。
SpaceX旗下运营两款火箭:猎鹰9号和猎鹰重型运载火箭。前者主要用于向国际太空站运送美国宇航局(NASA)的宇航员,以及为SpaceX的星链计划发射卫星;后者用于执行更大载重、更远轨道运行的任务。SpaceX目前正在德州总部开发星舰(Starship)火箭系统,该系统配备的超重型火箭迄今尚未以完整组态飞行过,但NASA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已选择由星舰火箭系统最快在2025年将宇航员送到月球。
12月2日,SpaceX公司公布了一项名为“星盾(Starshield)”的新业务,目标客户是美国国家安全部门。“星盾”基于“星链”系统在俄乌战争中的应用进行了升级,以服务于美国国家安全部门在地球观测、安全通信和军用载荷方面的需求。
07.中国商飞将全球首架国产大型客机C919交付东航
2022年12月9日,中国商飞在浦东祝桥基地向中国东航交付了全球首架C919飞机,这意味着我国民航运输市场首次拥有中国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飞机。但C919距离其商业首航还需经过紧急撤离演练、不少于100小时的空载验证飞行等考核。C919项目于2008年11月启动。次年,C919外形样机在香港举行的亚洲国际航空展上首次公开亮相。2015年,C919首架总装完毕。2017年,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顺利完成首飞。C919对标的是空客A320和波音737系列机型,三者载客能力相当,但空客A320售价1.1亿美元,波音737MAX售价高达1.2亿美元,而C919则标价0.99亿美元,性价比更高。
08.诺格推出美国新一代隐形轰炸机
2022年12月2日,仅次于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的美国第三大军工企业诺思罗普·格鲁曼(Northrop Grumman)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工厂首次对外展示B-21“突袭者(Raider)”隐形轰炸机。B-21预计在2023年首飞,2026-2027年服役,2030年初步具备作战能力。该远程轰炸机具备空中加油功能,可携带常规武器和核弹环球飞行,被视为美国未来数十年中最重要的空中战略威慑力量,也被称为全球首款第六代战机。该企业对B-21投入了极大的人力与资金成本,每架耗资约20亿美元,设计团队多达8000余人,来自本公司、行业合作伙伴和空军等机构团体。
其他关键制造业
09.苹果加速调整生产线布局
2022年以来,苹果不断施压要求供应商加速转移生产线到印度和越南等亚洲其他地区,并减少对以富士康为首的中国台湾组装商的依赖,当前苹果供应链中的中国工厂有297座,约占其全球工厂数量的48%。今年9月,苹果发布iPhone 14系列手机两周后宣布在印度生产该系列手机,这是苹果第一次在印度生产其最新型号手机。明年印度和中国可能同时生产 iPhone 15。有消息称,苹果三大工厂商富士康、和硕以及纬创计划将在印度投资9亿美元以扩大生产。据称苹果的长期目标是从印度产出40%至45%的iPhone,而目前这一比例只有个位数。今年8月苹果还向越南的新工厂投资了3亿美元,预计越南将承担更多AirPods、iWatch和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的制造。
目前苹果手机的下游组装领域仍由“台系五哥”——富士康、和硕、纬创、仁宝、广达主导。由于富士康工厂对iPhone 14 Pro系列的产能下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苹果要求和硕加入生产iPhone 14 Pro系列,这也是和硕首次拿下苹果高端机型代工订单。富士康位于郑州的工厂负责生产80%的iPhone 14和85%的iPhone 14 Pro。但受疫情影响,2022年第四季iPhone总出货量减少20%,大约7000-7500万部。目前富士康一方面努力恢复郑州工厂的产能,另一方面在山西太原工厂扩大投资,以弥补郑州厂的产能缺口。
文字编辑:许 悦
排版编辑:邹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