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摄图网
摘要:生物农业是农业强国的重要路径之一,目前迫切需要从金融支持角度实现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我国40家生物农业上市公司为例,采用DEA-Malmquist-Tobit模型,分析生物农业金融支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生物农业企业整体金融支持效率存在波动,且均未达到DEA有效;Malmquist指数表明,2012-2020年间我国生物农业的金融支持总体效率呈上升趋势,但金融创新不足;Tobit模型分析发现,金融市场发展状况、股权集中度和公司年限对生物农业金融支持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是推进金融支持生物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企业规模对金融支持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这与"小规模优势"的成本理论有关.最后,建议从优化外部支持环境和加强生物农业企业自身建设两方面推动生物农业金融支持的发展.
关键词:生物农业;金融支持效率;上市公司;DEA-Malmquist-Tobit模型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全球正处于生物经济孕育待发的重要关口,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并迅速产业化,生物农业日趋成为国际农业竞争的重点和发展的制高点。为促进传统农业向先进生物农业的转化,中央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导,并将生物农业提升为战略性新兴重点产业,据估算,2015年,我国生物农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进入“十四五”时期,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生物经济四大重点发展领域,其中生物农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之一。在全社会的推进下,中国生物农业起步虽晚,但在作物组学和遗传学等前沿科技领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生物农业科技技术进入第一梯队。同时,根据课题组参与的黑龙江省生物农业发展情况调研发现,当前中国生物农业发展整体上还处于初创阶段,生物农业企业普遍存在转化率不高、推广应用较慢、产业规模小、政策配套不够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共性原因在于,生物农业具有一定的外部性,产业周期较长,资金需求大。因此,金融支持是解决生物农业小、散、弱问题的关键。鉴于以上,深入探索金融支持效率,有效测度金融支持效率影响因素,可以为产业管理者与政策制定者的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二、主要内容
以我国的生物农业产业为研究对象,梳理金融支持生物农业产业发展的逻辑机理,使用DEA-Malmquist指数的方法对2012—2020年间金融支持生物农业产业发展效率进行分析测算,在此基础上选择Tobit模型回归的实证方法对于金融支持效率进一步探究其影响因素,提出提高金融支持生物农业产业发展效率的有效途径和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企业和政府提供治理思路和智力支持,通过金融支持效率的提升促进我国生物农业产业的发展。
三、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研究采用DEA-Malmquist方法,以40家有代表性的生物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金融支持生物农业的效率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Tobit模型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DEA模型测度的静态金融支持效率表明,2012—2020年间我国生物农业的金融支持效率波动明显,且金融支持效率尚未实现有效,金融支持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规模效率低。虽然研究样本的企业平均年龄在24年左右,但翻阅年报发现,引入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普遍在2012年以后,在这时间前后技术上,中国生物农业研究首次在成果数量上首次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在政策上,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首提“现代农业”,强调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因此,各企业在迈入生物农业的时间仍较短,正如前文所述,生物农业专业性强、研发周期长,随时间变化,边际成本增加而使得期望产出的增量低于投入要素的增量,使得目前规模效率偏低。因此,解决资金短缺和风险问题是保障企业集团持续研发积极性的关键。(2)Malmquist指数测算的动态效率表明,虽然金融支持我国生物农业产业的效率呈增长的态势,但生物农业金融支持工具有待进一步创新。(3)从影响因素来看,生物农业的金融支持效率受外部金融环境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共同影响。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企业经营年限和股权结构等指标对金融支持生物农业产业的效率具有显著正影响,而对处于成长来说的生物农业产业,企业规模有负向影响,这也是“小规模优势”所决定的;研发水平对生物农业的金融支持效率影响不显著,但有一定的正向作用,持续补充研发投入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论可以为金融有效支持生物农业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从而指导生物农业发展。首先,加强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生物农业产业的融资,拓宽金融支持渠道,加强金融支持规模;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生物农业股权结构,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提升企业自身发展水平,提升金融支持的效率;然后,加强科研投入,推进技术创新,支持企业研发力度,提升生物农业产业的技术水平;最后,坚持规模经济,提升生物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加强金融支持的有效性,提升生物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
本文摘编自《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44卷,第4期论文《生物农业金融支持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点击题目链接全文);
作者:韩成吉1,2,讲师,博士后,研究方向:农业企业管理,乡村产业金融;樊莹2;韩成思3,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金融;史亚荣3,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
1. 湖南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 长沙 410128;
2. 中国科学院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
3. 兰州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兰州 73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