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科技创新是对大国崛起的系统性检验

来源: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时间:2021-10-28

从2018年3月开始,中美之间爆发了全面的经济冲突,并且连绵至今。这轮异常剧烈的经济冲突,先后以关税战、投资战、技术战和金融战等方式表现出来。这场经济冲突完全是由大国地缘政治竞争所驱动,毫无经济逻辑可言。目前,关税战和投资战虽已告一段落,但战场未被清理,仍然一片狼藉。而技术战则鏖战正酣,并持续加码;金融战则战鼓雷鸣,箭在弦上。

中国的大国崛起进程尚有两大关键的短板,一在科技,二在金融。科技和金融两者相辅相成,金融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而科技又为金融网络提供安全保障。相比之下,目前美国对中国的科技打压更加考验中国大国崛起的韧劲和势头。作为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表现最为卓越的企业,华为在本轮中美经贸争端中也受伤最重。但是,面对美国通过技术管制和市场狙击的双重“攻势”,华为虽然负重前行,但却始终屹立不倒。之所以如此,源于华为坚拒各种“挣快钱”的诱惑,始终坚持将技术研发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技术创新方面矢志不渝、奋勇笃行。

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和科技创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内容, 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列为2021年八大经济工作之首,这也是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实现技术的全球引领能力,中国的强国目标就难以实现。当下中国迫切需要利用正在孕育的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机遇,全面加强高新技术的创新体系建设,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加快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尤其要在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半导体芯片、民用航空、高端装备和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实现快速追赶,推动中国从“技术引进大国”转向“技术创新大国”。而要全面提升大国技术能力,系统性改变目前我国在高端技术领域仍然受制于人的局面,关键在于从体制机制上,培育肥沃的创新土壤。具体而言,要培育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又特别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基础科学理论创新和前沿实用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源,也是“卡脖子”技术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另一方面,基础研究也需要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没有基础研究作为支撑的技术创新,往往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容易昙花一现,也不能做到创新的可持续性。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对于这轮技术战最大的反思并不在于应用型技术跟不上,而是我们在基础理论研究上的薄弱。最近任正非在一次和科学家的座谈中谈到:“十几年来,如果公司没有对基础科学和研究的重视,没有与世界前沿科学家的深入合作,没有对基础研究人员的重视,就不可能有今天这么雄厚的理论技术与工程积淀,那么面对美国的打压和封锁,存在的难题可能就无法化解。”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多次公开呼吁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这绝对是痛定思痛之后的切身体会和肺腑之言。因此,应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有效融合。对基础研究探索实行长周期评价,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鼓励一部分人甘于坐冷板凳,从事长期的基础科学研究。

第二,要处理好政府主导的创新和市场主导的创新之间的关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要“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和发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起来,为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在充分发挥政府对重大科技创新的组织作用的同时,也应有效激发市场潜能,以市场化机制促多元化供需对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政府的科技创新职责应重点放在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培育有利于创新的法制环境和社会氛围,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排头兵”。

与此紧密相关的是,要处理好国企主导的创新和民企主导的创新之间的关系。国企和民企有不同的特点,在技术创新问题上也各有不同的优势。国有企业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储备较多,而且注重长远,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而民营企业体制机制更为灵活,市场意识更强,对新技术更为敏感,且更具有风险意识和开拓精神。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经济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国企与民企共同构成推动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两者需要分工配合,优势互补,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科技创新。

第三,要处理好渐进式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之间的关系。要强化与底线思维和领跑思维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底线思维需要渐进式创新,在于夯实已有基础,从量变到质变,逐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自主可控,从而完成国家创新实力的升级;领跑思维则需要颠覆性创新,在于坚持原创导向,勇闯重要新兴技术的“无人区”,迅速完成变革性新技术的开拓,从而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美国是一个富有颠覆性创新精神的国家,因此能多次引领技术和产业革命。相比之下,日本更擅长渐进式创新,国家技术实力雄厚,但是缺乏技术引领能力。中国需要把握两者的平衡,既要在技术进步上稳扎稳打,鼓励技术积累,又要鼓励颠覆性的技术创新。

第四,要处理好个体创新和集体攻关之间的关系。创新的主体既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技术史上的很多创新都来自于个人天才式的灵感,但同时一些重大的技术突破也离不开集体的联合攻关。这种差别体现在不同性质的技术类别中。作为一个有着深厚集体主义传统的国家,也要充分发挥和尊重个人的才华。一方面强化国家对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布局的顶层设计,汇聚集体智慧;一方面支持和鼓励万众创新,焕发民间和个体的活力,同时要尊重个人的知识产权。唯有在个体创新与集体攻关的合力之下,才能打造创新的良性格局。

第五,要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的关系。科技自立自强已经成为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我们必须努力补齐经济体系中的诸多技术“短板”以增强在核心技术领域的自给能力。然而科技创新有其自身规律,越是强调自主创新能力,越是需要在开放中创新,包括科技发展的开放合作,以及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等。现代学科技术更加复杂,任何重大的科技创新都离不开全人类的分工合作和共同努力。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独立的创新中心,或独享创新成果。要坚持开放创新,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随着科技创新日益成为中美各领域竞争中的决定因素,中国越是要增强科技创新的开放意识,积极展开同世界各国的科技合作,吸纳全球创新人才,这既是建设创新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全球均衡、包容、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贡献,在科技创新上搞自我封闭是没有出路的。

总之,美国发动的空前规模的技术战对中国是一场历史性大考,而且中美科技竞争也将是一个不可逆的长期趋势,中国能否顶住压力,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改革,稳步实现在创新领域的巨大突破,并推动中美科技实力均势格局的尽快到来,对于中国的大国崛起至关重要。

李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美国国际经济政策、中国经济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