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的电商平台应对举措

来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2-03-22

摘要:电商平台在我国经济以及产业结构转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电商平台运营以及危机救助的主要特征,从金融救助方案的角度,构建理论模型分析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冲击下电商平台对旗下入驻企业的救助策略与救助效益,旨在阐述不同救助策略的差异及其相互作用。我们发现: 1) 若只考虑单一救助策略,当入驻企业受危机影响较大时,只有“输血”才能救助入驻企业,例如平台需向入驻企业提供贷款; 反之当入驻企业受危机影响较小时,“不抽血”的救助策略将起到更好的救助效果,例如平台应减免或延后收取平台租金。2) 若考虑组合救助策略,当平台资金充足时,平台收益和救助比例均随入驻企业受危机影响程度加深而上升;当平台面临资金约束时,平台收益和救助比例均随入驻企业受危机影响程度加深而下降。3) 相较于银行等外部资金机构,平台是更高效的救助主体: 考虑到平台与入驻企业呈共生关系,平台愿意牺牲部分短期贷款收益以换取入驻企业持续经营带来的佣金与租金等长期收入。本文提供了电商平台的救助策略和救助效益的评估分析框架,为理解共生特性如何驱动电商平台向入驻企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救助提供了新视角和新见解。

关键词:危机救助;  电商平台;  正外部性;  最优策略;  共生关系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如何在重大突发事件期间保障经济平稳运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一直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肺炎,还是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亦或是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都高度关注此类问题的解决,出台了一系列税收、担保等救助政策来积极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近年来,数据作为新结构经济学分析中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禀赋,在我国产业升级过程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以平台经济与数字经济为显著特征的“换道超车型”产业发展尤其迅猛,其中就包括电商平台的崛起。在重大突发事件期间,电商平台更是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支持中小微企业度过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因其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也对社会、中小企业、电商平台、消费者等造成了深远影响,其所特有的紧迫性与不确定性也使得相关部门难以做出及时有效的响应,给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生力军的中小微企业更是受到重创,进一步暴露其财务脆弱性风险,深陷经营和财务危机。因此,如何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救助受冲击影响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着重考虑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共生特性如何驱动电商平台向入驻企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救助,从而更好地稳定经济、刺激消费。

二、主要内容

通过总结归纳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国内大型平台的入驻费用与救助措施,本文假设电商平台主要通过提供贷款、减免或延后收取租金和佣金等方式来救助小微商户,进而促进我国经济逐步复苏,维护经济平稳运行。同时,本文将平台救助的事件顺序简化如下: 首先,平台确定救助方案,入驻企业依据平台救助方案向平台申请贷款。然后,平台从借款名单中筛选出相应的借款企业,获得借款的入驻企业投入初始资金 (固定成本及平台租金等) 以在平台上开展销售业务。最后,在销售期末,企业获得销售收入,偿还贷款并向平台缴纳销售佣金。由于面临销售量的不确定性,入驻企业可能违约,违约风险由平台承担。本文在此模型设定上分别求解单一救助策略以及组合救助策略情形下的均衡,从而阐述不同救助策略的差异及其相互作用,构建理论模型系统分析危机冲击下电商平台对旗下入驻企业的救助策略与救助效益,为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电商平台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来稳定经济、刺激消费提供一些建议。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在于: 1) 当只考虑单一救助策略时,救助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入驻企业受冲击影响的大小。当入驻企业受危机冲击影响较大时,只有贷款策略能发挥救助作用。当入驻企业受危机冲击影响较小时,延后收取租金或减免租金也能够发挥救助作用。但是,对比三种单一救助策略,只提供贷款的策略导致最终救助的企业比例最小。因此,“不抽血”的救助策略(例如减免或者延后抽取租金)相较于“输血”的救助策略(例如提供贷款)能够得到更好的救助效益。2) 若考虑组合救助策略,当平台资金充足时,平台收益和救助比例均随入驻企业受冲击影响程度加深而上升。但当平台面临资金约束时,平台收益和救助比例均随入驻企业受冲击影响程度加深而下降。具体地,首先,较紧的资金约束对救助比例和平台收益产生负向影响,且最优利率与最优租金的调整区间随资金约束变紧而缩小。其次,随着冲击加深,救助比例、平台收益和最优租金的调整区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最优利率的调整区间呈下降趋势。最后,当平台佣金比例较低时,进一步降低佣金比例会提高救助比例,但会降低平台收益。最优租金将会随佣金比例下降而上升。3) 考虑到平台与入驻企业呈共生关系,平台愿意牺牲部分短期收益 (由于较低的贷款利率从而减少的贷款收入) 来换取更高的长期收益 (入驻企业持续经营带来的佣金与租金收入)。因此,相较于银行等外部资金机构,正外部性使得平台成为更高效的救助主体。鉴于此,相关部门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放宽对平台的资金约束,并适当激励平台对入驻企业采取救助措施。

四、边际贡献与未来拓展

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 1) 定量刻画了电商平台对入驻企业的救助策略与救助效益,考察了影响救助策略发挥作用的多个因素,提供了对电商平台的救助策略和救助效益的评估分析框架。因此,本文的相关结论不仅对平台实施有效救助策略具有参考价值,而且为政府、监管机构、银行等部门采取措施进行危机救助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2) 从理论上展现了电商平台与入驻企业的共生关系如何影响救助策略,对研究其他共生企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本文的模型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 1) 本文仅考虑无贴现的单期模型,未来的研究可以将关于危机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纳入到分析框架中来,通过设置多期不确定性模型从而考虑疫情持续期如何影响救助方案和效益。2) 本文仅考虑了平台对入驻企业的救助,在现实中除平台外,政府、银行等机构对救助的影响也值得深入探讨。3) 本文仅考虑了单边市场,即只考虑到平台上的入驻企业。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引入双边市场的设定,即同时考虑对于入驻企业和消费者的一些措施。

 

本文摘编自《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42卷第2期论文《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的电商平台应对举措——论电商平台救助入驻企业的最优策略与救助效益》,点击链接下载全文:http://www.sysengi.com/CN/10.12011/SETP2021-1585

作者:康俊卿,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助理教授、博士;曾燕,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陈夙雨,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学士;王勇,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副教授、博士。

上一条:股价泡沫堆积与崩溃风险率研究
下一条:如何利用大规模观测数据探索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