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热点观察 | 第25期

来源: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时间:2020-10-13

非洲热点观察之

为什么非洲机构会倾心于中国?
 

政府是一国最大的机构,“是负责社会规则的制定、执行以及协调与其他社会间关系的机构。”这里,我之所以强调政府的属性是“机构”,是为了便于接下来从“非洲国家政府”这个中非关系的重要参与者铺展开来,用以服务我将要讨论的主题——“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显然,除了政府之外,亦有其他非洲的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也倾心于中国,这一点无须赘述。

中国有何吸引力?

有句老话说:“患难见真情”。几十年来,中国经常能快速响应非洲国家的需要并提供帮助。比如在上个世纪,中国向南部非洲前线国家(FLS)提供援助,尤其是赞比亚和坦桑尼亚 「FLS致力于结束(西方支持的)种族隔离和少数白人统治」。不像古巴那样直接向安哥拉派出数千名士兵去对抗美国和南非扶持的傀儡萨文比(Savimbi)领导下的“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UNITA),中国解放战争结束才二十年,出兵援助并不是最佳方案,因此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援助切入点——帮助这些国家摆脱西方经济控制。中国修建了坦赞铁路,使内陆国家赞比亚摆脱了对罗得西亚和南非的经济依赖,同时还促进了达累斯萨拉姆港口的业务。

坦赞铁路耗资4.06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30亿美元),从1970年开始到1975年建成,全长1860公里,是当时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长的铁路。中国援建坦赞铁路,可谓一石多鸟,并传递给非洲解放运动这样的信息:

其一,政治解放与经济解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其二,中国已加入提供外国援助的国家集团。
其三,中国搞基础设施建设是“王者”。

坦赞铁路在非洲地理教科书中是重点。现在的非洲领导人,带着其70年代学生时期就已根植的中国印象,自然认为中国是基建界的“扛把子”。

任何企业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

自此以后,不少非洲国家便开始找中国基建企业铺路架桥。前不久,中国路桥公司完成了宏伟的肯尼亚标准轨距内罗毕蒙巴萨铁路工程,该工程耗资36亿美元,其中90%来自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贷款,10%由肯尼亚承担。铁路建设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

蒙内铁路已于2017年6月开放客运服务,2018年1月开放货运服务。这一宏伟的项目未来还计划延伸到连接整个东部非洲地区,从蒙巴萨到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到卢旺达基加利,接着由支线通往南苏丹朱巴、刚果(金)东部地区、布隆迪和埃塞俄比亚。按照这一“梦想”,整个东非地区将由铁路紧密相连。

以上仅仅是铁路的例子,还有水力发电项目、交通项目、信息通信项目、水利项目等等,中国在非洲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不胜枚举。仅举一个例子,最近的一个项目,是正在筹备中的横贯乌干达西部霍马(Hoima)与坦桑尼亚坦噶港的1445公里长的原油管道项目,项目将由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和中海油共同完成,价值35亿美元。

乌干达、法国公司与一家中国的机构合作,听起来很奇怪?不!商业就是商业,任何企业的目的都是利润最大化。

每个国家都有权自主决定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不必遵循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和重商主义思想。事实上,中国的实践证明亚当·斯密的某些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例如,斯密反对政府直接参与市场活动,强调政府应只发挥三个职能:保卫国家、维护公正与秩序、提供公共服务。而中国的实践证明,政府可以与私营部门结成更好的伙伴关系,这挑战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坚持的理论。

随着中国正在成为“新兴超级大国”,她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指责。我不想一一讨论,只说说其中一个经常被提到的观点——所谓的“中国的货币操纵”。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货币操纵。基于货币的“公开掠夺”其实已经持续了数百年,而这实际上是西方经济模式的组成内容。

1972年尼日利亚作者Peter Enahoro在其所著《You gotta cry to laugh!》一书中,描述了不公平的全球货币交换。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对他祖父遭遇的描写。书中他大概这样表述祖父的富有:我的祖父是个亿万富翁,他钱太多了,所以要雇佣好几个工人来给他的票子通风换气保持干燥,防止发霉。但后来,白人带着他们的货币强势入侵,并且当地货币无法与其兑换,这也意味着到第二天,本地的富豪得在街头乞讨。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不是讽刺,而是在严肃地表达对当时此种社会经济现象的不满。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在参与这种欺诈性的货币操纵和掠夺活动。得益于人为的强势美元,从1958年开始美国就不断积累国际收支赤字,其中一项开支是美国海外驻军。那时新中国成立还不到10年,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哪里能够说得上话。

面对这种货币操纵和公开掠夺,欧洲最开始也是忍气吞声的。直到60年代中期,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开始对美国利用美元特权向世界输出通胀表达不满。到1971年,美国陷入经济危机的泥淖,迫切需要新政策。一个以“举止得体”而闻名的总统尼克松和曾任德克萨斯州第39任州长的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突然决定让美元与黄金相脱钩。自那以后,“金本位”的国际货币制度原则彻底废除。荒谬的是,欧洲和日本接受了这个方案,其他国家更是无话可说。

从尼克松操纵世界放弃金本位而转向美元本位开始,所有人“自动地”都欠了美国的账。当你从日本购买汽车,从韩国购买电视机,从中国购买领带,从法国或者南非购买红酒,从泰国购买大米,从赞比亚购买糖,从坦桑尼亚购买水泥,美国都会狠狠赚一笔铸币税,因为我们使用美元进行交易!难怪来自尼日利亚和肯尼亚等国的中小型进口商要冒着巨大风险并且越来越广泛地把加密货币(数字货币的一种)作为与亚洲国家的首选交易媒介。

所以,如果中国这个2020年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非洲最大的基础设施开发商,可以帮非洲摆脱巨额铸币税,非洲要去抱怨和指责吗?

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美国凭借霸权通过美元升值来“出口”美国自身的经济问题。假设对中国贬值人民币的指责不是无中生有,我们来举个例子:根据肯尼亚2020/2021财年预算,政府将在关键性基础设施项目上支出1360亿美元,按照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计算,1360亿美元约为9520亿元人民币。这笔钱可以雇佣中国基建企业铺设5000公里的公路和3座水力发电大坝。但据某些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官员的说法,1360亿美元,如果不是人民币贬值,只能换6800亿元人民币,这笔钱只能建300公里的公路和2个水力发电大坝。肯尼亚财政部长会傻到去加入西方指责的队伍吗?

中国不是在殖民非洲
非洲领导人也不是一群傻瓜

非洲的确存在很多问题,许多非洲领导人存在腐败,这不可否认。但难道你真觉得跑去北京参加中非合作论坛的非洲领导人都是脑子空空?参加论坛的50个非洲国家领导人,其中有深受西方民主政治影响的,如加纳、博茨瓦纳、塞内加尔,也有CEO式的,如卢旺达和毛里求斯。他们年复一年跑去中国,难道不是去代表我们的利益吗?如果不是,那我们活该。

“非洲不是零和游戏。非洲与中国不断深化的合作关系并不以牺牲任何一方的利益为代价。事实上,在非洲大陆开展业务的每一方都在获益。”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上如是说。

“中非合作论坛以其奉行的价值观,以其适宜的合作方式,以其对非洲国家所产生的良好影响,有力地驳斥了所谓中国正在非洲实施新殖民主义的恶意污蔑。”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上如是说。

 

原文作者 | Mweusi Karake
资深记者,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COMESA)公共关系/企业传播部前负责人
翻译 | 非洲研究小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发布者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