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外交焦点 | 美财长呼吁全球经济体系“再平衡”

来源:经济外交学人 时间:2025-06-10

【第42期撰稿:于珺垚】在大国竞争的压力下,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在全球、区域和双边层面积极开展经济外交,寻求产业、技术、贸易、金融等领域的竞争优势,牵动着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变换。“经济外交焦点”栏目旨在梳理主要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重大经济外交活动,呈现国家间经济战略博弈的基本脉络。

▲4月23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国际金融协会(IIF)就全球经济体系改革发表主旨演讲。 

2025年4月23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在国际金融协会(IIF)就全球经济体系改革发表主旨演讲。贝森特回顾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战后经济恢复和平衡中发挥的作用,并呼吁各国努力实现全球贸易体系的“再平衡”以及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特朗普政府将始终秉持“美国优先”的理念,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将独行或退缩。相反,美国将与贸易伙伴加强合作、互相尊重,并寻求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领导地位,从而恢复国际经济体系的公平性。

第一,贝森特呼吁实现全球贸易体系的“再平衡”。贝森特指出,几十年以来,美国政府始终认为贸易伙伴将自发推行有利于全球经济平衡的政策,但事实证明这是一种误判,美国长期在不公平的贸易体系中承受着巨额贸易逆差。不仅如此,美国的制造业出现空心化,关键产业的供应链安全遭受严重威胁。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长期推行制造业出口导向的经济政策,以及很多国家鼓励过度储蓄或压低工资的政策。这种贸易失衡状态不仅威胁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还将影响全球经济的长期稳定。因此,特朗普政府已采取有力措施来扭转这一局面。自特朗普政府宣布“对等关税”政策以来,已有一百多个国家主动与美国接洽,表达其参与美国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再平衡”进程的意愿。欧洲也已开始调整财政与防务政策,这既刺激了贸易需求,也有利于安全合作。这说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正在奏效,美国也期待与更多国家展开对话。

第二,贝森特呼吁推动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贝森特认为,当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大机构因过度关注气候变化、性别和社会问题等议题而偏离了其本职工作,亟需改革。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贝森特认为其必须回归促进国际货币合作、推动贸易平衡增长、支持经济发展并阻止竞争性货币贬值等核心使命。概括来说,贝森特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从三方面改革:其一,正视体系失衡问题,严正批评长期实施扭曲政策、推行不透明货币政策的经济体;其二,严格限定贷款用途,仅提供临时性国际收支支持,并建立“市场介入-结构改革-经济复苏”的良性机制,拒绝向抵制改革的国家放贷;其三,改革绩效评估标准,重心从贷款规模转向受援国实际的经济稳定与增长成效。针对世界银行,贝森特认为其也需回归促进经济发展与减贫的核心使命,主要改革方向可概括为三方面:其一,重点解决能源供应瓶颈,根据各国实际需求合理配置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投资;其二,严格执行“毕业”政策,将有限资源集中于最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应考虑是否应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视为发展中国家”;其三,建立基于“最优价值”的透明采购机制,杜绝低价竞标,不应鼓励扭曲且补贴性的产业政策。 

最后,贝森特呼吁盟友与美国共建一个更可持续的国际经济体系,这将更好地服务于美国及所有参与国家的共同利益。特朗普政府将在“美国优先”的理念指导下,坚定参与国际经济体系,并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在演讲后的提问环节,贝森特还就中美合作、美元政策以及金融监管等相关热点问题进行回应。就中美合作问题,贝森特认为两国之间存在达成重大协议的机遇。若中方能够逐步降低对出口的依赖,转向以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双方将有望开展合作;就美元政策问题,贝森特表示美国始终坚持能够有效引导资本流动、增强市场信心的“强美元”政策;就金融监管问题,贝森特则希望构建更具弹性的监管框架,从而扭转中小银行收缩态势,促进实体经济复苏。

上一条:美国政情线索|特朗普以“生产型经济”作为2025年贸易政策重点议程
下一条:经济外交月报|中国坚决反制美国对华“关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