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美国的印太战略与中国的中南半岛外交

来源: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时间:2021-11-09

作为一块对中国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对东南亚的研究直接涉及到对更加宏观的中美关系研究以及对中美战略竞争的理解。自拜登上台伊始,美国政府就以非常积极的姿态部署所谓的“印太战略”以对中国进行围堵,这与“述而不作”的特朗普形成了鲜明对比。与此同时,中国由于新冠疫情而严格执行跨国旅行限制,在线下实体性的外交活动上较为谨慎——这就使得美国在外交上至少在气势上对中国形成了一种合围态势,而且这样的趋势正在加剧。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打破美国围堵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东南亚地区。

一、拜登政府正加紧进行其“印太战略”布局

截至目前,美国政府最权威的一份关于其外交战略的文件是2021年3月公布的《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导方针》(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c Guidance),这份文件明确表明,特朗普时代的“印太战略”被拜登政府延续了下来。而在新的文件中,除了提到要与澳大利亚、日本、印度、新西兰这四个美国的传统重要盟友和伙伴(它们分别是四国机制和五眼联盟的成员)深化关系之外,还直接点名了韩国、越南和新加坡这三个此前没有在美国盟友框架中的国家,中国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其中,新西兰由于其体量较小且长期秉持中立态度,不会轻易深陷美国的战略中,而其他六国则共同构成了美国在亚太的新战略支点。

目前,拜登政府正在快马加鞭地落实“印太战略”,完成特朗普未竟的事业:2021年2月28日和3月12日,印太“四方安全对话(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简称‘Quad’)”的外长和领导人先后举行了线上峰会;而在半年之后的9月24日,四国领导人在华盛顿举行了首次线下会晤。这几次会议除了讨论新冠疫情的应对问题、国际市场的供应链管理问题和有关气候变化的问题之外,还强调要成立基础设施协调小组,技术标准沟通小组和网络安全高级小组等机制。可以说,拜登政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迅速地将之前仅限于口号的“印太战略”的构想落到了实处,并且大大充实了印太战略的经济基础。

除了巩固和提升大的“印太战略”框架之外,美国还在积极地进行一些“小多边”、“双边”外交活动。4-5月,日本首相菅义伟与韩国总统文在寅先后访问美国,和拜登总统进行了双边会晤,美日在军事同盟的基础上又强调增加了价值因素,还讨论了供应链的合作。而韩国方面则承诺会要求本国企业增加对美国的投资,尤其是半导体产业以及电动汽车研发、生产会在美国进行。这表明韩国和日本将会配合美国所需进行产业链的重构。7月底,美国副国务卿温迪·舍曼(Wendy Sherman)在访问日韩的同时还访问了蒙古,声称美国是蒙古的“第三邻国(Third Neighbor)。在舍曼出访的一个月内,美国副总统哈里斯(Kamala Harris)和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又出访了新加坡、越南和菲律宾(两人都访问了新加坡和越南,奥斯汀单独访问了菲律宾),目前越南已经很明显地成为了“印太战略”中的一个支点国家,美越在增加技术和供应链合作方面达成了共识,即美国希望利用越南构建一个排除中国的供应链体系,而越南也渴望借此发展本国制造业的能力。9月15日,美国伙同英澳两国又组建了“澳英美联盟(Australia-UK-US, 简称‘AUKUS’)”。此外,欧盟也提出要介入印太事务,并推出了一份自己的《欧盟印太合作战略》(EU Strategy for Cooperation in the Indo-Pacific),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也随后对欧盟表示了支持。可见,目前印太已经成为了各方势力角逐的热点地区。

二、中南半岛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中南半岛在中国的亚太战略中十分重要,它甚至是中国化解美国印太战略压力的一个突破口。原因如下:首先,从地缘上看,中南半岛与中国相连接,这对长期作为一个陆权国家的中国来说非常重要;其次,从文化上看,这个地区的流行的文化主要是佛教和儒家文化,这与中国有较大的相通之处;第三,从经济层面上看,虽然目前中南半岛国家的经济规模不大,但它们却拥有巨大的潜力(如图1-1、1-2所示),泰国和正在快速发展的越南就是很好的例子;第四,该地区并没有一个主导性的大国,这和南亚等地区不同。


图1-1:中南半岛五国的总体经济情况(I)


图1-2:中南半岛五国的总体经济情况(II)

三、中国在中南半岛的基建外交与长期的政策建议

(1)中国在中南半岛的基建外交

目前,中国对中南半岛国家开展了积极的外交工作,而“基建外交”就是非常值得瞩目的一个板块(如图2所示)。中国在该地区几个国家开展了诸多项目,包括已经运营数年的“中缅油气管道(Sino-Myanmar Pipelines)”项目、年底即将通车的“中老铁路(China-Laos Railway/Boten–Vientiane railway)”以及以泰中罗勇工业园(Thai-Chinese Rayong Industrial Zone)和越南龙江工业园(Long-Giang Industrial Park)为代表的四大工业园项目。近些年来,中国的基建外交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如美国的兰普顿(David Lampton)团队就出版了《铁河纵横:中国的铁路在东南亚》一书,研究中国在东南亚的基建如何改变该地区的政治格局。这本书阐述的一些内容和看法,值得我们去关注。

在这些基建项目中,中老铁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中国基建外交的一个大手笔。这条铁路按计划将在2021年年底开通,开通后有可能将老挝和柬埔寨打造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样板。中国有句深入人心的谚语:要致富,先修路。如今中国在中南半岛大规模修路,就是要在区域层面实现共富目标。此外,这条铁路也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力量在中南半岛从北到南进行延伸。


图2:中国在中南半岛推进的主要基础设施项目

(2)对于中国在中南半岛开展外交工作的建议

中国在中南半岛地区的外交工作可以从如下方面开展:

第一,应该继续重视澜湄合作机制,并致力于将其打造为一个多部委联合推进的机制。目前的澜湄合作主要还是由外交部门主导,在之后的工作中可以通过外交部门牵头打造一个结合经贸、产业、金融、农业、卫生、国防、文旅等各领域的综合性对话机制,以此完善中国与中南半岛五国沟通的框架。

第二,将中南半岛视作中国“基建外交”的试验场。中国的基建能力在世界上是没有争议的,所以中国要继续发挥这样一个优势。正如国际上的学者已经注意到的那样,中国的国有企业相比于西方的私有企业在进行基建工作时拥有更多的“耐心资本”。作为中国“基建外交”的重点地区,我们首先要持续跟进并优化已经完工的项目,改善存在的问题,对正在建设和筹备当中的项目的推进要注意防范风险。此外,中国还要谋求与东南亚国家开拓新的基建项目,拓展新的融资方式,包括让亚投行更加有效的介入该地区的基建项目,而不能仅仅依靠中国的国有资本。

第三,中国还应该增加对中南半岛国家的进口,并推动人民币在该地区的国际化。中国需要大幅放宽对该地区的市场准入门槛,中国与柬埔寨已经在2020年签署了双边自贸协定,现在要加快推进与老挝、泰国和越南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该地区经济结构总体比较落后,主要靠农业出口,对于来自该地区的农产品,我们要敞开进口,解决这些国家的贸易逆差问题。在老挝方面,中国可利用中老铁路的优势进行长远布局,推动铁路发挥促进疫情后双边旅游和商贸交流的作用。中国还可以将自己成熟的移动支付系统推广到该地区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该地区的主权货币普遍处于弱势地位,而且在经济上对中国依赖较大,要通过建立各种金融和货币合作机制,推动人民币成为该地区的主导货币。

第四,重视人员往来也是必要的。中国需要向中南半岛国家的青年学子提供更多的留学名额和资助项目,鼓励他们来中国学习,以培养他们对中国的感情,加强双方的人文交流。

本文是李巍教授于2021年10月28-29日在云南大学主办的第十二届西南论坛上的发言。经授权,由云南大学中国周边外交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李昂整理而成,原载于“东南亚学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