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洲的机会来了
全球贸易因美国的单边主义而发生巨大震动。美国对中国所有商品的最低关税税率为145%,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关税税率也提高至125%。
任何超过35%的关税都会使中国企业向美国出口时难以获利,而美国对中国实施145%的进口关税,就等同宣布禁运而不再购买中国的商品了。
非洲的机会来了,中国制造业迁移非洲的又一浪潮到来了!
但是,非洲高兴得太早了。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宣布,对来自185个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10%至50%的关税,其中包括了51个非洲国家。一方面是《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它拥有部分商品进口美国的免关税特权;另一方面是特朗普提出的关税方案,税率从10%(包括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加纳)到31%(南非)再到50%(莱索托)不等。
这一决定不仅冲击了全球市场,也将非洲大陆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虽然非洲在全球贸易总量中只占约3%,但此次“无差别”关税政策的实施,却对部分非洲国家造成了毁灭性打击,特别是那些依赖《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AGOA)向美国出口的经济体。
二、非洲受伤最深
特朗普此次关税行动的出发点是“互惠原则”——声称美国在长期自由贸易中受到了“滥用”,而如今是“解放”的时刻。然而,这一政策如一记重拳,砸向了那些原本就在全球贸易中处于边缘地位的发展中国家。
比如莱索托,这个位于南部非洲、国土面积不足3万平方公里的小国,2024年向美国出口了2.37亿美元的商品,而从美国进口仅280万美元。这个贸易逆差显然不是全球问题的“罪魁祸首”,却被特朗普政府打上了“高风险”的标签,征收了非洲最高的50%关税。
而马达加斯加,这个全球80%香草的生产国,也没能幸免,被课以47%的重税。主要出口牛仔布和钻石的莱索托,以及出口香草和服装的马达加斯加,正是典型的AGOA受益国。现在,它们却成了美方“报复”政策的牺牲品。
更令人担忧的是,AGOA原定于2025年9月到期,目前美国尚无明确表态是否续签。在特朗普“经济民族主义”思潮再起的背景下,这项合作项目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南非、津巴布韦等国目前正寻求与美方展开新一轮对话,争取获得豁免,但前景并不乐观。
三、非贸易替代美非贸易
与美国的“冷漠”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正在悄然加速与非洲的合作步伐。早在2024年,中国就取消了对33个非洲国家的商品关税,成为非洲商品出口的重要目的地。中非贸易额在去年达到2950亿美元,是美非贸易额(约700亿美元)的四倍多。
短短二十年,中国就取代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预计这一趋势将加速。中国近年来还大力推动在非洲大陆的产能转移和投资,尤其在衣服、建材、电子产品等轻工业领域建立了大量工厂,逐渐成为其对欧美出口的“后基地”。
特朗普的关税新政无疑是一场对全球自由贸易秩序的冲击波。虽然美国声称“惩罚”的是“不公平的对手”,但现实中受害最深的,却是那些本就身处边缘的非洲国家。
目前,非洲国家之间的应对策略正在分化。南非表示将派代表团赴美谈判,津巴布韦则愿意取消对美商品的关税以换取豁免。而更多国家则选择加速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的建设,以提高区域内部贸易比例、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未来的中非美三角贸易关系,或将进入一个重构期。美国关税对非洲的直接影响可能有限,但更深层次的风险在于中国在关税战中的韧性。
非洲进出口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耶米·卡勒博士表示,对非洲而言,更大的风险是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可能带来的间接影响,如果这些贸易摩擦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非洲将可能面临严重的阻力。
许多非洲国家依赖中国资本进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国家可能面临外部融资萎缩。这反过来不仅会阻碍大型项目的推进,还会加剧本已负债累累的经济体的财政压力。
中国一直是埃塞俄比亚外国直接投资(FDI)的主要来源国,目前有超过4500个中国企业在埃塞俄比亚运营项目。美国对中国征收重税,对埃塞俄比亚既是机会也是挑战,这就看埃塞政府如何正确对待中国投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