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外交月报·2022年11月 | 中国领导人密集参加多场重大线下国际峰会

来源:经济外交学人时间:2022-12-14
经济外交月报
2022年11月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 

 

图片

▲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图源:新华社

 

本期提要

    2022年11月,中国领导人出席多场国际峰会,取得卓著外交成果。14-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前往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并分别与美国、法国、南非、韩国、阿根廷、塞内加尔、西班牙、澳大利亚、荷兰、印尼、意大利等11国国家领导人以及联合国秘书长举行双边会谈。随后,习近平抵达曼谷,在17-19日期间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相继同菲律宾、新加坡、日本、文莱、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智利、泰国等8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习近平“双峰会”期间意义重大的元首外交活动,不仅在世界多边舞台展现了应对全球挑战的中国智慧,也向世界传递出合作发展的强劲信号,助推世界经济复苏。

    8-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前往柬埔寨,出席东亚三场重要峰会,并在会间分别与柬埔寨、新加坡、越南、老挝、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8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面,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联合国两大国际组织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东亚系列会议以及双边会晤为维护区域稳定与发展注入合作动力。

    在多场国际峰会进行之际,巴基斯坦、坦桑尼亚、德国、古巴、蒙古、老挝等6国领导人于本月先后来华访问,积极拓展“中国机遇”,进一步显示出世界各国同中国密切的双边经贸联系。此外,中国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在人文和能源领域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与新加坡签署多项双边合作成果,与巴基斯坦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进一步扫清经贸往来障碍。

    本月中美关系动向更是吸引世界众多目光,习近平在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会晤,对战略性问题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交流,为弥合双方分歧释放积极信号。随后,习近平在APEC会间与美国副总统哈里斯进行了简短交流,对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轨道表示期待。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会见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双方表示期待以双边合作应对全球宏观经济挑战;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会面,标志着两国恢复高层贸易谈判。中美关系显现的诸多积极信号,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恢复活力。

 

1

元首外交

德国总理访华彰显中德经贸关系粘性

 

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就加强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化、航空、粮食安全等领域合作与德方进行交谈。同时习近平表示中方支持欧盟战略自主,并希望德方同中方一道抵制保护主义。除上述领域合作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当日与朔尔茨的会面中强调了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性,并表示愿同德方加强贸易投资、制造业、气变等重点领域合作。朔尔茨表示德方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反对“脱钩”,愿同中方继续深化经贸合作,支持开展双边投资。此外,李克强与朔尔茨共同会见中德经济界代表,并鼓励德国企业踊跃来华投资兴业。双方均同意合作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这有利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中美元首会晤为弥合分歧释放积极信号

 

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中的战略性问题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看法。习近平指出,中美双方需要找到两国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中美发展道路不同,应该承认和尊重不同,而不是强求一律。中方反对把经贸科技交流政治化、武器化。当前形势下,中美两国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拜登表示,中美双方开展坦诚对话十分重要,双方应管控分歧,避免误解误判。拜登重申“四不一无意”和一个中国政策,希望双方团队尽快就确立指导美中关系的原则达成一致。两国元首同意,双方外交团队保持战略沟通,开展经常性磋商。同意两国财金团队就宏观经济政策、经贸等问题开展对话协调。同意共同努力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双方就开展两国公共卫生、农业和粮食安全对话合作达成一致。同意用好中美联合工作组,推动解决更多具体问题。同意扩大中美人文交流。两国元首同意继续保持经常性联系。

 

习近平出席G20领导人峰会并与多国元首会面

 

15-16日,应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并会见多国元首和政府首脑。15日,习近平在峰会上指出,要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各国要团结共生不对抗,大国要担当大国责任,照顾发展中国家关切;要在抗疫、遏制全球通胀、化解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减少货币政策调整的负面外溢效应、对发展中国家减缓债务、多边贸易、数字经济、气候变化、反腐败、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领域深化合作。

 

当日峰会期间,习近平分别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韩国总统尹锡悦、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塞内加尔总统萨勒、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荷兰首相吕特等八国首脑会面,就“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自贸协定谈判、大数据、绿色能源、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基础设施、气候变化、人文交流等领域交换意见。

 

16日,习近平在同本次G20峰会东道主印尼总统佐科会晤,双方签署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习近平表示,中方愿同印尼就“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数字经济等领域加强合作。此外,习近平分别与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会晤,围绕深化双边合作、推进全球发展等议题进行交谈。

 

习近平出席APEC会议,多场元首外交向世界传递合作发展的强劲信号

 

17日-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曼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泰国进行访问。习近平在18-19日的APEC会议上表达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并提出建设和平稳定、共同富裕、清洁美丽和守望相助亚太的期待。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要坚持普惠包容,实现互利共赢。要坚持开放区域合作,共促亚太繁荣。

 

17日,习近平在会前分别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举行双边会谈,表示将在陆海新通道、数字化、绿色发展、自贸协定谈判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合作。18日,习近平分别会见文莱苏丹哈桑纳尔、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马拉佩、智利总统博里奇等四国领导人,继续关注区域经贸发展和深化双边合作等议题。

 

18日晚,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共同会见了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和王后素提达。19日,在同泰国总理巴育会谈时指出,双方要加强投资、贸易、旅游、基础设施、产业园、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网络安全、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合作。此外,习近平当天在会间还与美国副总理哈里斯进行短暂交谈,对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轨道表示期待。

 

2

双边经济外交活动

 

上合领导人会议推动中哈经贸关系继续向前

 

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以视频形式主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就推进上合组织合作提出五点建议,包括深化执法安全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保障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助力可持续发展、密切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内容。与会各方均表示愿加强经贸、投资、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共同应对粮食、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等挑战。29日,李克强同哈萨克斯坦总理斯迈洛夫举行视频会晤,双方在投资保护、贸易便利化、能源安全保障、农产品贸易、人文交流、金融与跨境电商等方面均取得富有成效的进展。

 

韩正访问新加坡,中新双边合作机制会议取得多项成果

 

1-2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应邀访问新加坡,同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共同主持中新双边合作机制会议。与会双方聚焦“一带一路”、金融创新等领域,一致同意继续深化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等项目合作,并在会后宣布两国在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和互联互通等领域达成19项重要成果。此外,韩正分别与新加坡总统哈莉玛、总理李显龙以及其他新方政要会面。中新均表示愿继续推动合作项目实施,深入推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并加强两国经贸关系和人文交流,同时中方欢迎新方积极响应全球发展倡议。

 

亚非拉多国首脑相继访华,与中国深化多领域合作

 

本月,多国领导人访华,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均与来华各国领导人进行会面。2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来华访问,双方表示将继续推动落实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瓜达尔港建设、一号铁路干线升级等多个重大项目,在数字经济、电子商务、新能源、营商环境和投资安全等领域进行合作。3日,坦桑尼亚总统哈桑来华访问,中坦关系进一步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方表示愿加快落实“九项工程”,确保中坦关系向“互信、互利、互鉴、互助”方向发展。25日,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来华访问,双方交流了中共二十大、社会主义建设、“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中拉合作等相关内容。28日,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来华访问,双方就经贸、投资、矿产能源、基础设施、荒漠防治等议题深化合作,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30日,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来华访问。双方交流了“一带一路”、中老铁路运维、地区安全等话题,老方表示支持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与发展。

 

巴基斯坦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推动中巴经贸往来便利化

 

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人民银行近日与巴基斯坦国家银行签署了在巴基斯坦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双边货币合作形式进一步丰富。2020年7月,中巴双方还扩大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规模,并于2021年7月第三次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为300亿元人民币/7300亿巴基斯坦卢比。目前,巴基斯坦成为南亚区域首个拥有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国家,这将便利中巴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与美国财长会面,期待以双边合作应对全球宏观经济挑战

 

16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G20领导人峰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举行双边会晤。双方就全球宏观经济挑战和两国经济发展前景进行了广泛的建设性的交流。耶伦表示,她期待着与中方保持沟通。

 

李克强于峰会期间开展多场双边外交

 

9-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邀在金边出席多场峰会,对柬埔寨进行正式访问,并在会议期间与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会晤。9-11日,李克强与柬埔寨首相洪森、副首相谢索帕拉以及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分别会面。双方就落实农业、基础设施、海关、科技、人文交流、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达成共识,并签署十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11至13日,李克强在会间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越南总理范明政、老挝总理潘坎、韩国总统尹锡悦、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的分别会面中,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经贸、农业等领域,强调了双边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以及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等议题。李显龙表示,欢迎中方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此外,李克强在分别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会面中,表示中方愿继续参与G20缓债倡议,强调中国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缓解债务负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古特雷斯还就经济脱钩表示反对,主张各国通过对话弥合分歧。

 

中俄人文与能源合作更进一步

 

17日,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与俄罗斯副总理特鲁特涅夫以视频方式共同主持召开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双方表示愿就跨境物流及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投资、人文旅游等议题加强双边合作。22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与俄罗斯副总理戈利科娃共同出席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三次(视频)会议,双方表示将推动中俄人文合作迈向更高水平,并在会上签署合作协议。

 

29日,第四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以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和莫斯科两地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论坛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主持开幕式。章建华表示,中方已编制《中俄能源合作投资指南(中国部分)》,向俄方能源企业来华开展业务提供服务和信息指引。

 

中美恢复高层贸易谈判

 

18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泰国曼谷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面。这是中美自巴厘岛元首会晤后在经贸领域的进一步沟通,也是戴琪自2021年上任以来首次与中方高级官员会面。自去年12月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到期后,双方贸易关系再次紧张,此次会面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恢复高层贸易谈判。双方表示继续对共同关心的中美经贸问题,以及多边和区域经贸问题,进行坦诚、专业、建设性的交流,并强调了中美之间保持开放沟通渠道的重要性。此外,在美国将担任明年APEC轮值主席国之际,戴琪还分享了她对APEC未来发展的愿景。

 

3

多边经济外交活动

 

李克强出席东亚系列峰会,推动中国积极参与区域治理

 

8日晚,应柬埔寨王国首相洪森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抵达柬埔寨金边,在9日出席第25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李克强在会上表示中方视东盟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并提出设立中国东盟共同发展专项贷款、深挖双方在多项领域的合作潜力、加快建设公共卫生科技合作中心,实施“中国东盟人力资源质量提升计划”等方面的建议。

 

12日,李克强出席第25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李克强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借助RCEP保持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二是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帮助地区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数字转型能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三是提升危机应对能力,包括卫生、粮食、区域金融等多个领域。四是深化人文交流。五是助力可持续发展,举办10+3清洁能源圆桌对话,助力地区减贫发展。

 

13日,李克强出席第17届东亚峰会。与会各国表示要加强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深化多领域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为深化地区互利合作,应对风险挑战,李克强提出三点倡议:坚持战略对话,避免地区国家走向对抗;坚持在经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能源粮食安全、气变等领域互利合作;坚持东盟中心地位,构建包容性区域架构。在维护地区安全方面,中方主张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和航道畅通,加快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中国与海合会成员国举行央行行长对话强化沟通重大金融议题

 

2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央行行长举行第二次行长级视频对话,就经济增长与通胀、气候变化影响以及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金融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该对话机制于2021年9月28日首次启动,旨在搭建中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加强金融领域合作的沟通平台,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

 

【中国经济外交相关文献】

1. 《李克强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22年11月1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商务部关于电子商务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22年11月2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联合声明》,2022年11月2日。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22年11月3日。

5. 《统筹安全发展,推进海洋治理》,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2022年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稿,2022年11月3日。

6. 《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2022年11月4日。

7. 《珍爱湿地 守护未来 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2022年11月5日。

8. 《关于加强中国-东盟共同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声明》,2022年11月11日。

9. 《纪念〈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20周年联合声明》,2022年11月11日。

10. 《中国-东盟粮食安全合作的联合声明》,2022年11月11日。

11. 《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2-2025)》,2022年11月11日。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联合公报》,2022年11月11日。

13. 《李克强在第25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14. 《李克强在第25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2022年11月12日。

15. 《10+3合作25周年文件集》,2022年11月12日。

16. 《李克强在第17届东亚峰会上的讲话》,2022年11月13日。

17. 《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2022年11月15日。

18.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宣言》(摘要),2022年11月16日。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联合声明》,2022年11月16日。

20. 《坚守初心 共促发展 开启亚太合作新篇章》,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2022年11月17日。

21. 《团结合作勇担责任 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2022年11月18日。

22. 《生物循环绿色经济曼谷目标》(摘要),2022年11月19日。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泰王国商业部关于电子商务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22年11月19日。

24. 《2022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摘要),2022年11月19日。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泰王国关于构建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2022年11月19日。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古巴共和国关于深化新时代中古关系的联合声明》,2022年11月25日。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关于新时代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22年11月28日。

28. 《中俄能源合作投资指南(中国部分)》,2022年11月29日。

29. 《关于进一步深化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联合声明》,2022年12月2日。

 

*整理人:邹玥、穆睿彤、宋晨瑜、穆睿彤、赵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