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压力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取消农业税的准自然实验分析

来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5-06-06

20250606金融投资收益计算企业商用

图源摄图网

摘要: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是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 本文以2005年取消农业税为准自然实验, 通过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地方财政压力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研究发现: 地方财政压力显著降低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在中小企业、 金融发展水平落后地区、 财政自给率较低地区以及劳动密集型行业中, 这种负向关系更为显著. 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 财政压力会导致地方政府提升税收与非税收征管力度、 加大举债力度, 进而加剧企业的融资约束, 此时, 企业会削减人力资本投资以平滑固定资产投资, 进而导致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 本文研究不仅丰富了地方财政压力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领域的研究, 也为如何改善初次分配结构、 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财政压力;取消农业税;劳动收入份额;融资约束;双重差分法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劳动报酬是国民获取收入的主要方式,因此提升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占比,对于降低贫富差距、增进人民福祉,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然而在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劳动收入份额却从1992年的58.69%下降至2011年的45.61%,尽管近年来回升至2021年的51.37%,但与世界平均劳动收入份额水平60%~70%仍存在一定差距。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不仅恶化劳资关系、扩大收入差距,也不利于扩大消费和经济转型。因此,在党中央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下,探讨如何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鉴于劳动收入份额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大量学者从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融资约束、人工智能以及资本市场开放等视角分析了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素,但鲜有研究关注地方财政压力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政府不断上收财权,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并未显著减少,这种“财权上收、事权下放”体制导致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不断增加;加之近年来政府实行的大规模减税降费以及新冠疫情冲击,各地财政收支缺口日益加剧。为缓解财政收支矛盾,地方政府可能会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增加企业非税支出以及加大举债力度。政府提升税费征管强度会减少企业现金流,加剧企业融资约束;同时,地方政府债务急剧扩张也会挤占企业信贷资源、提高企业融资成本。面临融资约束时,企业将提升利润留存比例以进行内源融资,这将减少可供企业员工分配的留存利润,进而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同时,考虑固定资产投资具有较高的调整成本以及较高的抵押价值,企业往往会削减营运资本以平滑固定资产投资,这将抑制企业劳动投入,进而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因此,地方政府应对财政压力的行为策略是否会改变企业融资环境,进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

二、主要内容

本文选取2000—200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2005年取消农业税作为外生冲击,通过双重差分方法探究地方财政压力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三、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1)地方财政压力会显著降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2)作用机制方面,财政压力会导致地方政府提升税收与非税收征管力度、加大举债力度,这加剧了企业融资约束;面临融资约束,企业会削减人力资本投入以平滑固定资产投资,进而降低劳动收入份额。(3)异质性方面,取消农业税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负面作用在中小企业、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财政自给率较低地区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更为显著。

本文政策启示如下。

第一,加快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推动财政预算公开透明化。第二,管理地方政府债务,减少挤出企业融资。第三,改善金融服务企业融资环境,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第四,稳步扩大就业需求,优化要素分配格局。

四、边际贡献与未来拓展

本文的边际贡献如下:首先,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视角补充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微观经济后果的研究。其次,揭示了地方财政压力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内在机理。这不仅为有效降低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挤出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如何规范、约束地方政府税收征管与隐性债务,从而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借鉴。最后,为实现合理的初次分配提供了政策启示。这对于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协调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以及优化初次分配,进而实现共同富裕与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研究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展开,首先,考虑到财政压力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潜在负面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优化财政政策工具,以减少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不利影响,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其次,本文研究样本限于特定时间段,长期效应的分析尚待深入。未来的研究可以追踪更长时间的数据,以观察财政压力变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长期趋势和动态调整过程。


本文摘编自《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5年,第45卷,第4期论文《地方财政压力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取消农业税的准自然实验分析》(点击题目链接全文)
作者:熊家财,博士, 教授, 研究方向: 资本市场, 公司治理; 黄玲(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资本市场, 公司治理,  

       江西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 南昌 33001

上一条:基于知识-合作相依网络的技术融合预测与潜在合作伙伴识别研究
下一条: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如何驱动城市能源转型?——基于综合能源平衡表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