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引
【安全】美国研究机构评估中国私营安保行业在非洲的作用
【经济】新冠肺炎疫情凸显非洲数字经济发展迫切性
【经济】新冠肺炎疫情为非洲移动支付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美国研究机构评估中国私营安保行业在非洲的作用
(一)今年4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非研究所(SAIS-CARI)发布一份题为《中国私营安保行业在非洲扮演何种角色》的报告。报告称中国与非洲的合作备受关注,其中经济和军事往来尤受瞩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非洲国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愈益重要。中非之间的经济和安全问题需要用更为综合的视角来评估审视,包括犯罪和政治动荡在内的各类风险都应被纳入考量,中国的国有和私营企业在非洲都可能遭遇过上述风险。以下为报告主要观点。
(二)在非洲事务中,中国政府过去几十年以“不干涉他国内政”为原则的外交政策日益受到制约。安全问题在非洲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对那些在政治动荡和暴力事件频发的复杂环境中投资经营的中国企业尤为如此。在非洲大陆,像利比亚和南苏丹这样的国家,不同程度的暴力冲突屡见不鲜,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广泛牵涉其中。这些冲突既可能因为宗教矛盾、族群敌对、政治对抗、资源分配不均所引发,也可能由于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问题所导致。
(三)为降低在非洲国家的安全风险,有必要提供覆盖海上和陆地的综合安全服务。2015年中国国防部发布白皮书指出,在保护海外公民的同时,必须确保对中国的能源和贸易安全至关重要的海上航线和陆路畅通。未来能否应对非洲的安全问题挑战,与中国政府是否能够有效协调其军事力量与私人安保力量,以及对国际维和任务参与程度紧密相关。在高风险的安全环境中,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纯粹依赖经济手段来促进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远远不够。
(四)随着中国在国家安全领域逐步实现现代化,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海外投射能力日益提高。中国海军在东非吉布提建立了后勤补给基地,这是其首个海外军事基地。同时,中国不断增加对联合国维和任务的资金和兵员投入,并主要部署在非洲大陆。尽管已做出了上述努力,但巨大的安全风险仍然存在。为填补对中国海外基础设施和人员保护方面的空白,中国私营安保公司(PSC)正加强其在非洲国家的影响力。中国私营安保公司在非洲私营安保领域是后来者,目前仍处在从中国国内低风险环境中运营的本地安保企业,向在海外高风险地区进行布局的国际化公司转型的过程中。
(五)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国政府批准向海外提供私人安保服务之前,已有一些中国民企在非洲开展业务时,以组织武装民兵的形式来保护其财产和利益免受暴力犯罪侵害。此外,尽管中国私营安保公司仅涉足少数非洲国家,却已显示出了组织严密的私人军事公司(PMC)的特征。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私营安保公司,在评估具有“中国特色”的私营安保公司的“私有”属性时,往往很难准确厘清国有和私营的界限。
(六)中国私营安保公司已开始在非洲大陆拓展业务,建立商业合作伙伴关系,尤其是在吉布提、埃及、埃塞俄比亚、南非和坦桑尼亚等国,业务范围从基建施工保护到反海盗护卫。一些中国私营安保公司发现了新的细分市场,例如,为担心被绑架的重要人物和途经高风险水域的中国商船提供护卫服务。在海上安全领域,华信中安作为最早装备武器为途经非洲周边海域的商船提供安保服务的企业,已经证明了其具备符合国际公认标准的安保能力。“一带一路”沿线安保服务市场需求对中国私营安保行业的专业能力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仅有少数几家企业具备相应能力,更多的安保企业在非洲的业务仍然限于提供护卫服务,如无武装的保安巡逻、防盗等。
(七)过去十年,非洲武装冲突造成的暴力死亡人数有所减少,但武装暴力威胁仍不容忽视。一般认为,大多数暴力死亡是由恐怖主义造成的,但实际上暴力犯罪才是最主要原因。在非洲,跨国有组织犯罪和非法贸易呈上升之势。非法贸易的增长叠加政府的腐败无能,使新型跨国犯罪组织得以发展,涉及毒品走私、盗猎野生动物等。对安全风险不敏感、应对危机能力有限的中国企业正成为犯罪组织关注的目标。在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索马里和乌干达等国,针对中国企业人员的绑架、勒索等暴力威胁不断增加。为应对上述挑战,中国私营安保公司应全面深入地掌握其业务所在地区的情况,提升对威胁的辨别和应对能力,此外还要引导中国企业提高为高水平安保服务付费的意愿。
(八)中国私营安保公司在非洲的业务拓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采用国际标准和明确的方针来指导业务。二是加强与非洲本土安保公司、跨国安保公司的互动交流。三是借鉴当地尤其是南非私营安保行业的实践经验。四是促进制定涉及本行业的法律法规,明确中国私营安保公司在海外开展业务的门槛和经营规范。五是加强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商会、中国保安协会等商协会的作用,向中国政府提供有关安全风险的详细数据以及危机处置的反馈。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非研究所报告综合整理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凸显非洲数字经济发展迫切性
(一)4月23日,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联合发起了一场视频会议,围绕数字科技和技术创新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作用展开讨论。联合国副秘书长兼非经委执行秘书薇拉·松韦及200余名来自非洲多国的官员和企业界人士参会。松韦表示,中国在抗疫期间仍能维持企业正常经营,数字技术发挥了很大作用,希望支付宝这样的数字平台能够在非洲尽快涌现,惠及当地小微企业。与会者普遍认为,为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非洲国家需要更快、更廉价的网络连接,应当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来减轻疫情带来的冲击。
(二)蚂蚁金服董事长、联合国非经委高级顾问井贤栋在会上指出,新冠疫情给世界各地造成了物理隔离,但数字和创新企业仍能在危机中开展业务。他分享了蚂蚁金服及旗下支付宝在疫情期间创新产品、以数字技术创新支持抗疫的经验。疫情初期,支付宝APP就推出“疫情直通车”服务专区,为中国用户提供疫情动态信息。支付宝还开放了平台和技术资源,号召全社会开发者加入,短短一周内就有超过1200名开发人员加急开发出100多款“零接触生活”小程序。支付宝还和中国工商联、100多家中资银行联合发起了“无接触贷款”专项计划,为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蚂蚁金服通过数字技术,帮助企业开展线上贸易,建立支持农产品和食品交付的智能网络,建立在线医疗咨询平台、求职平台、贷款平台。井贤栋表示,“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全社会团结起来,共同运用数字科技的力量”。
(三)在中国,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疫情期间展现出了比传统经济更强的韧性和更大的发展潜力。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在线文娱、在线医疗、电子政务等需求空前高涨。大量消费行为从线下转到线上,促进了消费领域的商业模式变革。大数据、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未来一段时期,各行业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将大大加快数字经济的发展,可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早在2017年,“数字经济”就出现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疫情发生后,作为逆周期调节政策之一的“新基建”在近期高层会议中更是频繁被提及,成为对冲疫情影响、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基建”的核心就是包括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内的数字基建。可以说,疫情为中国新一轮数字经济的浪潮按下了快进键。
(四)在非洲,数字经济处于起步阶段,在新冠疫情之前就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早在2007年,肯尼亚就推出了M-Pesa手机银行业务,成为全球移动支付领域最早、最成功的案例之一。2013年,7个非洲国家元首发起成立“智慧非洲(Smart Africa)”组织,旨在加强各国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合作,推动数字经济转型,目前已有刚果(布)、埃及、加纳、几内亚、肯尼亚、马里、卢旺达、南非、乌干达在内的26个成员国,覆盖6亿人口,由卢旺达总统卡加梅担任董事局主席。根据“智慧非洲”秘书处的数据,非洲的电子商务价值2017年就达到600多亿美元,谷歌等企业在非洲投资超过5亿美元,法国电信在非洲投入5600万美元,IBM在非洲投资7000万美元,用于数字云以及其他互联网设施建设。
(五)新冠疫情期间,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非洲多个国家也实施了强制隔离措施。线上医疗、消费、教育、娱乐、办公需求骤增,导致供给明显不足,暴露了非洲通信基础设施的滞后,也凸显了非洲数字经济发展的迫切性。例如,目前非洲许多国家仍主要依靠短信推送疫情相关的公共服务信息,手段单一且缺乏时效性。多数非洲国家网络尚未实现全覆盖,带宽偏低、资费偏高,限制了很多线上活动。在没有网络连接的偏远地区,学生无法学习网络课程。即使能够连接网络,但远程教育、移动办公带来的网络流量资费显著增加,加之移动支付需求上升带来的额外资费,导致很多家庭无法承担。
(六)非洲多个国家政府针对疫情期间的数字经济发展需求,推出了相应举措。在几内亚、多哥等国,电信部门负责人表示,将考虑加强数字经济和网络连接,通过高效的数字识别系统来更好地追踪病毒传播情况。肯尼亚总统肯雅塔敦促公民和企业选择数字支付作为更安全的交易手段,运营商同时降低了M-Pesa的资费。肯雅塔总统3月份批准了与谷歌Loon的合作协议,使用其提供的携带4G基站的高空气球服务,来扩大网络的覆盖范围,帮助人们在家办公。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3月份宣布启动四个信息通信领域的国家项目,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国家宽带计划2020-2025》,拟通过公私合作,实现35-50亿美元的总投资,大力建设4G/5G网络,在5年内将宽带互联网渗透率从目前的38%提高到70%,还计划在2023年之前以25-50美元的价格推动智能手机的本地组装。尼国家通信委员会(NCC)也在启动建设六个信息通信技术(ICT)园区,以促进经济复苏。
(七)非洲本土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抗击疫情。总部设在尼日利亚的泛非电子商务公司Jumia,与几个非洲国家的卫生部合作,利用其网站和移动平台分享疫情信息(图1)。Jumia免除了针对特定医疗产品的佣金收入,并实施价格控制措施,确保消费者以最低价格购买这些产品。Jumia还利用自身供应商网络,为加纳、肯尼亚、科特迪瓦、摩洛哥、尼日利亚、乌干达等其国卫生部捐赠口罩等防疫物资。非洲最大的创新孵化器CcHub宣布,为应对疫情和减小疫情影响的技术项目提供资金。5月初,南非电信运营商Vodacom在约翰内斯堡、比勒陀利亚和开普敦3个城市启用5G商用网络,成为非洲首批启用5G的城市。Vodacom表示,5G网络的部署,有助于其应对在疫情封禁期间移动网络流量40%的增长和固网流量250%的增长。
图1:Jumia自有配送车队
图片来源:好望观察
(八)国际互联网企业也在加大对非洲数字经济领域的投入。4月23日,亚马逊AWS(Amazon Website Services)在南非开普敦启用首个云数据中心,为包括个人用户、企业和公共机构的数百万客户提供更快、更新的云计算服务。4月29日,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宣布将承建塞内加尔非洲之角区域快线(Senegal Horn of Africa Regional Express, SHARE)。该海缆系统全长约720公里,设计容量16Tbit/s,连通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和佛得角首都普拉亚。依托佛得角现有通达欧洲、南美洲的国际海缆资源,该海缆将大幅提升塞内加尔乃至西非周边区域的国际总出口带宽。5月15日,中国移动(CMI)、Facebook、南非电信运营商MTN Global Connect、法国电信运营商Orange、沙特电信公司、埃及电信、沃达丰、西印度洋电缆等9家机构宣布,将合作铺设2Africa海底电缆以服务非洲大陆和中东,并经由东非与其他海缆相连以进一步延伸至亚洲。海缆全长37000公里,建成后将是全球最大的海底电缆项目之一,在非洲16个国家有21个登陆点,将使非洲与欧洲(向东经埃及)及中东(经沙特阿拉伯)无缝互联。
(九)新冠疫情推动下,非洲大陆数字化进程和数字产业发展正进入“快车道”,非洲数字产业机会和数字经济红利正在浮现。以华为、传音、四达时代为代表的中国民营信息通信企业已经在非洲数字经济相关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国有通信运营商也认识到非洲信息产业市场的巨大潜力,开始参与非洲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此外,还有一大片在国内极为活跃的互联网企业也已经在非洲相关领域布局,阿里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第一站就选在卢旺达。腾讯投资了总部位于尼日利亚拉各斯的移动支付平台Paystack。蚂蚁金服也同尼日利亚本土移动支付平台Flutterwave开展了合作。抖音开发的国际版短视频平台Tiktok在非洲市场已占有了相当份额。
--根据好望观察、新华网、商务部网站综合整理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为非洲移动支付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一)3月17日,肯尼亚主要电信运营商Safaricom公司发表声明称,为鼓励该国民众使用非现金方式进行交易,降低新冠肺炎传播风险,Safaricom决定推出多项优惠政策:一是旗下知名移动支付平台M-Pesa将在未来三个月内免除1000肯尼亚先令(约合10美元)以下P2P交易的手续费。二是将当地小微企业M-Pesa日转账限额由70000肯先令上调至150000肯先令(约合1500美元)。三是与NCBA银行达成合作,从3月27日起,现金贷平台M-Shwari上的所有贷款可延迟还款30天,且用户可在M-Shwari和M-Pesa之间免费自由转移资金。
(二)M-Pesa是非洲地区最成功的移动支付产品。截至2020年3月,已拥有2050万用户和17.6万名商户,占肯尼亚移动支付市场60%以上的份额。M-Pesa为其母公司Safaricom带来了巨额利润,后者2018/19财报显示,该财年内M-Pesa营收增长19.2%,占Safaricom整体营收增长的75%,达749.9亿肯先令(约合7.5亿美元);年内总收入占母公司整体收入的31.2%,创历史新高,仅次于语音业务(36.6%)。有分析指出,未来三年内移动支付或将成为Safaricom的头号业务,而这意味着Safaricom正式由通信公司转型为拥有多层次数字生态链的移动互联网企业。据Safaricom董事长Nicholas Nganga称,本次免除小额交易手续费将使M-Pesa遭受超过900万美元损失,但他同时表示,为应对疫情冲击,Safaricom正在加大创新投入以满足新时期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从长期看,这将极大提升公司竞争力。
(三)除M-Pesa外,近期非洲地区已有多家通信企业推出了类似的优惠政策,以激励当地民众使用移动支付。例如,南非金融科技初创公司Yoco向其商户发出通知,鼓励消费者使用非接触式POS机付款,并加速研发远程支付产品;尼日利亚移动支付巨头Paga则免除了商家收款提现的手续费,用户向银行转账低于5000奈拉(约合15美元)可免除手续费。可见,非洲各国通信企业正积极开拓本土移动支付市场,意图借助当前疫情特殊时期,进一步巩固甚至扩大自身市场份额。
(四)事实上,近年来非洲地区移动支付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金融科技报告》(FinTech in Sub-Saharan Africa: A Game Changer?)。报告称,移动支付正在取代传统银行账户成为撒南非洲地区最主要的支付方式。从横向看,撒南非洲居民人均拥有银行账户比例仅为20%,远低于发达经济体的92%以及欠发达地区的38%;但人均拥有移动支付账户比例接近25%,人均使用移动账户比例达20%,移动交易总额占GDP比例达20%,远超世界其他地区(图2)。从纵向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17个撒南非洲国家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在2012年上述国家移动支付账户仅占银行账户的50%,而到2015年其移动支付账户数已超过银行账户(图3)。可见,支付方式数字化已成为非洲地区支付结算的主要发展方向,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意外暴发则将加速这一趋势。
图2:全球各地区移动支付指标
资料来源:IMF报告
图3:撒南非洲移动支付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IMF报告
(五)究其原因,除民众的自发性行为外,非洲各国政府的开放态度成为疫情期间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例如,本次M-Pesa的系列优惠政策即是肯尼亚央行经过与Safaricom公司进行谈判后所达成的积极成果。不仅如此,加纳、尼日利亚等非洲多国政府也陆续出台了支持移动支付业务的相关政策,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允许国内手机用户开设电子钱包(尤其是部分国家的女性公民);二是放宽或取消日常转账的证明材料核查要求;三是降低转账费率或提升免费转账限额;四是通过移动支付方式发放养老金及社会福利等。有分析指出,在M-Pesa等明星产品的示范效应下,更多非洲国家政府可能将尝试放开移动支付领域,进而刺激行业蓬勃发展。
(六)近期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发布的《非洲新冠肺炎封禁措施退出策略》(COVID-19 Lockdown Exit Strategies For Africa)指出,疫情暴发以来,有超过42个非洲国家采取了封城、宵禁、关闭商业设施等严格的封禁措施,此类举措每月对非洲造成的损失高达657亿美元,约合非洲GDP总量的2.5%。报告还称,当前非洲地区企业复工率仅为43%,商品贸易和服务业经营数据下滑一半以上,私人消费及劳动力供应均大幅缩水。长期封禁政策将对非洲地区的经济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并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粮食安全危机等一系列事件。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卫组织等建议非洲借鉴他国成功经验,采取更可持续的“新常态”防疫,包括扩大检疫范围、加强接触跟踪、坚持社交隔离等,移动支付也将成为非洲防疫“新常态”的重要工具之一。
——根据IMF报告、联合国非经委报告、路透社等综合整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