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战略经济动态·2019年第3期

来源: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时间:2019-10-09

印度政府近日推出大规模减税政策,将名义公司税率从30%下调至22%,这将使得公司承受的实际税率从34.94%降至25.17%。为鼓励制造业投资,印度政府承诺,凡是在2019年10月1日以后投资,并在2023年3月31日前投产的制造企业将享受15%的名义税率。这一产业振兴政策推出的背景是印度制造业长达十年的衰退:自2009年以来,印度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值已从17%下降至15%。制造业的衰退不仅令印度的工业化进程严重受阻,更使印度政府无力解决国内日益严峻的大规模失业问题。此前,印度样本调查局的数据显示,印度失业率已达到6.1%,达到45年以来最高位。面临当下的经济困局,莫迪政府可能已经意识到服务业和农业并不能支撑一个14亿人经济体的稳定快速发展,而发展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化才是超大规模国家的立国之基。

中印经贸

在RCEP范畴下,印度可能对中国80%的出口商品下调关税。 2019年9月底在越南举行的最新一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磋商显示,印度将在RCEP实施后对80%的中国商品削减关税。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对华提供的优惠幅度小于向其它RCEP国家提供的同类优惠。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是印方希望避免廉价的中国商品在RCEP协议签署后涌入印度。参与磋商的印度官员表示,印度计划对86%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商品,90%的东盟、日本、韩国商品削减关税。根据现有协议,印度将对中国28%的出口商品立即取消关税,对不同类型的中国其他出口商品的关税将在5年、10年、15年和20年内逐渐减免。这段缓冲期将使印度有时间加强国内制造业。印度政府近期已将制造业有关税率降至最低15%以吸引投资。此外,印度希望通过“原产地原则”防止中国商品通过其他RCEP成员国进入印度,但这方面谈判进展较少。印度目前还设法将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ISDS)排除在RCEP协定之外,但是ISDS是否会从条约中永久删除仍在讨论中。9月上旬, RCEP部长级会议已在泰国进行,包括印度商务部长Piyush Goyal在内的与会高级官员重申了在2019年11月首脑会议之前全面结束谈判的承诺。

DRL中标中国公立医院仿制药供应合同,标志中国市场向印度仿制药扩大开放。9月下旬,印度的雷迪博士实验室(DRL)通过竞标成为第一家获准向中国公立医院供应仿制药的印度公司。这轮投标是中国政府全国性试行计划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招标向医院供应25种普通仿制药,并于去年12月在11个城市开始试行。此轮招标药物为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的奥氮平(Olanzapine)。DRL是三家参加竞争的制药公司之一,其他两家均为中国公司。市场分析认为,尽管中标金额不大,但这对于DRL开发中国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使其成为了参与中国招标的第一家印度公司和第二家国际仿制药公司(仅次于Sandoz)。近期,DRL已经扩大了其中国团队,并在中国开展研发工作,还在与昆山Rotam一起扩大其联营药厂产能。此外, DRL的抗血凝药物(Clopidogrel)也于2019年一季度获得了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目前正接受一致性评估。

印度工商外贸总局(DGTR)对中国玻璃棉发起反倾销调查。 近日,印度商务部下属调查机构工商外贸总局,在收到国内工业界的投诉后,启动了对主要用于建筑和空调行业中国玻璃棉的反倾销调查。DGTR称已掌握了足够的倾销证据,并在公告中表示“当局特此对涉嫌倾销的商品,及其对国内工业造成的损害展开调查,以确定倾销的程度和影响,并建议征收反倾销税,若征收,该税收足以消除其对国内工业的伤害。”根据DGTR的调查结果,印度财政部将做出最终决定。此次调查针对2018-19财年,但DGTR为了解历史情况也将调查2015-18财年的数据。经过调查,DGTR必须对进口产品是否影响印度国内产业给出结论。

战略宏观

莫迪在彭博全球经济论坛发表重要讲话,称当下是国际资本拥抱印度的最佳时机。9月25日,莫迪在纽约出席了彭博全球经济论坛时强调,“发展是13亿印度人的唯一需求。印度正在努力削减贫困,实现经济赶超,现在是全球资本拥抱印度的最佳时机”。莫迪指出,印度是民主制度、人口大国,旺盛内需和有为政府(democracy, demography, demand and decisiveness)的有机结合。同时,印度的创投市场欣欣向荣,稳定的政策、独立的司法和安定的政局为投资人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也使得“五年内打造五万亿美元经济体”成为可能。此外,莫迪还特别谈到了环保问题,例举印度正在开展的雨水循环利用及“禁塑令”,并承诺未来将投入1.3万亿美元用于建设可应对气候变化的现代化基础设施。莫迪最后表示,人口红利是印度最大的比较优势,印度将致力于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尽管自动化是大势所趋,但只要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与时俱进,仍会有新的就业机会出现。

OECD下调2019和2020年印度经济预期增速。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近期将印度2019年和2020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5.9%及6.3%,相比之前预期分别下调了1.3%和1.1%。尤其值得注意的是,OECD对印度今年GDP增长率预测远低于世界银行的7.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7.0%、亚开行的7.0%,也低于印度央行估计的6.9%。如果OECD的预测准确,印度今年的GDP增速不仅将低于2013-14财年的6.4%,创下六年来的新低,还有可能不及中国6.1%的预期增长率,进而丢掉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主要经济体称号。印度所遭遇的经济困境并非个例。由于中美经贸摩擦,OECD同样大幅下调了金砖五国成员巴西和南非的经济增速预期,并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仅为2.9%,为2008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值。

莫迪访美期间未能与特朗普就印美贸易问题达成一致。今年6月5日,美国以印度未提供公平合理的市场准入为由,将印度从普惠制关税名单中移除。作为回击,印度随后对29种美国产品加征了报复性关税。尽管莫迪访美期间高调行动不断,但始终未能与特朗普就印美贸易问题达成一致。美国国务院南亚及中亚事务助理国务卿Alice Well透露,美印两国仍将继续贸易谈判,并称谈判已取得了积极进展。为达成贸易协定,印度商务部长Piyush Goyal也前往纽约,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开展了会谈,两人承诺将于本周通过电话保持进一步沟通。美国关注的焦点在于美国农产品的关税减免、美国医疗设备的定价上限,信息通讯技术产品准入等。印方的关切则在于争取部分恢复此前被美国终止的普惠制关税(“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待遇。印外长苏杰生表示,此轮贸易谈判牵涉广泛,印美两国需要在市场准入与贸易赤字等问题上达成一致,最终签署一份公平合理的协议。

政策治理

印度政府推出大规模减税政策,旨在提振国内制造业投资。9月20日,印度政府出人意料地降低了企业税税率,以求提振经济,并刺激民间投资。这次减税将从2019-20财年开始实施,任何一家印度国内的公司都可选择以22%的税率缴纳所得税。此外,任何在2019年10月1日起设立,并于在2023年3月31日前投产的制造企业都可享受17%的税率。在印度设有子公司或与印度公司合资的外国公司也将享受这些优惠的公司税率。此番减税后,印度的实际企业税率将由30%降至25%(其中包括了一些附加税),这使印度税率与其他亚洲国家大致相当。减税利好使印度股市开盘跳涨超过3%,收盘时涨幅则超过5%。印度总理莫迪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政府做出这一决定是为了吸引来自全球的私人投资,提高印度私营部门的竞争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估算,这次减税将使得印度财政收入减少1. 45万亿卢比。因此,莫迪政府今年可能无法实现2019-20财年3.3%的赤字控制目标。印度国内的债券市场也感到了这种担忧,尽管股价飙升,但债券收益率飙升至近三个月高点。市场预测政府可能不得不借入更多资金以满足其支出需求。

印度政府设立工作组编撰印度建国以来第三套系统性的产业政策。印度政府官员最近对媒体表示,印度政府设立新的产业政策工作小组,旨在撰写全新的印度产业政策,推进新兴部门的发展,减少监管障碍,力促印度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印度商工部工业和内部贸易促进司(DPIIT)于2017年5月启动了制定新产业政策的计划,目前已将该政策草案发至内阁,并收到了相关的政策答复,目前正在进行组织审查、修改。新产业政策工作小组由来自中央和各邦不同政府部门,以及包括印度工业联合会(CII)在内的行业协会成员单位组成。这一工作组拟议的产业政策将取代在国际收支危机的背景下制定的1991年产业政策,这也是继1956年、1991年之后印度第三套系统性的产业政策。据悉,新产业政策包含六大方向,即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技术与创新、经商便利、基础设施、投资、贸易和财政政策,以及面向未来的职业技能培训等。据悉,此轮新产业政策是印度国家制造业政策(NMP)的一部分。

印度政府国企改革,削减国资占比。印度投资和公共资产管理部(DIPAM)近日与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NITI Aayog)共同商定,将出台政策减少政府在部分国有企业(PSU)的持股比例,力争将持股比例调至51%以下。目前,DIPAM正以部门间讨论的形式就政府实体持股比例,以及政府可以削减的股份等问题展开调研,并提出具体减持方法和策略。这个方法策略将会涉及修改现有法律条文。印度财长西塔拉曼在本财年的预算讲话中表示,对某些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撤资将是政府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优先任务,政府将为私营部门的战略参股投资提供更多机会和渠道。印度政府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何时撤资,用什么样撤资方式,以及撤资多少。实现撤资之后,政府计划将剩余国有企业的部分股权交由公共金融机构管理,或进行交叉持股。

重点行业

沙特表态可能将向印度投资1000亿美元。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正在考虑向印度投资1000亿美元,涉及能源、石化、精炼、基础设施、农业、采矿等领域。沙特驻印大使表示,考虑到印度未来的增长潜力,沙特将印度视为极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希望和印度建立在油气和采矿业等领域的长期伙伴关系。他还介绍,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ARAMCO)已经向印度信实工业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提出合作计划,包括投资440亿美元在印度西海岸建立原油精炼厂、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石化项目等。此外,沙特王储Mohammed bin Salman在“2030愿景”文件中也写入了实质性扩大印沙经贸合作的内容。目前,沙特为印度提供了17%的原油和32%的液化天然气,是印度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柱。印沙两国在多个领域有超过40个合资项目,双边贸易额达到340亿美元,并将持续增长。

印度开始对外出口中国品牌智能手机,并计划本地生产电视。印度市场高端手机引领品牌,一加(OnePlus)近日已开始以印度为基地,向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市场出口智能手机。在印度能够提供高质量且具有竞争力的生产环境的前提下,一加将印度评为其最具潜力的全球制造中心。此外,一加还在9月26日公布了向印度市场投放智能电视的计划,并宣布将在明年年初开始进行本地生产,和三星、LG和索尼竞争每套零售价超过1000美元的高端智能电视市场。一加正在与原始设备制造商接洽,并希望将印度生产的电视销往海外其他市场,但具体的投产时间还未确定。与此同时,一些其它的智能手机厂商如小米、三星、LG、摩托罗拉和Micromax也已将智能电视纳入到产品线内。IDC的数据显示小米在2019年一月到三月之间在印度智能电视市场占有率为39%。而LG,索尼,和三星的占有率分别为15%、14%、12%。

在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上,莫迪宣布印度清洁能源新目标。印度总理莫迪表示将在2022年前将印度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至1750亿瓦特,并后续提升至4500亿瓦特。莫迪称,“如果我们要战胜像气候变化这样严峻的挑战,我们现在做的还远远不够。从教育到价值观、从生活方式到发展哲学的一系列改变已经迫在眉睫。”莫迪强调,印度将继续在遵循环境敏感型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努力前进,并将环境变化作为发展政策的主要考量之一。此外,印度政府将未来几年内向名为“Jal Jeevan”的计划投入500亿美元,旨在保护水资源和发展雨水收集。在国际层面,已经约有80个国家加入了印度发起的国际太阳能联盟(International Solar Alliance),旨在提升清洁能源的使用。同时,印度也正在发起基础设施灾害适应联盟,并欢迎联合国成员的加入。


本期编辑:马鹏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