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沙龙,这个大跨度的开放交流平台,于2019年10月11日迎来了一个内容新颖,又很有意义的主题:在中国的市场上如何为一个国际知名品牌起一个响当当的中文名字?
来自北京益派数据有限公司的副总裁何建新先生,在这个沙龙上,以德国啤酒Warsteiner为典型案例,对其命名过程的理论依据和和实际操作进行了生动的分析;对其命名结果“沃斯坦”所涉及的决策要素的优缺点进行了详尽的展示和比对。这些分析和比对不仅涉及该词语的词源含意、品牌的特质定位、特定消费群体的偏好、利于传播的程度等,而且还涉及中国市场特定的文化因素,诸如,中文名的字数限制、朗朗上口的程度、谐音联想的美好成分与不利成分等。“沃斯坦”这短短三个字的命名过程,让与会者看到这其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和坚实的学科理论背景,诸如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以及知识产权、跨文化的融合等,更让人们体察到市场运作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因此,这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沙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典型的交叉系统的综合集成的好故事。
由于这个沙龙主题非常贴近生活,而且其内容与系统科学、语言学,数据分析等密切关联,何建新先生的主题发言,引起了与会专家的热烈反馈,纷纷踊跃发言。有的给出另样命名建议,有的就相关实际品牌的命名优劣对比,讲述了商品命名的意义,有的就今后该命名的后测工作提出了具体设想,有的就“学问”与市场的微妙关系发表了见解,等等,不一而足,热闹非常。正可谓:开瓮适逢陶谢,沙龙妙语兴隆。
参加本次沙龙的专家有SSI名誉所长、中国传媒大学柯惠新教授,中科院纳米中心原党委书记、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执行秘书长刘洪海先生,民政部低收入家庭认定中心大数据首席专家、人民网食品安全专家李伟先生,钱学森教育和学术研究会秘书长李伟格女士,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郑秀华教授,中国科学报编审李战军先生,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秘书长、我会理事唐锡晋教授,何建新先生团队成员张平女士、聂云霞女士、沙英梅女士;以及我会陈烨会长、刘永胜会长,我会常务理事高剑波教授,秘书长林晓兵先生等。
我会会长颜基义教授主持沙龙。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