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期·编者注】文章节选自王丽:《国际压力与政党偏好如何影响美国技术战略——基于后冷战时代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25年。
在后冷战时代的较长历史周期里,美国缔造了与此前冷战时期截然不同的技术战略。面对国际环境变迁和政府更迭,美国各届政府的技术战略不仅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还展现出强大的延续性。本文将技术分成国家安全类技术、经济发展类技术、威望地位类技术三类,研究发现,美国的技术战略受到国际压力和政党偏好的共同影响。民主党往往支持“搭梯战略”,共和党往往支持“安全化战略”,两党在发展地位技术的“动员战略”上往往能达成共识,这也是注重短期政治的美国能够实现长期技术项目的原因。随着特朗普2.0政府的开启,“技术-安全复合体”将迎来发展契机,美国政治如何构建技术战略,美国技术战略如何进一步塑造全球技术格局,这些议题都仍值得长期观察。
王丽: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美经济关系、大国科技竞争
深度嵌入各领域的技术逐渐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焦点,国家在推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后冷战时代的较长历史周期里,美国缔造了与此前冷战时期截然不同的技术战略。面对国际环境变迁和政府更迭,围绕提高美国科技竞争力、护持科技霸权这一相同目标,各届美国政府却制定了不同的技术战略。与此同时,美国各届政府的技术战略不仅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还展现出强大的延续性,在推动美国技术创新政策变迁的同时,也深刻影响并塑造了全球科技格局。那么,是什么因素促成了美国各届政府在技术战略上既有差异又有延续的现象?
基于历史资料与前人研究,本文系统梳理了后冷战时代美国五届政府的技术战略,并由此得出美国制定技术战略的基本逻辑。探讨美国技术战略时应考虑到技术复杂程度的提高,对不同技术类型进行细致区分,本文将技术分成国家安全类技术(security technologies,以下简称为安全技术)、经济发展类技术(economy technologies,以下简称为经济技术)、威望地位类技术(prestige technologies,以下简称为威望技术)三种类型。同时,美国技术战略上的许多所谓的共识实际上建立在党派利益的复杂博弈之上,不能将美国技术战略作为一个无显著分歧的整体,因此,本文点明了两党在不同技术类型上的战略分歧。
研究发现,美国的技术战略受到国际压力和政党偏好的共同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美国面临国际压力变迁和执政党派轮换的内外环境差异,这导致了美国安全技术和经济技术战略的历史演变,而发展威望技术的战略几乎超越历史时段地保持跨党派一致。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党派在面对相同国际压力时支持不同的技术战略,两党权力结构影响着同时期的美国技术战略。
具体而言,民主党往往支持“搭梯战略”,即通过联邦资助等大政府的方式发展经济技术,而对安全技术采取市场化策略。与之相反,共和党往往支持“安全化战略”,即借助联邦力量发展安全技术,而对经济技术采取自由市场策略。共和党通常被认为是小政府的代表,但其实共和党政府并不总是反对对技术研发的支持与干预,而是将支持的重点从非安全技术转向了与国家安全紧密相关的技术领域。与之相比,两党在发展地位技术的“动员战略”上往往能达成共识,这也是注重短期政治的美国能够实现长期技术项目的原因。美国对国际地位的追求,不仅是超越意识形态、政治思潮和党派利益的国家认同,更是在位者维护国内外声望的利益需要。如果美国在威望技术领域落后,美国及其领导人将面临国内外丧失信心带来的霸权声誉受损。同时,来自经济与安全侧面的国际压力往往不能改变两党的技术利益,而源自地位的国际压力却能导致两党在威望技术上的共识。这意味着,外部威胁不必然意味着达成内部共识,对外部威胁的回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政治环境。外部威胁不能够消除所有的党派分歧,就算存在外部威胁,对于安全技术和经济技术的分歧仍然存在。
对后冷战时代美国五届政府技术战略的考察印证了上述观点。从克林顿政府到拜登政府时期,美国技术战略在经济技术和安全技术上表现出较大差异,而在威望技术上表现出较高连续性。在克林顿、奥巴马和拜登这三任民主党政府时期,美国都将经济发展作为美国的主要目标,国家对经济技术的财政支持有所增加,这一诉求反映在技术战略上就表现为推动经济技术回馈社会的搭梯战略。在小布什、特朗普这两任共和党政府时期,国家大力增加国防开支并推动国土安全相关技术的发展。同时,分立政府下的国会时常对总统技术战略的发挥掣肘作用,显现出两党在技术战略上分歧。
展望未来,美国两党在安全技术和经济技术上的分歧将更加显著,不仅如此,两党还将推动人工智能、太空技术等威望技术的经济和军事应用,特朗普创建太空军就是太空军事化的体现。随着特朗普2.0政府的开启,“技术-安全复合体”将迎来发展契机,这不仅重新定义了国防、科技和金融的合作模式,推动技术的安全化,还将重塑美国科技群体的政治倾向。国防初创企业的崛起正在改变硅谷的政治意识形态,科技界不能再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民主党的基本盘。这意味着,不仅政治在塑造技术战略,技术的安全化和商业化也反过来在塑造政治过程。美国政治如何构建技术战略,美国技术战略如何进一步塑造全球技术格局,这些议题都仍值得长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