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近日,印度军方人士表示,印东北部这个几十年来动乱不断的地区正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由于安全形势得到改善,印陆军将其部署在该地区庞大的反动乱部队缩减至旅的规模。本文总结了印东北地区安全情况得到改善的原因与成果,追溯了阿萨姆步枪队的历史与责任,并对该地区的安全现状作出进一步分析。印东北地区的情况改善及军队重整包括哪些?这又对中印边境有何影响?南亚研究小组特此编译本文,供各位读者批判参考。
图片
印度军方人士表示,印东北这个几十年来pan乱不断的地区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由于安全形势改善,陆军将其曾经庞大的反pan乱部署缩减到为一个旅。
印东北地区的pan乱死亡人数。图源:The Print Team
在pan乱高峰期,位于迪马普尔的全面的陆军军团“第三军团”(Dimapur-based 3 Corps)和一些其它部队一同负责执行反pan乱(CI)和反恐怖主义(CT)任务。这意味着,曾经有三个以上的陆军师被专门部署在反pan乱或反恐岗位上。
根据国防机构透露,除了阿萨姆步枪队的两个师之外,“第三军团”有自己的三个师,因此可谓印度陆军中最大的军团。它还负责实际控制线(LAC)地区,并在其中负责管理一个名为“伪阿邦其余地区(Rest of Arunachal Pradesh)”的地区。
他们补充说,除了第三军团的一个师外,东部司令部下属的另外两个军团——第33军团和第4军团的后备部队以及其他建制也参与了反pan乱反恐任务。
然而,这些年局势逐渐改善,中央从东北三邦的不同地区撤销了《武装部队(特别权力)法》(AFSPA),陆军几乎将其所有部队从该地区的反pan乱反恐任务中完全撤出,转而仅为常规战争做准备。
现在负责反pan乱反恐行动的,只有总部设在阿萨姆邦莱普利(Laipuli)的“第73山地旅”(the 73 Mountain Brigade)陆军。除此以外,其他一些营级单位也仍在需要时执行这些任务。
这是自1954年以来第一次没有陆军旅级单位参与那加兰邦、米佐拉姆邦、曼尼普尔邦、特里普拉邦和梅加拉亚邦等地的反pan乱任务。
反pan乱反恐任务现在由阿萨姆步枪队承担。这是一支专门为东北地区设置的准军事部队,总部设在西隆(Shillong),是印度最古老的准军事部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35年,当时它被称为“卡查尔征兵队”(the Cachar Levy),约750人,主要任务是保护英国茶园及其定居点免受部落袭击。
随后,卡查尔征兵队(the Cachar Levy)重组,更名为边防部队(the Frontier Force),其额外职责是代表英国在阿萨姆邦边界进行惩罚性远征。1917年,该部队被重新命名为阿萨姆步枪队(Assam Rifles)。阿萨姆步枪队的核定兵力为66412人,也被称为“东北哨兵”,有46个营部署在该地区的各个角落。
“阿萨姆步枪队一直参与反pan乱行动,但在行动上隶属于陆军。它继续履行反pan乱职责,而陆军现在完全专注于实际控制线”,阿萨姆步枪队前总司令肖金·乔汉中将(Lt. Gen. Shokin Chauhan)表示。
消息人士解释说,安全形势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发生变化了。除了中央武装警察部队外,各邦的警察部队也更强、更活跃,使军队可以慢慢回到其主要任务上。由于安全形势改善,几年前就开始重新调整东北地区的军队定位了。
图源:The Print
据内政部称,在过去八年中,东北地区的pan乱事件减少80%,安全部队的伤亡人数减少75%,而平民死亡人数减少99%。
为改善整体安全状况,莫迪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与各种pan乱团体达成和平协议,并加快前几届政府启动的会谈,这些会谈导致许多组织达成停火协议。
9月15日,中央政府和阿萨姆邦政府与八个原住民pan乱组织签署了一项三方协议,以结束东北地区最大邦的部落和茶园工人几十年的危机。这八个组织多达1182名干部在会上投降并表示愿意回到社会主流。
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央政府和东北地区各邦政府与各种极端主义组织达成若干协议,包括2019年的“特里普拉民族解放阵线协议”(the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 of Twipra)、2020年的“博多协议”(the Bodo accord)、2021年的“卡比昂隆协议”(the Karbi Anglong agreement)和2022年的“阿萨姆-梅加拉亚邦际边界协议”(the Assam-Meghalaya Inter-State Boundary Agreement)。
同时,消息人士指出,印度陆军加快调整进程步伐是对2020年拉达克对峙事件后中印在实际控制线上的紧张双边局势所作出的反应。
正如The Print先前报道的那样,陆军已经开始大幅修改作战顺序。其中,以巴基斯坦为中心、总部设在马图拉的第一军团(一个打击军团)重新部署到北部边境。
陆军在查谟和克什米尔敏感地区的部署也出现了重大变化,现在有一个完整的编队被调往实控线。
军队在东北地区的重新定位
陆军东部司令部的行动区域包括锡金邦、“伪阿鲁纳恰尔邦(我国藏南地区)”、那加兰邦、曼尼普尔邦、米佐拉姆邦、特里普拉邦、梅加拉亚邦、阿萨姆邦和西孟加拉邦,由第33、17、3和4军团组成。
直到几年前,第3军团曾一直领导东北地区的反pan乱反恐行动。“第3军团几年前被调配到实控线地区,反pan乱反恐行动便由21师负责。现在负责同样任务的只有一个旅”,一位消息人士解释说。
图源网络
消息人士指出,由于安全局势的改善,印东北许多地区的《武装部队特别权力法》(AFSPA)被撤销。几十年后的今天,政府已宣布从4月1日起减少《武装力量特别权力法》下那加兰、阿萨姆和曼尼普尔的“受扰地区”。
上述消息人士也解释了部队的重新定位,表示早些时候部队虽然被派往执行反pan乱反恐任务,但实际上还承担着其它任务——如果需要,他们会被部署到实控线地区,“尽管计划一直都在进行,但这需要时间。”另有消息称,“现在实控线成为了主要焦点,部队已经永久性地重新部署到了中国边境,并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据消息人士透露,东部司令部下属的21伞兵特种部队和12伞兵特种部队继续根据情况发挥双重作用。
在2017年的洞朗事件中,印度和中国军队对峙了近三个月,自此东部司令部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和技术,并部署新的火炮和导弹系统。
尽管中印在东拉达克地区爆发紧张局势,但总体而言,拉达克地区的军事和建筑活动都在增加。
在印东北地区,锡金邦和“伪阿鲁纳恰尔邦(我国藏南地区)”与中国接壤。2月,国防部告知议会,边境公路组织在“伪阿鲁纳恰尔邦(我国藏南地区)”和锡金分别修建了149.98公里和69.46公里的公路。
与此同时,中国加快了实际控制线一侧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新的两用村(攻守兼可)。
本文编译自The Print官网2022年9月22日两篇文章,原标题为:Peace in Northeast after decades allows Army to finally pull out of counter-insurgency ops,原文链接为:https://theprint.in/defence/peace-in-the-northeast-allows-army-to-hand-over-counter-insurgency-duties-to-assam-rifles/1138603/
作者 | Snehesh Alex Philip;编译 | 王娇杨;审核 | 陈安澜;编辑 | 王若桐 陈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