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举办“复杂性科学与定量社会科学”专题学术沙龙

来源: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时间:2014-12-26

       2014年12月22日上午,应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的邀请,美国莱特州立大学机械材料教授,美国Physical Mathematical & Biological(PMB)智慧公司创始人、总裁,广西大学复杂性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研究所所长,我会《系统科学通讯》副主编高剑波博士来会,就“复杂性科学与定量社会科学”专题发表演讲,并与参与者展开热烈讨论。

       刘永胜副理事长代表我会对高剑波博士表示热烈列欢迎,并对他刚刚从美国回到中国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专程从南宁飞来北京,与我们一起讨论复杂性科学和定量社会科学这一有意义的专题表示感谢。

       学术沙龙由颜基义教授主持。

       高剑波博士演讲的内容涵盖面很广,具有时间轨迹的深度。他在简要介绍复杂性科学的基本特征、要点挑战后,展示了系统科学领域学者熟悉的Santa Fe 研究所当前重点研究的五个问题,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系统科学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关注的主要问题。这五个问题是:

●Cities, Scaling and Sustainability (城市、尺度和持续性)

●Evolution of Complexity and Intelligence on Earth(复杂性演进和智慧地球)

●Hidden Laws in Biological and Social Systems(生物学系统和社会系统中的潜在性规律)

●Emergence of Complex Societies (复杂性社会的浮现)

●Neighborhoods, Slums, & Human Development(社区、平民窟与人类发展)

       如把这些问题放在系统科学演进的历史上加以宏观审视,就会发现:在“还原论”和“整体论”之间蹒跚前行的系统科学,当今倒是更倾向于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高剑波博士认为:“在大数据时代,社会科学得益将多于自然科学。”他用自己研究的事例,例如用分析“综艺节目网络关注度随时间的变化”,让人们清晰看到哪些节目的后续影响大?例如针对南京“梧桐树事件”分析Cyberspace上的影响力,又例如发见博文的影响力遵从Omori定律等等,都显示了复杂性科学和大数据技术在定量分析社会某些关键问题时的可行性和成效。

       在演讲中,高剑波博士重点地讲述了“如何用大数据来刻画世界范围的政治冲突及演化”。他和他的团队借助于从美国网站“Global Database of Events,Language,and Tone (GDELT)”联系地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刻画出从1980到2010年之间世界大国关于其政治进程的演进情况,并分别以美国、中国、俄罗斯、海地等国为例子,均较好地与其实际情况相吻合,并力图给予相应的说明和解释。

       他还按照某些特定问题和指向为指标,将相关国家的数据量加以排序,就会发现某个国家关注的重点在什么地方,对一些关键性对象或社会问题(如政府、教育、立法、司法、执法、NGO、国别等等)在社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等,均可获得一定程度的认知和解释,而这些认知和解释往往不同于一般简单推理和探索的结论,给人们以启发,并对后续的预测也可提供一定的借鉴。

       高剑波博士强调,对于这些数据背后含义的挖掘,往往需要很多经验性的积累和广泛的阅历和知识。基于此,高剑波博士认为,具有跨界的高层智力资源的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正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因此,他建议在这方面开展合作,而且可以预期会有良好的互补、互动成效。

       高剑波博士的演讲引起与会者很大兴趣和积极反响,发言很热烈,几乎到会的所有成员都发表自己的感想和看法。

       顾基发先生(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原理事长)说,这个演讲将复杂性科学和大数据应用到社会实际中,很接“地气”,对此很感兴趣。会后他给高发去邮件,重申了上述的看法。

       刘永胜副理事长结合这个演讲,用自身的军控谈判中关于地雷所处地位的把握,生动地说明了跨界结合的重要性。

       彭公炳先生(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原秘书长),积极回应高的合作建议,这有利于为国家层面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李莉委员(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秘书长,国际地理信息联盟前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说,我国地理信息与标准的共享,就是个极复杂的社会问题,而且它具有特殊生命周期、规范,很期望用复杂性科学加以审视和提升。

       何建邦(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前代理秘书长)非常赞同高的合作建议,并希望在研究会和广西大学复杂性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研究所之间能进一步以更明确的方式,更深入地展开有效合作。

       张建方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发言中强调“定性和定量结合”,以及风险评估在科学决策中的作用。

       薛倚明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黄骞博士(超图GIS研究所研究员)等都发了言。

(秘书处供稿)

上一条:纵论国际风云,畅谈十年前景
下一条:学术沙龙(苏浩讲座)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