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龄数据看香港问题

来源:老龄大数据时间:2019-09-09

从6月9日开始,香港连续几个月的暴力活动和非法集会,对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困扰,更对香港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甚至一些国外政客借机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表面现象的背后却是香港长期存在的社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些媒体总结了几大问题,例如房价高企、贫富悬殊、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空心化、年轻人向上流动难……。但老龄问题,也是香港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1980年,香港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10%。依据《世界人口展望2019》中方案数据预测,2020年,香港60岁及以上人口约19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26%。在全球国家或地区中排名第23位(中国大陆排名第66位)。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18 年12 月23 日发布的《世界人口状况调查报告》显示,香港女性平均预期寿命87 岁,男性平均预期寿命81 岁。随着香港人口的预期寿命将继续延长,总和生育率将维持在偏低的水平,香港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至2055年香港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顶峰42%左右。随后至世纪末,香港老年人口将维持在总人口的38%左右。

香港是国际上屈指可数的经济发达城市。2018 年香港GDP 折合人民币为24287.78 亿元,人均GDP 折合人民币为326150.55 元。但是香港也是发达国家或地区中贫富悬殊问题最严重的地方之一。《香港贫穷情况报告》显示2017 年全港贫穷人口有135.2 万,贫穷率为19.9%。政府通过发放综合援助金,极大的帮助了低收入和孤寡失助老人,使他们有尊严的养老成为可能。这是社会保障的兜底工程。据统计,目前香港分别有19.7万人及48.3 万人领取老年综援金或高龄津贴。


图片来源:郑志刚博士2015年拍摄于香港

香港养老存在一个未解难题是绝大多数人没有固定的退休金。在养老保障的三支柱体系中,香港没有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香港于1995 年制定《强制性公积金计划条例》,即第二支柱。2000 年12 月,香港政府主导建立了强制性公积金制度。全港雇主和雇员必须各自缴纳每月工资的5%,存入个人户头中交给第三方基金公司打理,到65 岁法定退休年龄时,一次性支取本利。虽然强积金制度的推行将让很多人受益,但是在实行该制度前已经失去工作能力的老人无法受惠;家庭主妇、残疾病患等没有正式工作的社会弱势群体,由于没有向强积金账户供款,老来就没有保障。许多老人七八十岁仍要坚持工作来养活自己。

对于中产人士,既不合资格申请综援,也没有机会进入政府养老院,只能去私人养老机构,每月的费用将在20000 港元或以上(1港元=0.9人民币)。相较于香港养老院,内地养老院的优势显而易见。2013 年,社会福利署分别推出了“广东计划”和“福建计划”。政府为愿意到广东省或福建省养老的长者提供现金援助,包括每月发放一次的综援标准金及每年发放一次的长期个案辅助金。每月金额达1290元。但是由于异地医疗等问题,目前计划还受到一些瓶颈制约。

习近平主席早在2017年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致辞中就提过:发展是解决香港各种问题的金钥匙。期盼香港社会各界凝聚起“止暴治乱、恢复秩序”的强大民意,尽快摆脱暴力旋涡。同香港特区政府一起,多关注民生福祉,多思考香港未来,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举措走出经济低谷,重回“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正途。

参考文献:
[1]新华每日电讯3版. 坐言起行,用发展切实破解香港社会深层次问题. 2019-09-06.
[2]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Division (2019).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19, Online Edition.
[3]钱林霞.七八十岁还在上班的香港人如何养老.新经济.2019-05-10:8-12
[4]中国日报双语新闻.更多香港人到内地养老,英媒:内地的优势香港比不了!2019-09-07.
[5]经济日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解决香港问题正途.2019-09-05.

 

(转自:老龄大数据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