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新观察2020年第10期“欧亚记事”(上)

来源: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时间:2020-05-25

目  录

俄罗斯

俄罗斯达吉斯坦疫情防控形势紧张,普京要求联邦政府和当地政府采取紧急措施
普京:2020年远东和北极开发资金不会因疫情减少
俄罗斯政府总理米舒斯京新冠肺炎病愈重返总理岗位
戈利科娃:俄罗斯新冠病毒死亡率为0.95%,远低于世界整体水平
俄罗斯预计夏末开始生产新冠病毒疫苗
俄罗斯带薪假日期间失业率上升29%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预测俄经济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恢复增长
俄罗斯中央银行预测第二季度俄GDP可能下滑8%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通话讨论叙利亚局势问题
美国宣布退出《开放天空条约》
俄罗斯驻美国使馆要求彭博社就编造普京支持率问题道歉
俄外交部:泽连斯基就任一周年,俄乌关系没有改善
俄战略火箭军巴尔瑙尔兵团又有两个团将在今年底前接装“亚尔斯”导弹系统
太平洋舰队两架图-142M3远程反潜机按计划完成在太平洋上空的飞行
世界上首座浮动式核电站5月22日在俄罗斯投入工业试运行
欧亚经济联盟实施零关税扩大电动汽车进口

中亚与南高加索

中亚国家将迎来高考季
哈萨克斯坦改革公务员招考制度
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国家语言政策调整不接受外来干涉

欧亚与中国

俄罗斯副外长:俄中之间没有秘密,两国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俄罗斯解除中国活体鱼类和观赏动物进口禁令

俄罗斯达吉斯坦疫情防控形势紧张,普京要求联邦政府和当地政府采取紧急措施

俄新社5月18日报道,近期俄罗斯达吉斯坦疫情防控形势紧张,普京指出,达吉斯坦形势不容乐观,当地医疗系统吃紧。“虽然形势相对稳定,但全国各地的疫情形势都非常危险,出现了新病例,且比较严重,当地医疗系统正在满负荷运行。”同时,普京要求密切监控形势,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要共同努力,采取紧急措施,抑制疫情传播。

 

普京:2020年远东和北极开发资金不会因疫情减少

 

俄罗斯总统普京5月19日表示,原计划在2020年开展的国家项目和其他工程可能会被推迟,并呼吁将这些释放的资金用于最优先的任务。针对这一表态,俄罗斯远东发展部5月21日向塔斯社表示,"2020年所有关于远东和北极地区发展的计划都将得到实施”。因疫情导致的联邦预算支出优化将不会对北极和远东地区发展国家计划的实施产生严重影响。远东发展部同时指出,对北极地区国家开发方案的支出不会减少,但可能根据疫情对计划进行调整。

 

俄罗斯政府总理米舒斯京新冠肺炎病愈重返总理岗位

 

俄罗斯总统普京5月19日发布命令,恢复了总理米舒斯京的职务,此前他曾因确诊为新冠入院治疗。米舒斯京在住院期间,召开了几次视频会议。此前有报道称,总理正在恢复中,很快就会出院。总理的发言人鲍里斯-别列亚科夫表示,总理结束治疗出院,并重返政府大楼开始工作。米舒斯京于5月19日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了工作会议,并于当日同普京会面,讨论抗疫一线医生的奖金问题。普京祝贺米舒斯京战胜疾病重返岗位。

 

戈利科娃:俄罗斯新冠病毒死亡率为0.95%,远低于世界整体水平

 

俄罗斯副总理戈利科娃5月20日在联邦委员会发言称:“目前俄罗斯联邦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率为0.95%,远低于世界整体水平。我想指出,以下地区记录到COVID-19死亡率最低值,包括坦波夫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鞑靼斯坦共和国、梁赞州、库尔斯克州、利佩茨克州、乌里扬诺夫斯克州、图瓦共和国”。同时,库尔干州、阿尔泰共和国、萨哈林州、涅涅茨自治区没有死亡病例。此外,戈利科娃表示,俄联邦各主体为应对新冠疫情部署病床16.44万张,现使用9.9万张,2千多名患者使用人工呼吸机。她说:“截至目前,俄联邦各主体为应对新冠疫情部署病床16.44万张。目前全国使用99558张,2131名患者使用人工呼吸机。”

 

俄罗斯预计夏末开始生产新冠病毒疫苗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加马列亚”流行病与微生物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士亚历山大∙金茨堡向媒体表示计划于夏末开始生产新冠病毒疫苗。他说,COVID-19疫苗的临床前研究显示效果良好,计划在6月15日前进行人体试验,目前正在招募志愿者。他还指出,他已像其他直接参与疫苗研发的员工一样,为自己注射了该中心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

 

截至5月23日,俄罗斯累计新冠病毒感染确诊患者335882例,其中治愈107936例,死亡3388例。

 

俄罗斯带薪假日期间失业率上升29%

 

俄罗斯政府副总理戈利科娃5月20日表示,在政府宣布的带薪假日期间,俄罗斯有记录的失业率上升29%,达到166.5万人。她还表示,政府可能会效仿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做法,设立临时的工作岗位,作为额外的扶持措施。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预测俄经济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恢复增长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部长马克西姆·列舍特尼科夫向媒体表示,2020年第二季度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跌幅将达9.5%,第三季度同比下跌6.3%,第四季度同比下跌5.2%。但从第三季度开始环比将恢复增长。经济发展部重新调整了2020-2023年间社会经济发展预期,预计2020年GDP将下降5%,2021年增长2.8%。

 

俄罗斯中央银行预测第二季度俄GDP下滑幅度可能超过8%

 

根据俄罗斯央行的中期预测,2020年俄GDP下滑幅度将达4-6%,俄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此前表示,DGP下滑主要出现在第二季度,降幅可能达到8%。纳比乌琳娜表示:“大约1个月前我们对第二季度的预测是以8%为基准的,我们看到,4月份经济运行符合我们的预测,5月份经济形势将更加严峻,第二季度GDP下滑幅度可能超过8%。”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通话讨论叙利亚局势问题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5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通话讨论了叙利亚局势问题。两国领导人继续就叙利亚局势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表示要在落实俄土伊德利卜冲突降级区协定方面加强努力。两国总统对利比亚军事冲突升级表示担忧并一致指出,应尽快实现停火和进行对话。此外,两国领导人还探讨了研制新冠疫苗专业机构进一步合作的重要性。

 

美国宣布退出《开放天空条约》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5月22日在亚历山大·戈尔恰科夫公共外交基金组织的关于俄美关系的在线讨论中表示,“外交部收到了美国大使馆的正式照会,提出美国政府决定启动退出《开放天空条约》的程序”。里亚布科夫表示,俄罗斯“对对话与合作的前景持现实态度,包括在美国大选年期间的对话与合作。我们的期望值不高。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将采取务实的行动,并对侵略性的举动作出回应”,"同时,我们对与华盛顿在广泛的问题上的合作持开放态度"。

 

俄罗斯驻美国使馆要求彭博社就编造普京支持率问题道歉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近日彭博社发表文章指出普京因应对新冠疫情不利支持率下降,俄罗斯驻美国使馆在脸书发文,要求彭博社向读者道歉,并更正这一错误信息。俄驻美使馆指出,彭博社的文章总是使用虚假数字图表,塑造俄罗斯负面形象,这次编造的是普京总统的支持率。彭博社关于普京总统支持率的文章据说引用了全俄舆情中心的数字,认为普京总统因应对新冠疫情不利,其支持率下降到27%,但经核实,全俄舆情中心发布的普京的支持率实际上是67.9%。全俄舆情中心负责人费奥多罗夫指出,目前对普京的正面评价率为61-63%,信任率为67-68%。

 

俄外交部:泽连斯基就任一周年,俄乌关系没有改善

 

俄罗斯外交部5月20日在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就任乌克兰总统一周年之际发表声明表示,一年来俄乌关系并未改善。声明指出,"基辅走向对抗和紧张局势的对俄政策路线并未改变”,"乌克兰不断对抗所有以某种方式与俄罗斯相关的事物。他们继续攻击俄罗斯的语言和文化,歪曲共同的历史,美化纳粹主义,亵渎苏联士兵的纪念碑"。针对乌克兰不断对俄罗斯公民和法人实施的新制裁,声明认为,其中"惩罚俄罗斯的意图达到了荒谬的程度"“在制裁方面,他的创造力超过了前任"。俄罗斯外交部表示,这一年中,顿巴斯和平进程也没有取得进展。“乌克兰政府缺乏执行明斯克协议的政治意愿”,“似乎也不急于执行巴黎峰会的协议"。泽连斯基竞选时对人民的承诺也没有兑现。

 

俄战略火箭军巴尔瑙尔兵团又有两个团将在今年底前接装“亚尔斯”导弹系统

 

5月22日俄罗斯战略火箭军作训处处长维克托∙弗久克表示,俄战略火箭军巴尔瑙尔兵团又有两个团将在今年底前接装“亚尔斯”导弹系统。弗久克在接受俄《红星报》采访时指出:“巴尔瑙尔兵团的两个团将在今年接装‘亚尔斯’导弹系统。”2019年12月伊尔库茨克导弹兵团一个团和俄阿尔泰边疆区巴尔瑙尔兵团第一个团举行了隆重仪式,庆贺“亚尔斯”系统投入战斗执勤。

 

太平洋舰队两架图-142M3远程反潜机按计划完成在太平洋上空的飞行

 

5月23日俄罗斯东部军区太平洋舰队新闻处发布消息称,太平洋舰队两架图-142M3远程反潜机按计划完成了在太平洋上空的飞行,飞行距离达9000公里。消息说,“太平洋舰队海上航空队两架图-142M3远程反潜机完成了在太平洋中立水域上空的计划飞行,飞行持续了约12个小时。在这段时间内,飞机飞过了9000公里的航线。”飞行员掌握了水面上空飞行的技巧。这次飞行在反潜航空队人员战斗训练计划框架内进行,并“严格按照《国际空域使用规则》完成”。

 

世界上首座浮动式核电站5月22日在俄罗斯投入工业试运行

 

俄罗斯原子能公司发布消息称,世界上首座浮动式核电站5月22日在俄罗斯投入工业试运行,这不仅是俄罗斯也是世界核能史上发生的历史性事件。消息称:“2020年5月22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且没有同类设施的浮动式核电站投入工业试运行。相关命令由俄罗斯原子能集团总经理安德烈·彼得罗夫签署。” 浮动式核电站于2019年12月19日向楚科奇恰温-比利比诺电力枢纽的独立电网首次供电。

 

欧亚经济联盟实施零关税扩大电动汽车进口

 

据哈萨克斯坦媒体报道,为扩大电动汽车进口规模,欧亚经济联盟从5月初取消了该产品的进口关税。从5月4日起,欧亚经济联盟(俄罗斯、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取消电动汽车进口税,免税期截至2021年12月31日。报道指出,在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中,俄罗斯是最大的电动汽车进口国,免税政策对其他成员国消费的拉动作用并不大。以哈萨克斯坦为例,该国于2015年开始进口电动汽车。2015和2016年,全哈注册使用的电动汽车为67辆;2019年仅售出7辆高端品牌产品,最低售价超过了2000万坚戈(约合人民币40万)。有分析认为,缺少国家财政补贴和基础设施不完善是阻碍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另外,哈萨克斯坦的一项媒体调查显示,部分消费者推崇特斯拉等品牌缘于其为财富和时尚的象征,与环保理念并无紧密关联。

中亚国家将迎来高考季

 

6月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将迎来高考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地区国家将简化考试内容,同时将严格按照防疫要求组织考试。


在哈萨克斯坦,全国统一高考并非一年一次,而是一年四次,分别在1月、3月、6月和8月举行。6月份的高考是国家组织的大学公费招考,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参加此次考试。参加其他月份高考的学生将自费就读大学。


据哈教育与科学部国家考试中心通报的数据,将有大约13万毕业生参加6月高考。为避免发生人员聚集现象,今年开通了线上报名通道,报名于4月15日开始,已于5月10日结束。今年报考人数占应届毕业生总数82%,高于往年70%的水平。


哈萨克斯坦高考科目一共5门,含3门必修课和2门选修课。今年高考定于6月底至7月初举行。考试季期间,教育部门在指定期限内将组织多场考试,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准备情况选择应试场次。答题形式全部为选择题,因此,在考试当天即可通过指定网站查询成绩。高校在招生时将以考试成绩为主,同时兼顾考生在就读高中的年度评测结果。全国统一高考结束后至8月25日之前,有关部门将对考场监控视频进行系统性筛查,一旦发现考生有舞弊行为,其成绩将被取消。如果考生进入考场时被发现携带违禁物品,将被禁止入场,并剥夺其参加当年其他场次考试的机会。


在乌兹别克斯坦,隶属于该国政府的国家测试中心日前表示,按照米尔济约耶夫总统的指示,今年高考的报名、组织和阅卷工作都将简化。考试科目将由5门缩减为2门,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学生转入远程上课,无法充分准备考试。同时,相关部门要求,考试的组织工作必须符合防疫要求。考生必须在测量体温后进入考场,彼此间必须保持足够距离,每人拥有至少3平方米的空间。

 

哈萨克斯坦改革公务员招考制度

 

哈萨克斯坦国家公务员署主席扎伊尔佳诺娃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哈公务员招考制度将进一步简化,程序将更加公开和透明。改革后,国家公职竞争者只需提交文凭证书复印件和个人简历,通过初试后再提交各类获奖证明,之后参加面试。此前,哈公务员考试以面试为主,通过考试评委会成员投票的方式决定是否录用。为了提高考试透明性和公平性,投票制被取消,改为按分数择优录取。分数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成绩组成。

 

按照新规,考生必须参加国语(即哈萨克语)考试和法律知识考试。竞争领导职务者须加考公文写作。考试的综合得分取决于答题准确程度、公文写作水平、教育水平、工作经验以及表达和沟通能力。此外,哈公务员考试一直采用观察员伴考制度,即由观察员监督考试过程。此前,观察员由议员,媒体、社会组织和政党代表以及国家公职人员等担任。改革后,考生将有资格自己推荐观察员。任何一位有行为能力的哈公民均可出任,考生只需提前向考试委员会秘书处通报观察员个人信息。此外,面试可通过远程视频方式进行。

 

另据当地媒体报道,哈政府正在酝酿提高公务员工资。5月12日,哈总统经济问题顾问胡代别尔格诺夫在国家公务员署组织的网络直播节目中表示,政府应大幅提高公务员的待遇。他说,在首都努尔苏丹,一般的国家公职人员工资是10到15万坚戈(约合人民币1689至2533元)。收入达到20万、30万和50万坚戈的公务员仅占国家公职人员总数5%。他建议将国家机关普通行政人员的工资提高至少一倍,政务类部门公务员的工资应该提高到目前水平的五倍。但他同时表示,在提高工资待遇的同时,应缩减公务员队伍规模和加强惩治腐败。“

 

哈萨克斯坦2011年有6.5万名公务员,现在有9.8万名,哈萨克斯坦官员数量已经超出了必要的指标”。胡代别尔格诺夫称,必须打击腐败,有必要清查公职人员的海外资产,改善公务员形象。

 

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国家语言政策调整不接受外来干涉

 

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5月18日发表公告称,针对一些国家和媒体有关乌政府对国家语言政策调整的言论,乌方认为,语言政策调整基于宪法,完全属于国内政策权限范畴,乌方不接受外来干涉。


乌外交部表示,本国宪法规定,境内各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将得到尊重,政府为其发展创造条件。为了保证各民族的语言学习和使用,国内开设了多语种教育机构,期刊、广播电视节目等也使用多种语言。但宪法同时规定,国家权力部门和管理部门将国语即乌兹别克语确定为工作语言。


4月下旬,乌司法部颁布了《语言法》草案。随后出台规定,对在政府公文中不使用国语的人员将进行罚款处理。针对该法案,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日前表示,俄语在乌公文中的使用符合乌公民利益,俄语的日常通用符合乌历史精神和俄乌关系现有水平。她还透露,目前双方正在制定针对乌兹别克斯坦居民的俄语教学纲要。对此,乌文化部长纳扎尔别科夫18日表示,乌兹别克斯坦自独立起便秉持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政策。在对内问题上,乌方同样持该观点,即不允许其他国家的干涉。但扎哈罗娃的观点违反了这一原则。纳扎尔别科夫表示,使用哪一种语言交流是公民的个人权利。但涉及国语时,任何法律都应该确立乌兹别克语的首要地位。他说,“我希望俄罗斯政府尊重乌兹别克民族的意志和价值观”,“乌兹别克斯坦有能力确定自己的发展道路”。

 

俄罗斯副外长:俄中之间没有秘密,两国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5月18日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表示,俄罗斯与中国之间没有秘密议程,两国合作不针对第三方。里亚布科夫在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进行线上讲座时说:“俄罗斯作为自给自足、负有全球责任、在许多领域具有不争权威的大国,无疑会按照自己的议程行事,而议程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与中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我们会深化这一关系。”里亚布科夫强调,俄中互信多元、不断推进的关系本身就促使两国必须在联合国安理会、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相关国际平台上继续紧密协作。

 

里亚布科夫表示,俄中这一密切的合作将持续下去。他强调指出:“如果美国指望利用疫情来动摇中国和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我觉得他们的算盘打错了。”

 

俄罗斯解除中国活体鱼类和观赏动物进口禁令

 

5月18日俄罗斯联邦动植物卫生监督局发布消息,俄罗斯解除自年初以来因新冠病毒疫情采取的中国活体鱼类和观赏动物进口禁令。消息指出:俄联邦动植物卫生监督局取消对中国出产的所有种类的外来和观赏动物(包括昆虫、节肢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以及活体鱼类进境俄罗斯和经俄罗斯跨境运输的限制。俄联邦动植物卫生监督局是从130日起开始执行这一禁令的,据称其目的在于防止俄罗斯遭新冠病毒的入侵。