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祖康大使在“冬奥会的国际关系与东北亚合作” 国际学术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时间:2021-12-07


会议现场

尊敬的李向阳院长、金尚煜参赞,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感谢社科院和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的盛情邀请,让我有幸参加冬奥会国际学术会议论坛。我是一名职业外交官,在外交一线工作近50年,和联合国打交道近30年。同时,本人也是一名近乎疯狂的体育爱好者,六十岁开始学滑雪,第五次就滑上了“红道”。但我对体育专业没有研究,看了出席本次座谈会人员的阵容,发现诸位都是研究冬奥体育的“大咖”,让我讲话,严重缺乏自信,万一说错了,千万别到网上拿我“开涮”。

首先,我认为,第24届冬奥会、冬残奥会在中国北京举行是有特殊重大意义的。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中国则是世界上迄今人口最多、发展最快、块头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说“迄今”,是指印度人口可能不久超过中国。在北京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带动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将改善中国人民的健康,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第二,中国有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具有沉重的历史感,使命感。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人民曾被当年的列强贴上“东亚病夫”的标签。今天,中国人民的平均寿命已位居世界中上水平。14亿中国人正在意气风发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提高民族素质,包括提高人民普遍健康素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东亚病夫”的帽子早就被我们扔进了太平洋。第三,更为重要的是,北京冬奥会对传播以团结、友谊、和平为象征的奥林匹克精神将产生长久、深远的影响。本届冬奥会,包括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当下,国际格局正在发生百年未有之巨变,大国关系紧张,广大中小国家无所适从,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气候变化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愈演愈烈,国际治理体系混乱不堪,世界向何处去正面临严峻选择。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在中国,在北京举办冬奥会,把奥林匹克的精神,尤其是“团结”的精神传播出去,自然会具有超乎寻常的意义。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更是一项巨大的贡献。


沙祖康大使讲话

女士们,先生们:

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这一精神是通过比赛来体现的。任何一项奥运项目的比赛都有裁判员,而任何一位裁判员都是以同一套规则作出裁判的。这里没有双重或多重规则,得过一届或几届的冠军与首次参赛的新人在规则面前都是平等的,没有某某“冠军优先”或预设“某某冠军第一”之说。也就是说,运动员不分国籍、肤色、社会和经济背景,都是平等的。而裁判员也是按照统一规则民主选举出来的,不是自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奥运精神和奥运规则真切体现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一名多年和联合国打交道的外交官,我目睹近年来的一些现象,如以《联合国宪章》为宗旨而制定的国际治理规则和法律不时被践踏,自己亲手制订和设立的国际公约和机构被视为儿戏,想退就退,想进就进,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言而无信,为所欲为,我深感无奈。本次学术会议,将研讨“冬奥会的国际关系”。本人真诚地希望通过研讨和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能对包括国际治理在内的国际关系改善有所启迪。

女士们,先生们:

我了解到,迄今冬奥会已举办了23届,北京冬奥会为第24届,把俄罗斯算上,在亚洲共举办了五届。日本、俄罗斯、韩国都是中国的邻国,都是相互搬不走的邻居。中日韩更是同处东亚,人文相通,有着几千年互学互鉴、友好交往的历史。中国与俄罗斯则是互为最大的邻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负有首要的责任,有着结伴而不结盟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相信,筹办北京冬奥会一定是大量借鉴了我们邻国举办的丰富经验和教训。成功筹备和举办北京冬奥会,一定有我们邻国的贡献。中国百姓有个说法,叫做“亲帮亲好、邻帮邻好”。北京举办冬奥,是中国人民的大喜事。按中国习俗,邻居办喜事,必需上门祝贺,有时还要备份礼。诚然,亲戚、邻里之间有时也会有摩擦,吵个架,但最终还是会相互帮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个人认为,这得首先从建设互为邻国的周边国家关系开始,切实履行“亲、诚、惠、容”的睦邻友好政策。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日益临近,国际上有些政客,为了一己的私利,正在拉帮结伴,盘算着如何挑拨中国与其邻居的关系,以图浑水摸鱼。这显然违背奥运会的“更团结”精神,这至少不是中国人的文化,也不是东亚人的文化。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初,日本、韩国、蒙古国人民曾慷慨驰援中国,温暖了中国人民的心。我个人觉得,邻居间相互伤害是最让人伤心的事,换位思维,同舟共济,互助合作则是最暖心的事。我衷心希望,本次学术会议,通过第二、第三场关于总结日、俄、韩举办冬奥会的经验和东亚合作的研讨,能对增进相互了解,推进合作,为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添砖加瓦。

最后,作为中国人,作为东道国的一名公民,我衷心期盼,中国运动员和东亚邻国的运动员,都能在北京赛出好成绩,向世界展示东亚人的亮丽风采。

谢谢大家!


与会专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