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美国亚特兰大发生枪击案,一名白人男性在一家亚裔开办的按摩院大开杀戒,造成包括六名亚裔女性在内的八人死亡。虽然案件仍在调查中,但外界普遍认为枪击案与种族因素有关。
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拜登、国务卿布林肯及佐治亚州州长、亚特兰大市长等政要,纷纷表达对罪犯的谴责和对遇难者的哀悼。事件也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成了近日美国的头条新闻。在美国各地,都爆发了反对仇恨言论、仇恨犯罪的示威游行,不同族裔的人们共同抗议针对亚裔的种族暴行。
而最值得关注的,是亚裔自身的反应。不同于以往的低调和沉默,本次枪击事件发生后,亚裔积极的发声和行动了起来。美国华人联合会(UCA)在全美超过20个城市举行了烛光悼念活动。在首都华盛顿,志愿者们点亮蜡烛悼念死者,周围排满了写有“停止针对亚裔仇恨”“仇恨是病毒”“多元化才是力量”等标语的牌子。亚裔精英人士也站出来呼吁关注和解决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问题。如美国众议院华裔议员孟昭文、赵美心都对日益严重的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表达了愤怒与担忧。许多媒体如美国《时代》杂志称,“亚裔已不再沉默”。
但这真的意味着亚裔不再沉默、权利意识觉醒吗?笔者并不这样认为。
亚裔(一般习惯上特指东亚裔)在欧美国家的地位和处境,有着复杂而特殊的历史。因华裔占亚裔的绝大多数,华裔的历史也基本可代表整个亚裔的历史。19世纪,以华人为主的亚裔开始大规模抵达欧美国家,并从事劳工、家庭佣工等“低端”工作,饱受压榨和欺凌。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有了较多的华裔留学生和富商等精英人士来到欧美,但人数较少。改革开放之后,又有大批华人涌入欧美,从底层劳工到权贵子女,纷纷踏上追逐“美国梦”的道路。与中国国内一样,欧美的华人社会也出现了阶层的分化、固化,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利益群体和关系网络。
由于阶层和圈子的显著差异,不同阶层和身份的华人往往“老死不相往来”;而同阶层的华人则又由于利益冲突,往往也是“自扫门前雪”,甚至还互相坑害。虽然这种情况在不同族群中都存在,但在华人社会中体现得更为突出和明显。当有华人被侵害时,其他华人往往选择明哲保身而不是仗义执言。例如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地位的华人,被认为是“模范少数族裔”的代表,可这些人却是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谨言慎行、温文尔雅的背后,是对同胞疾苦的淡漠。
华人还普遍无法融入欧美各国的主流社会。由于语言、价值观、生活习惯及种族的巨大差异,大多数华人游离于欧美主流社会之外,只在同一种族同一阶层的特定小圈子内活动。而如前所述,这个“小圈子”并不是和谐的,而是充斥着尔虞我诈和相互鄙夷。于是,华人进不能融入主流,退不能团结对外,只能一盘散沙般任人摆布了。
而华人的政治冷感及公共意识的缺乏,则加剧了自身的边缘化。在欧美国家,想维护自身的权利,就必须主动参与政治、介入公共事务,发出自己族群的声音,而不能只是沉默和服从。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母国政治社会环境的影响,华人对于参政议政、参与公共事务缺乏兴趣,也没有维护权利的经验和知识,羞于怯于表达要求,习惯了接受管理和安排。这等于自行放弃了话语权,成了沉默的羔羊。
内部不团结、无法融入主流社会、政治冷感与公共意识的欠缺,这三大问题是海外华人社会的痼疾,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长居欧美的华人已有数千万之多,但论团结性和影响力,远不如犹太裔、印度裔等其他少数族裔社群。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华人中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和维权观念的人越来越多,但同时华人内部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内部矛盾十分剧烈。这样的情形下,很难指望出身各异的华人同声共气抗击种族歧视和仇恨犯罪。
日裔、韩裔社群内部的矛盾没有华人这么严重,但是由于人口总数少,产生的影响也就有限。而同为亚裔,日裔、韩裔和华裔之间因历史及现实的种种恩怨纠葛,也难以协调一致。
因此,亚特兰大枪击案后,亚裔社群的激烈反应只是昙花一现。在亚裔社群真正地实现内部团结、促进与主流社会的关系、改变对待公共事务的态度之前,亚裔在欧美社会处于边缘化、“聋哑化”的状况不会有根本的改观。
作者王庆民是旅欧国际政治研究者,自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