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修宪禁止割让领土 日本只剩“武力夺岛”了吗?

来源:欧亚新观察时间:2020-02-17

本月1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了75位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一起参加宪法修正工作会议。期间,有人提议“应在宪法中写明禁止割让本国领土”,普京现场对该提议表示了赞同,并称“正在研究”。普京的表态在日本国内引发强烈反应。安倍政府对此显然有些准备不足,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只能外交表态称“日方随时关注俄内政、外交方面的动向”,此外没有发表任何评论。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则借此再次叫嚣“武力夺岛”。

事实上,俄日围绕北方四岛问题“猫戏老鼠”的游戏已经玩了很久,即便将收回北方四岛作为毕生夙愿的安倍晋三对此也心知肚明。如果说此前安倍晋三对此还一直抱有希望,那此次普京的表态似乎给他泼上了最后一盆冷水。当前,俄最终是否将“禁止割让本国领土”的条款写入《宪法修正案》尚不得而知。一旦写入宪法,那日本真的只剩“武力夺岛”一条路可走了吗?

分歧与执着

长期以来,外界对俄罗斯是否会向日本交换北方四岛一直有不同看法,众说纷纭。俄日围绕北方四岛的分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就归属问题分歧严重,俄方认为日方首先要遵守1956年《苏日联合声明》(主要内容是俄先向日本归还北方四岛中面积较少的齿舞和色丹两岛),然后放弃对其余两岛的主权声索,这是双方谈判并签订《和平条约》的先决条件,而日方则坚持要求俄方归还全部北方四岛;二是军事互信严重不足,这方面起主要作用的还是美国因素。
俄主流民意显示,北方四岛首先是领土问题,其次是军事安全问题,最后是领导人历史地位问题,无论是上述三个因素的哪个考虑,俄都不会向日本移交北方四岛”。而根据日本在俄罗斯做的有关北方四岛归属问题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53%的受访认为北方四岛归属权在俄罗斯;41%的受访者认为应该与日本协商决定;仅有2%的受访者认为北方四岛归属权在日本。

在民意就是支持率的逻辑思维下,俄罗斯领导人很难向日本归北方四岛哪怕是齿舞和色丹两个小岛。当前,普京已经成为比肩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领导人如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甚至是斯大林的人物,如果对日本返还领土,其历史地位必然受到影响。

当前俄宪法改革的目的在于对2024年前权力架构的再调整。如果将“禁止割让本国领土”写入宪法,则普京可以保证未来无论何人出任总统,都不会也无权在北方四岛问题上作出妥协。2018年普京已就领土问题明确表示,“无论由谁执掌俄罗斯政权都应在两国间进行长期谈判,到签订和平条约为止可能需要好几代政治家的参与”。从这个角度讲,普京选择此时提出“禁止割让本国领土”,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运筹与考量

对俄而言,尽快与日本缔结和平条约有诸多益处:一是与日缔结和平条约的现实需要。二战之后,从法理上讲,俄日仍处于战争状态,从这个角度讲,无论是日本还是俄罗斯,客观上都有尽快结束战争状态、缔结和平条约的需要。但考虑到俄对北方四岛的实际控制,谈判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俄手中,俄对缔结条约的迫切性弱于日本。

二是打破外交孤立的现实需要。因乌克兰危机,俄长期遭受美西方经济制裁及外交孤立,俄希望另辟蹊径,从日本入手打破西方的外交孤立,这也成为日方就北方四岛问题向俄要价的筹码。

三是借日本经济和技术实力推动远东开发的现实需要。远东与北极开发已成为俄国家战略,从长远分析,远东及北极开发尤其是远东开发对俄国家经济恢复及大国地位是否稳固至关重要。但由于资金和劳动力不足的瓶颈问题无法解决,普京推出的“远东一公顷土地”法案也收效甚微,俄亟需日本加大对远东开发的投资包括技术支持。

冲突与争夺

北方四岛是连接库页岛与勘察加半岛的战略要冲,在西面波罗的海国家纷纷倒戈的背景下,北方四岛的存在可以保证俄罗斯舰船自由进出鄂霍次克海和太平洋而不受任何限制。一旦北方四岛还给日本,那么美军立刻就会向前推进数百公里,直接将俄太平洋舰队堵在家门口。

翻看沙俄(苏联)过去300年的历史不难发现,争夺出海口成为其成为世界强国的标志,克里米亚问题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面对西方的高压,普京尚敢为了克里米亚放手一搏,更何况北方四岛。俄军事科学博士扎伊采夫上将认为,一旦俄日开战,美国的军事基地立即就会出现在南千岛群岛。而普京在去年12月19日表示,“日本与美国是军事同盟,而且,美国还正在与日本谈判,部署中程弹道导弹,我们不能不考虑这些,包括在这些岛屿方面。我们是否得到保证,明天在这些岛屿上不会出现新的美国打击系统”。

进入2020年来,俄日在北方四岛海域频繁秀肌肉,一度呈对峙状态。一方面,本月12日,俄军一艘无畏I级驱逐舰和一艘杜布纳河级补给舰穿越对马海峡,虽然是两艘“上古老舰”,但却无人敢轻举妄动;在日本方面,近日有两架B-52H轰炸机从美国本土飞往日本并在抵达后与日本航空自卫队展开协同训练。驻扎在日韩的美空军第八军指挥官詹姆斯·道金斯赤裸裸威胁说,“这是2020年以来美国首次与亚洲盟友开展空中联合战略打击演习,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于日韩等盟友的集体安全承诺,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希望通过这一系列军事部署来向潜在对手发出明确的警告信号”。

智慧与等待

俄日之间虽然至今没有签署《和平条约》,但双方关系尤其是经贸合作却发展顺畅,两国高层联系一直没有中断。2018年11月,俄日领导人在新加坡会晤时曾达成“在1956年《苏日联合声明》的基础上,加快两国就缔结《和平条约》的谈判进程”的共识。日本外务省此后发布的《2019年版外交蓝皮书中》特意删去了2018年版强调的“北方四岛属于日本”相关表述。日本外相河野太郎毫不掩饰地指出,“日本的目标就是尽快解决领土问题,签署《和平条约》”,虽然后来的事实证明,日本方面显然是过于乐观了。

进入2020年,俄日双方一方面在北方地道问题上剑拔弩张,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协调立场。除在慕尼黑举行的“2+2会谈”外,俄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也将于近期访日,与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北村滋协调立场。此外,2020年还是俄日之间的“地区交流年”。

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安倍晋三本月7日已经表态将于5月9日赴俄罗斯出席二战胜利75周年庆祝活动尤其是当天的大型阅兵式。安倍晋三本意是希望利用这一时机再提北方四岛问题,但如果今年4月俄宪法修正案中出现了“不可割让本国领土”的表述,那对致力于解决北方四岛问题的安倍晋三来说无疑就尴尬了,其最终是否访俄也被打上大大的句号。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此次俄宪法改革。无论从改善民生(如最低工资标准不低于劳动人口最低生活费、鼓励生育、禁止同性婚姻等)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政治精英国有化(如政府高官不能拥有外国国籍及在俄生活至少25年等)的角度考虑,此次宪法改革都反映出普京保守主义的特点。由于俄强大的核武储备,日本妄图“武力夺岛”无异于痴人说梦。围绕北方四岛问题,未来留给俄日讨价还价的时间、空间仍无比广阔,一方面考验着双方政治家们的智慧,另一方面也与国际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

(作者:米未言,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特聘研究员)

(转自:欧亚新观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